【世代對談】|員林蜜餞食品行女兒的兒時回憶|沏一壺茶 聊聊從前兒時記憶

談家鄉
世代對談
沏一壺茶 聊聊從前兒時記憶
員林蜜餞食品行女兒的兒時回憶 賴宥琳女士
Q : 以前家裡外婆家那邊有蜜餞?
A : 我的阿公是做蜜餞的,我們自己老家在浮圳路那邊,三條里有個工廠,但那時候沒拍照,老家是跟阿祖那張。
Q : 這些照片距離現在多久了?
A : 我小時候五歲的阿,距離五十幾年多了。
以前老家工廠旁邊小果園,會種菜跟水果,要醃蜜餞是用木桶,裡面可以裝好幾個成年人。以前蜜餞都是用日曬的,日曬時,工人會用竹子做的長形的竹凳,把梅子還沒乾的都放在上面,然後讓它曬很多天,有時候我在那邊玩,玩累的時候都會順便吃一些止渴(笑)。
後來搬出來後,因為第一市場店面需要租金,所以就把三條里的舊房子給賣掉了,我們一開始是在現在的義美食品,以前我們算是員林最早開始做雜貨食品的,當時生意算是很好,這樣的店面沒幾間,我們一直想跟店家買店面,但店家不想賣,最後我們搬去騎樓內,就是現在的福山香食品行。
那福山香食品行 ( 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第 40 號店舖 ) 上有一個木製的匾額,從我阿公時代就有了,匾額至今已經超過 100 年之久 ( 已酉葭月 ),是請員林創設興賢吟社的黃溥造書法家題字,現在匾額被我的哥哥把它帶回台北了。
福山香食品行木製的匾額

民國 59 年搬到第一市場那邊,當時我讀國一

Q : 那時候市場附近有甚麼攤位 ?
A : 那時候小吃都在王爺廟 ( 廣寧宮 ) 對面,都集中在那一塊,沒有像現在零零散散,魷魚羹阿、肉羹、水餃、也還有一家海產店,我爸爸幾乎每晚關店的時候,都會去賣海鮮的攤位小酌幾杯,叫幾樣小菜,我們會跟著爸爸一起過去,他會點鱔魚麵、烤蔥仔肉、螺肉,配一杯竹葉青酒。
以前還有人力三輪車,民國六十幾年還有,都在王爺宮 ( 廣寧宮 ) 那邊,有五六輛,直到我高中的時候都還有,還記得有一次讀高中,我身體不舒服,媽媽叫人力車去員林家商載我回家,以前早期幾十塊就有,但後來就變幾百塊了。
員林國小 ( 旁邊是小弟 ) 以前員林國小都是紅磚,大家不是去員林國小就是去員林公園或百果山遊玩。 那時候大家還很勤奮工作,週六沒有放假,要上半天假。
Q : 以前最大的休閒都是去員林公園嗎 ?
A : 它中間有一個大的湖,我記得樹木很多,員林國宅那時候還是員林國小,國宅那時候公園有隔一條馬路,以前就有了。
Q: 最喜歡的老照片 ?
A : 很多張,這張是我跟姑姑拍的,雖然說不是親姑姑,以前女性的髮型就是這樣。
我很喜歡這張的我,因為當時五歲樣子最可愛的時期。( 笑 )
正成幼稚園
舊址是在員林家商附近 ( 圖片中都是老師,共六班 )當時學生快要200人,一班 50 個人左右,最遠的學生住在百果山附近,當時算是員林大型的幼兒園。
員林雙十國慶的遊街
員林雙十國慶的遊街
每次遊街都會走最主要的中山路,動員全部的學生,從最小幼兒園到國小國中高中都會出來遊街,很盛大都會拿國旗出來遊街,後面應該是員林高中,高中有些會喊口號阿 ! 到後來會有啦啦隊阿。
員林蜜餞食品行女兒的兒時回憶 賴宥琳女士

文 張妤瑄
攝 Soda oo、賴宥琳提供
👉《員林紀事》販售店家:https://reurl.cc/oDEg7v
👉全台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書店皆可訂購:http://bit.ly/2Qe1yYp
👉蝦皮購買:http://bit.ly/2th8rz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邊緣老闆/曹竣瑋
邊緣老闆/曹竣瑋
做影音的,,有一間書店跟一份在地生活誌 慢靈魂文創媒體 《員林紀事》在地生活誌 好好生活書店 提供服務:剪輯/配樂/影音製作/選書/出版/品牌規劃。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