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倩女幽魂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王祖賢依然是倩女,而張國榮已成幽魂。還記得,張國榮離開這個世界時,讓我傷心了一段時間,心中的寧采臣逝去。就像某個時代的自己剝離了。
記得第一次進戲院是小學時,父親帶我們去看「孫小毛歷險記」,整部片印象最深刻的感受是好好笑,回家的路上不斷的想起,那個國度最殘忍的刑罰是刮黑板,好妙喔!想起來就會噗嗤笑出來,只能說小小孩的笑點非常低。首次嚐到在戲院看電影的魅力,自此愛上看電影。
國中時,戲院是我的小小聖殿,但能讓國中生看的電影不多。1987年倩女幽魂上映時,我穿著慎重的衣服,買了電影票。自此,週六就是我的倩女幽魂日,當時一張票90元,一個菠蘿麵包才5元,就這樣菠蘿麵包加一場電影就是我的快樂時光。數算起來,此生我足足看了38次,加上此刻龍祥電影台的播放,邁入了39次。
年少時,只要是我喜歡的事情我就會反覆的做,不斷地去重溫喜愛的片刻。電影也就是我的另一個國度,只能說成長的真實太不美了,你只能轉換一個情境,或許能帶著其他視野或啟發,支持你繼續下去。
要說自己到底喜歡倩女幽魂什麼?今天終於可以說個明白。
寧采臣傻極了,是個十足的浪漫主義者,原來當時的我與他重疊了。
燕赤霞是個對世界失望的人,他說:「人的世界我不懂,太複雜,難分是非,我留在荒野跟鬼在一起,至少黑白分明。」
而聶小倩不容於世,是個切身未明的人,道別時:「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互,只羨鴛鴦不羨仙。」僅有的一絲期盼,勾勒了我對愛情的想像。當黎明請你不要來音樂一響起,非得離別的愁,很美。彌足了青少年成長的憂傷。
最後,一起營救聶小倩,讓殊途同歸有了重生的盼望。
記得當時的自己,浸潤在電影的情境中。反覆的看著,吟唱著主題曲,原來我投射了平凡人生,有著美麗未來的期待。倩女幽魂電影出了好多集,但再也沒有如第一集讓人悸動。
前緣注定,今生共度。浮生無他只是虛度,人間有他卻勝無數。你可已在茫茫人海中覓得他的身影?
寧采臣:「你們這裡的人跟人說話都靠這麼近嗎?」
燕赤霞:「你昨晚有沒有看見什麼不好的東西?」
寧采臣:「你算不算?」
電影裡的對白很幽默,儘管都看過了,每每到這些片段都還是會跟著其他觀眾一起笑出來。
王祖賢依然是倩女,而張國榮已成幽魂。還記得,張國榮離開這個世界時,讓我傷心了一段時間,心中的寧采臣逝去。就像某個時代的自己剝離了。
週末午後,對自己的過往有著清晰的看見,充滿感動。因為現在的自己,已經很少寄情於電影、戲劇,或許是此刻真實的生活,讓我充滿幸福的滋味,沒有任何情境可以比留在真實更迷人了。是否也意謂,聶小倩重生的盼望早已成真。
原聲帶太經典
31會員
69內容數
資深故事迷,這裡留存看過的好電影、戲劇,堪稱經典又透析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