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短評《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戰爭為題的公路電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Civil War (2024)

raw-image


這部片的編導是Alex Garland,他拍攝的故事向來充滿他獨特的末世感,並且直抵人性最深的一面。同時,曾以《人造意識》入圍奧斯卡最佳劇本獎的他,寫得通常是較為冷門的電影。

在IMAX的影廳觀賞這部片,我覺得自己像是電影剛發明的時候,第一次被螢幕上的火車撞的觀眾一樣。這部片的主題當然是戰爭,主角們抱著必死的決心,前往在美國電影中總是會被拯救的白宮,想要拍下歷史性的一刻。但是,實際上這部片就是四個男女老少的戰地記者的公路電影。它既虛構,又寫實。

著名的戰地記者唐.麥卡林在其自傳《不合理的行為》的第一章寫道:

每場戰爭都駭人地與眾不同,但也有可怕的雷同之處。你與死者共枕、撫慰死者,和即將死去的人一同生活。望著、注視著別人不忍目擊的事物,我幹攝影記者時,生活無非就是這些。
但有人批評我硬是把這種恐懼帶到安樂的人面前。關於我所拍的戰爭與饑荒照片,有人說:『現在我們知道了,但我們知道了也無濟於事。』然而我相信,認為這一切具有深遠的影響,並不天真。
了解戰爭當然很重要,而我對戰爭的體悟,也絕不僅止於近年來喚起大眾良知的照片。我的攝影主題太過嚴肅,稱不上藝術──我厭憎這種想法,也講過不只一次。對傳播真相進行新聞審查,我也非常懷疑其意圖。
即便我有多年觀察經驗,卻還是做不到無動於衷,也不覺得自己可以冷漠以對。面對戰爭的慘狀,很少有人能不動搖。這些景象就是應該,也的確能激起痛苦、羞愧與罪惡感。有些景象更是不忍卒睹。

你不需要懂美國歷史或社會也能看懂這部片,這部電影很刻意地去脈絡化,導演把政治議題都盡可能拿掉,只告訴觀眾很少很少的線索,雖然這一點備受爭議,但是實際上就像是在說:你不需要知道戰爭怎麼開始的,你不需要選邊站,因為不論如何,戰爭都會是這樣。

「告訴我,那間房子裡面有什麼?」
「有人開槍。」

你看著攝影記者旁觀這場戰爭,你同時也是旁觀者的一員。主角同時也參與了這場戰爭,你也一樣。

這部片也是針對電影院設計的奇觀,A24選擇大手筆地用IMAX拍攝,你像是透過一扇巨大的落地窗看著窗外,也會看到每一個時空切片留下的瞬間。一開場還先跑一輪環繞音效喚醒觀眾聽覺,然後開場就透過爆破、消音和耳鳴讓你的生理進入狀態。相較於《沙丘》系列是要讓觀眾進電影院體驗視覺奇觀,這部片我覺得是在音效設計的細膩上下足了工夫。每一次爆破、槍聲,都像是直接打進你的腦門一樣衝擊。

正因為這樣,說實話看這部片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強度。由於題材內容和取向,這部片也不討喜,不知道IMAX場還剩下多少,至少我那場觀眾不到十人。我想大概很快就會被其他動作片洗掉,這部片才上完一週,《猩球崛起:王國誕生》就要上片了,對台灣觀眾來說,比起美國內戰,應該還是比較想看猩猩內戰。但這對於A24製作的電影來說,甚至對導演來說,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

21會員
33內容數
串流時代給了我們全新的機會,有著看不完的新片,同時也有很多過去被錯過的遺珠之憾。不論是檔期錯過,甚至沒有進到電影院,或是我們錯過了那個年代,亦或是直接進入串流的影片。讓我們一起看看那些年我們錯過的影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