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墳場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美國在2021年的8月底完全撤離阿富汗,結束了接近20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會選擇撤軍,原因很簡單,就是龐大的駐軍費用,已經成為沉重的負擔,而占領阿富汗所獲得的戰略利益,卻又不斷遞減。當利益已經小於支出時,快點停損是最聰明的選擇,雖然最後一批美軍離開時,有些狼狽,但整體來說,美國在阿富汗戰爭變的不可收拾前,成功從泥沼中全身而退。而在歷史上,蘇聯與英國都曾經入侵過阿富汗,也都付出過慘痛代價,英國在殖民印度時,與阿富汗爆發的三次戰爭,並未取得任何重大的成果,蘇聯入侵阿富汗九年,則遭遇極大的挫敗,最後甚至導致了蘇聯的解體。

地型極端險峻破碎,也是阿富汗難以征服的另一個關鍵原因,圖為在阿富汗的俄軍。

地型極端險峻破碎,也是阿富汗難以征服的另一個關鍵原因,圖為在阿富汗的俄軍。


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原因,雖然有許多不同面向可以討論,不過歸根究底來說,就是不斷在尋求南方不凍港的蘇聯,想要直接打通到印度洋的路,如果能先控制阿富汗,再借道伊朗或巴斯基坦,蘇聯的勢力就可以一舉深入印度洋。這個大戰略執行了上百年,從帝俄時期到蘇聯時代,都未曾放棄過。硬要說的話,英國在殖民印度期間,會想要進一步控制阿富汗,也是想避免不斷在中亞地區擴張的帝俄勢力,搶先一步進入阿富汗,威脅到英屬印度的安全。英國當時阻止了帝俄,而美國則阻止了蘇聯。在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期間,美國大筆軍援阿富汗反抗軍,讓蘇聯無法控制有效阿富汗,並陷於長期的游擊戰中。

若比較美國與蘇聯在阿富汗的情況,其實非常不同。因為美軍在占領阿富汗時,幾乎已經控制境內的所有重要城市與交通線,塔里班被迫藏身在鄉間與偏遠地區,偶而發動小規模的襲擾或恐怖攻擊。因此美軍在阿富汗進行的多半是小規模的綏靖作戰,並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但光是這樣,耗費就非常驚人,即使是美國這樣的世界強權,經濟發達,社會富裕,依然吃不消。而蘇聯的情況更糟,因為當時的阿富汗反抗軍,在美國的公開支持下,擁有充足的武器與補給,與蘇聯不時爆發大大小小的戰事,讓蘇聯部隊疲於奔命,在最糟的時期,有十餘萬的蘇聯部隊被牽制在阿富汗。

蘇聯在入侵阿富汗前,經濟狀態已經不佳,過去計畫經濟所帶來的成長,慢慢出現了許多副作用,而阿富汗戰爭的龐大支出,對蘇聯來說是雪上加霜。更糟的是美國利用軍備競賽,打算拖垮蘇聯,這最著名的就是雷根所提出的星戰計畫,計畫進軍太空,而讓蘇聯被迫耗費大量國力,參與這場競賽。蘇聯將龐大的資源投入武器生產,看來是極聰明的選擇,一方面可以滿足阿富汗戰爭的需求,同時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還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拉動經濟成長,減少失業率,但這無異是飲鴆止渴。最後阿富汗戰爭與美蘇軍備競賽,讓蘇聯耗盡國力,導致經濟進一步惡化,走向了解體之路。

而現在的俄烏戰爭,似乎又重蹈了這樣的錯誤。俄羅斯在一開始也想要速戰速決的,但在戰事進展不順後,俄軍退回烏東、烏南一帶,變成了耗力費時的壕溝戰。戰事至今已超過二年,俄軍死傷達數十萬人,損失數千輛的主力戰車與裝甲車,每天還有數十萬軍人在前線作戰,所消耗的糧食、彈藥與補給十分驚人。俄羅斯為了支持這場戰爭,投入大舉資源以擴大軍工生產,卻然不足以因應,只好向伊朗、北韓、中國尋求援助。而對烏克蘭來說,這是國家生存之戰,也投入舉國之力應敵,但最重要的是有美國、歐洲等富裕國家的持續軍援,這是支持烏克蘭繼續作戰下去的重要動力。

俄羅斯在戰前的經濟情況就不佳,其GDP甚至一度輸給南韓,僅靠大量的石油與天然氣出口苦撐。在入侵烏克蘭後受到國際制裁,經濟狀況更是慘不忍睹,只能靠擴大石油與天然氣出口,並進一步擴大軍工產業,來搶救經濟。這樣的作法雖然在表面數字上,的確拉抬了俄羅質的經濟表現,但回顧歷史,就會發現這無疑是重蹈蘇聯的覆轍。對俄羅斯來說,現在俄烏戰爭每天消耗的龐大資源就是止不住的出血,而為了避免國家馬上垮掉而採取的政策,則是寅吃卯糧,未來勢必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這是很簡單就能看出來的道理,只是俄羅斯在極權統治下,沒有一個人敢出來說出真話。

俄羅斯現在睹的,就是持續不斷的戰事,最後會讓美國與歐洲的一般民眾失去耐心,而反對繼續援助烏克蘭,同時等待烏克蘭的民心崩潰,轉而厭戰,最後簽下和平協議,承認俄羅斯已佔領的地區。之前美國遲遲無法通過援助烏克蘭的法案,捷克總統公開呼籲應該思考停戰的方法,就說明俄羅斯的戰略不是沒有成功的機會。只是對美國與歐洲來說,只要不派兵參戰,國內的民意壓力就不大,而援助烏克蘭對這些富裕國家來說,在大家分攤以後,也不算是太大的負擔,俄羅斯是否真能撐到情勢轉變的那一天,是場豪睹,但對整個國家的嚴重傷害,卻已經難以挽回。

而俄羅斯也不是不知道這個危機,新任國防部長改由經濟學家出任,這一方面說明,俄羅斯可能還想要繼續這個長期戰略,等待情勢轉變,但另一方面也希望由精通數字的經濟學家,來撙節龐大的軍費支出,讓傷害減到最小。只是這樣的努力,蘇聯時期也嘗試過,結果並不成功。對美國與歐洲國家來說,雖然口頭上都表示,希望俄烏戰爭能快點落幕,減少不必要的人道悲劇,也不用再繼續投注大筆的武器軍費,但北約何嘗不知道過去蘇聯是如何崩解的,如果可以複製當年阿富汗戰爭的結果,讓俄羅斯持續不斷虛弱下去,那歐洲可以長保和平最少50年,甚至永遠除掉北方的威脅。

當然,戰事一直持續下去,對烏克蘭來說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未來重建之路也會更艱難。但話說回來,烏克蘭在戰前是中國的重要武器技術輸入國,中國在戰前還跟烏克蘭訂購了數百具戰機引擎、雷達零件,並計畫一起合作研發飛彈技術。戰後滿目瘡痍的烏克蘭,勢必無法再協助中國擴軍,這恐怕也正中美國的下懷。

5.1K會員
409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