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與東協的高峰會,看中國「四面楚歌」的外交挫敗

2016/02/2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總統每年的秋天到東南亞國家參加東協峰會,但這一次為期兩天的會議,是美國第一次把東南亞國家的元首們邀請到美國來開會。東協10國,有8國的元首赴美參加會議,此舉意義重大,其矛頭明顯針對中國。

 

這次峰會的召開,可以看作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開始發生變化的一個信號,也是中國長期致力的東南亞睦鄰友好外交政策的挫敗。為什麼這麼說呢?

 

ASEAN-member-countries

東協10國。Photo Credit:wikipedia

 

 

昔「敦親睦鄰」的友好政策,今採取「擴張主義」的強硬立場

 

我們知道,中國一直希望加強與東協10國的友好關係,不僅要擴大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也希望壓縮美國勢力在亞洲的擴張,這是江澤民到胡錦濤兩個朝代的共同目標。

 

2001年11月,在汶萊舉行的第5次「10+1」領導人會議上,中國與東盟達成了在10年內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的協議。2002年11月,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大」(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說「中國將繼續加強睦鄰友好,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加強區域合作,把週邊國家的交流、合作推向新水平。」此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就成為江澤民時代與東南亞國家的外交關係的原則。胡錦濤時代,基本上也是依循江澤民時代的既有原則,穩定保持與東協10國的友好關係。

 

但到了習近平時代,事情開始發生變化。習近平提出「中國夢」,其中包含擴張主義的意味,想讓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亞洲的領頭人,讓亞洲成為「中國的亞洲」,以此與美國對抗。這幾年,中國開始在南海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在爭議性的海域大肆填海造島,與越南、菲律賓都發生嚴重衝突,和東協10國的關係,自然也不可能不受到影響。這次8國元首響應美國號召,到加州與美國共商南海問題,形同孤立中國。這當然是中國外交上的一大挫敗,但也是中國在南海等問題上調整政策的自然結果,是咎由自取。

 

17142468732_d0bf9b4965_k

Photo Credit:thierry ehrmann@flickr  CC BY 2.0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7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丹隨筆
王丹
王丹
一個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致力于做一個温和,堅定,有建設性的政治反對派;期待未来的中國,能夠重建政治秩序和生活秩序。為北美,港臺多家媒體撰寫專欄。出版有《王丹獄中回憶錄》,《王丹觀點》,《聽風隨筆》,《在梵谷的星空下沈思》,《我異鄉人的身份逐漸清晰》等政治,歷史,文學著作二十餘種,曾為臺北市駐市作家,並獲首屆世界華文文學獎詩歌首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