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需要新聞募資?

2015/05/2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新聞募資是什麼?

 

2015-05-29_112734

《眉角雜誌:讓想像力奪權》於SOS新聞募資平台募款成功!

 

有一本新聞雜誌在正式出版前,便靠著線上試閱和理念故事,成功募得五百萬資金,它叫做《眉角》,由資深獨立記者鐘聖雄和劉美妤創辦,誓言以圖像化的精緻深入報導挑戰台灣媒體環境。

 

有一名記者,他在紐約、東南亞外派駐地二十年,曾在曼谷、美國、新加坡、台灣等地長期生活,跨文化背景練就一身專業的國際新聞工作能力,他決定以自己飽富歷練的雙眼透視東南亞,定期為台灣讀者提供當地新聞,並公開過去經歷的各大新聞事件秘辛。他是梁東屏,用個人魅力與文筆號召百位讀者集資了九萬元支持這個計劃。

 

這些傳統媒體難以完成的創舉,都藉由群眾募資平台SOS的創新服務而實現。美國國家公共電視台(NPR)也曾在全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募資網站Kickstarter上提案,募資幫助該電台記者進行調查採訪,揭露無數「血汗T-Shirt」從亞洲生產,送到歐美銷售的不平等故事。

 

何謂群眾募資?

 

群眾募資(crowdfunding)是現在非常流行的創作、行銷管道,創作者們利用群眾募資網站(英語系有Kickstarterindiegogo,台灣則有flyingV嘖嘖)公開自己的企劃、理念和預算,輔以影像或文案進行宣傳,設定目標金額,並提供一些專案成功後的回饋品,吸引贊助者們來支持他們的夢想,如果募資失敗了,則會把錢全數退回。台灣著名案例則有割闌尾計劃、FLUX 3D印表機、Stair-Rover八輪滑板等。

 

而募資受歡迎的原因,可簡單分成三點:

 

1.降低創作門檻:從前的創作者、創業團隊想到一個新點子後,必須預支不少成本賭一把,但群眾募資降低了這個門檻。任何人,只要有能力實踐自己的想法,便可向大眾爭取援助,如果成功的話就去做,失敗的話就退錢,事先控管預算和風險,不必煩惱賠了夫人又折兵。

 

2.「去中間化」的直接行銷:募資平台透過網路傳播,創作者們不需透過商店、廣告商等「中間者」進行出貨與行銷,省去一大筆經費。更能和目標群眾、支持者們建立更緊密的互動關係,不再只是一群冷冰冰的廣告分析數據。

 

3.實力主義:群眾募資的主角不像傳統廣告,往往以名人或帥哥美女為主,而是各項專案、產品、理念的品質,省略浮誇包裝後,募資其實更講究每位創作者的實力。

 

新聞募資的範例

 

2015-05-29_114320

車諾比核災29週年《遙遠人聲》回顧專題

 

回到新聞本身,群眾募資可幫助報導者們籌措經費、享有自主權,減少被廣告商或編輯室介入的機率,讓深入的、嚴肅的、長期的、另類的新聞得到生存空間。目前除了SOS外,weReport 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輔助台灣唯一駐韓獨立記者楊虔豪架設《韓半島新聞平台》、國際自由報導者廖芸婕製作白俄羅斯車諾比核災29週年《遙遠人聲》回顧專題。

 

而318運動期間持續駐守現場,報導速度比主流媒體更快的「新聞e論壇」曾在flyingV上集資營運費用,網路媒體「有物報告」創辦人周欽華,則募資前往Subscribed 2015經濟年會進行深入報導,甚至體制內的世新新聞系畢業生們,也為了舉辦獨立新聞專題展而發起提案。

 

靠著募資轟動國際的FLUX 3D印表機團隊營運長林士生曾說:「成功的群眾募資專案,都是一場好看的秀。」群眾募資對新聞的影響不只經費獨立,更讓這些善於記錄他人生活,被傳統新聞倫理綁架的新時代「報導者」們,開始說「自己的故事」。

 

當報導者在網路上公開募資計劃,他必須誠實面對每一位留言、讚美或謾罵的網友們,讓新聞超越「記者vs讀者」、「上vs下」的傳統框架。讀者不再只是陌生且遙遠的閱聽眾,報導者也能露面舉辦講座、進行討論或宣傳,向大眾傳達「我是誰?我想做什麼事?我為什麼想做?我的理念是什麼?」

 

立體呈現他的生命經驗,支持者們的心聲與想法,藉由各種互動、碰撞而完成報導,雙方共創出一則「不只是新聞」的作品。

 

為何我們需要新聞募資呢?

 

「還不是觀眾愛看?」這句話彷彿媒體業的免死金牌,老人訓誡青年放下理想,菜鳥則想著它來否定過去熱情的自己。如今台灣媒體環境與士氣低落、弊病叢生,主流平台因編制成本問題,必須過度重視點閱率、廣告量以維持營運,也迫使員工超時工作、薪資不對等,限縮了新聞品質。

 

閱聽眾則普遍缺乏媒體識讀觀,懶得關注正經報導,反而喜愛腥羶色或粗制濫造的內容農場,導致吃力不討好的優質新聞日漸消失,甚至使媒體、民眾雙方互相批鬥,為了「不好好讀書才會去當記者」這句話大動肝火,形成結構性崩壞。

 

但把焦點放大,聚集在「觀眾愛看」這句話上,它象徵了「點閱率/收視率=廣告收入」這個看似恆古不變的道理,意即負責產製內容,掌握話語權的新聞工作者,很多人其實沒有自由維生的空間,他們必須矇住雙眼,一方面高高在上把閱聽眾當笨蛋,卻又乞求他們動動手指Follow訊息,以換取廣告商、財團、政府贊助,完全違背「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成為手握麥克風的受壓迫者,無比荒謬。

 

媒體必須為了經濟獨立而創新

 

就像你我甫闖入社會後,總希望能自己養活自己,早點讓父母過上好日子。而當今的傳統媒體,便是一群無法自力更生的老人家,必須靠新制度、態度、技術回春,找到新時代的商業模式,開闢傳統廣告費、業配文以外,「自己收入自己管」的方法,才能重新討論品質與未來。

 

例如日前Facebook與紐約時報、BBC等老牌專業媒體合作,推出「Instant Articles」新聞整合平台,英國衛報在議會大選後以資料新聞學概念分析全國數據,華爾街日報進行數位改造計劃,網路原生媒體BuzzFeed、VOX獲准專訪歐巴馬,把嚴肅影片搭配動畫與圖表,或者數億人爭相觀看的中國主播柴靜《穹頂之下》紀錄片,整合了新聞與演講,將嚴肅報導化為一場精彩而懾人的實境秀。(當然也有像百年歷史《新共和雜誌》轉型失敗的例子)

 

 

也所幸傳播科技進步,專業器材和技能普及化,小而精的分眾媒體、網路媒體、獨立媒體逐漸填補「主流」缺憾,不計代價完成了許多另類而深入的新聞與評論,透過社群網站、PTT廣為流傳,或輔以群眾募資形式籌措經費。

 

新聞募資的困境

 

但如同flyingV與嘖嘖等資深平台,目前台灣募資環境仍要面對一個大魔王,許多使用者們其實是把「募資」當成「預購」。比起主動去支持、去關注某項議題,他們更在乎贊助回饋(如商品、海報、紙膠帶等)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

 

一則優秀報導,必然是記者持續關注、採訪、製作後的心血,無法短期内衡量它的價值,但如今SOS仍未端出明顯實績,不少新聞工作者已從支持,轉為憂慮台灣是否適合新聞募資?有位資深記者便公開直言:「不要把好人或好概念玩爛掉。」

 

此外, 雖然「說故事」讓新聞專案變得更立體,許多報導者們也擔心,募資會不會「譁眾取寵」?甚至要花更多時間、經費,本末倒置為了推廣專案而忽略的品質。他們並不想做太多包裝,只希望讀者們多多關注在自己的報導上,況且衝突性高、主題較顯著的國際、社運專題,依然遠勝教育類、環保類新聞。

 

以各國起步較早的新聞募資範例來說,美國「Beacon Reader」讓讀者付款支持單一作者(而非單一專案),只要每月贊助5美元,便可瀏覽全站內容。韓國的「打破新聞」則由一群不滿業界的資深媒體人合作創立,雖然不是群眾募資形式,整個團隊卻爭取到9000萬台幣以上的募款。荷蘭「De Correspondent」則定期公開平台的金流數據,營運方坦誠該年度的不足之處,編輯提出問題與解決方案,記者錄影解釋自己往後的報導方向,供網友們透明檢閱。

 

而SOS與前者的差異處在於,他們更強調互動,希望募資新聞不只是「拿到錢、完成專案、報導上線」後,大家就分道揚鑣,例如創辦人翁子騏和資深主播顧明儀合作,以Talk Show形式積極舉辦實體活動,強調碰撞與創新,如今已和前柯文哲科技幕僚王景弘(TonyQ)、ATOM 3D Printer 創辦人李曜任等各界年輕領袖摩擦出精采火花。

 

11148413_1566743890258071_7898233337940967000_o

【Lydia@Talk Future】實體講座,至今已舉辦三場。

 

當有人願意挑戰一些你我都會嘴砲,卻又不願真正去實踐的事情,他們便值得支持與尊重。雖然SOS仍有不足之處,但仍需時間觀察,他們的創新之路究竟能走多遠?有待平台、報導者、閱聽眾三方碰撞,抱著「再造媒體環境」的大願景互相支持與學習。

 

新聞募資的故事就說到這了,請問有人願意未來每週贊助我20元嗎?

Kevin
Kevin
曾冠文,1984年次,金融苦海脫逃者,自由股匯操盤手,不正經政經評論人。熱愛哲學與數學,以黑格爾、胡雪巖與巴菲特爲師,相信純粹理性中可以發現真理。現任網路新創公司 CFO。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