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馬來西亞】華教並不只是教育課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身邊如有馬來西亞華文教育體系畢業的朋友,一定聽過在馬國維持華文教育的艱辛。但它之所以不容易,並不只是因為“教育”,而是身份認同不被認可的問題被捆綁在語言的使用與教育體系的選擇上——我並不是否定華文教育的存在,但很明顯地,華文教育的議題有時候很難被敞開心胸討論,不同方面的彼此都卡在認同的感受與情緒上。
所以,政治人物對這個課題都是小心翼翼的。模棱兩可、兩廂不得罪的態度極可能是短時間內的上策,例如,掌管宗教事務的首相署部長姆加希不願意接受LGBT、卻認同他們也擁有基本權益,這樣的策略不會讓所有人都滿意,但也不會讓議題惡化,因為姆加希的說明已經是去年5月選舉以前不太可能看得到的進步,縱使它並不完美。
另一個更接近的例子,便是剛上任不久後的財政部長林冠英因發華文文告而被指責不尊重國語,雖然華教團體林連玉基金大讚他“保障各民族以母語獲取官方資訊的權利,尊重馬國是個多元語言和文化的社會”,但他自己的解釋其實是:
“我在財政部發表的所有正式文告,都是以馬來文發布。只有在有需要下,才翻譯成其他語文。”
可見這些不完美的進步,顯示不只是政府、甚至連輿論,都還沒有處理到問題的根源。
因此,華教還會是未來馬國華人政治的主要課題。畢竟憲法一旦沒有將華文列為國語,華文依然不會被保障為文告的主要語言、統考不一定會被認可,而以華文為媒介語的獨立中學依然會在教育體系之外。沒有跡象顯示我們正致力於憲改,林冠英卻正好在這個時候宣布將撥款1200萬令吉於全國62所獨中,以及600萬令吉於民辦的三所大專。
治標可以馬上撈到政治資本,但我以為華人社會應該會期待更根本的解決辦法。我知道很難,因為承認華文為國語會被認為破壞這個國家的馬來與伊斯蘭文化,一如48年前的《國家文化政策》的說明。不管事後政治人物怎麼修訂這個說法,只要法律或國家政策在這個議題上沒有更具體的說明,爭議還是可能在未來發生的。
如果教育對一個國家的未來是無以倫比地重要,那多元文化特色是否要被保障,是不是要允許各個語言或族群特色也一併發揚光大,便是最核心的問題。畢竟要尊重多元文化,不也要營造一個可以容納不同文化群體的社會環境嗎?教育正是關鍵的起點,不是嗎?
48年前,馬來西亞《國家文化策》的說明了馬來與伊斯蘭文化是馬國社會的核心價值,雖然最後沒有在國會通過,卻持續引起少數族群的疑慮。
這道理並不難理解。惟支持華教者恐怕也擔心堅持要把原則說死,一不小心會導致少數群體的權益如華教直接被消滅吧。但如果辦教育辦到最後只是為了民族或先賢的尊嚴,倒是挺淺見的。更何況後續還有許多的問題:一旦接納多元化以後的國家會變得更美好嗎?除了教育可以接受不同的語言,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化基礎建設?如果國家要變好、生活要變得舒適是各個領域環環相扣的,就不能顧此而失彼,還有很多很多的議題需要被有深度地被討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羅弄裡的阿四
羅弄裡的阿四
自稱“阿四”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年初三撿到的貓就叫作“初三”。“羅弄”是馬來文“Lorong”的音譯,就是巷弄的意思。跟貓一樣喜歡在巷弄裡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