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片雲》vs.《我們與惡的距離》

2019/05/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偶然在機構給住民休閒打發時間的圖書區,翻到瓊瑤的《我是一片雲》,這類通俗愛情小說本來我是沒興趣的,但這天閒來無事就瀏覽一遍,才發現這小說情節竟然也到了我的「防守範圍」,因為結局居然是在精神病院告終。
情節詳見維基百科的條目,不多贅述。雖說瓊瑤小說在台灣是膾炙人口,《我是一片雲》也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看過的人沒幾十萬也有十幾萬,但不要暴雷據說是一種崇高的美德,所以還是聲明─下面會提到《我是一片雲》大量劇情和結局,不想被暴者請離開。
簡單說,《我是一片雲》是典型「一女二男三角戀」的故事。女主角因為在兩個男人之前,搖擺不定,最後雖然嫁給了其中一個男人,但對於另一位還是念念不忘,讓她的丈夫嫉妒進而長期沮喪,最後死於工安意外,導致女主角在感情打擊下精神崩潰,被送進療養院,具體症狀是:無論問什麼問題、說什麼事,她都只會回答「我是一片雲」,而且,醫生公然在家屬面前說:「藥物跟治療對她是沒有幫助的,她是沒有什麼希望的。」
一般讀者,在看完這種愛情故事之後,對於精神病會留下這三種印象:
1.得精神病的人是因為不道德的原因。例如婚姻不忠、感情不忠、欺騙丈夫、忤逆公婆,像《我是一片雲》女主角,顯然想要在兩個男性中左右逢源,對丈夫感情出軌,最後報應就是瘋掉。所以,也許會有不少觀眾無意間留下「感情不忠者會報應瘋掉」這類世俗果報論的想法。之後當他們在生活中或媒體上,看到精神病人,也許會猜測他/她是做過什麼虧心事才會「得到報應」,這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偏見,也是精神障礙者長久被歧視的原因。
2.得精神病的人是受到某種刺激,導致精神失常。譬如說像失戀、喪失親人,所以當一個人生活看似正常,沒有經歷任何打擊或創傷事件,日子過得好好的卻開始發生精神病症狀時,往往會自我否認,身邊的人也不相信他/她可能患了精神病,因此貽誤了就醫治療的時機。
3.精神病是絕症,沒有痊癒或改善的可能。既然醫不好,麻煩又可能有污名,造成家庭負擔,最好處理方式就是關起來,或送到類似龍發堂這種遊走法律邊緣的「收容機構」。很奇怪的是,《我是一片雲》是瓊瑤1976年的作品,雖然當時的精神醫療水準,不像今天這麼發達且普遍,但當時第一代精神病用藥Chlorpromazine都問世廿幾年了,怎麼還會有哪個醫生這麼二百五敢說精神病人沒藥醫了?這有沒有醫德啊?
而且,實在很難搞清楚,女主角生的到底是哪一種疾病,我不敢說自己看過很多精神病例,但這樣子重複講五個字,說什麼都答同樣的句子,實在沒看過,有精神病人會一直說重複的故事,例如自己是耶穌、媽祖、觀世音菩薩,或者喃喃自語,說著沒有意義的字句,但語句和字詞、音調總是會有不同;有人則是在跟想像中的人對話,聊得很高興,也可能像是在吵架,但只看到他在空氣講話。
遇到任何問題都用同樣的字句回答,不像精神病,倒像兒童吵架因為語彙不豐富,所以下風的一方經常對方罵什麼,就重覆同樣的字句跳針講,讓對方吵不下去。所以女主角其實是在消極抵制家庭,當然也可能根本在裝病,只不過當時心理學的觀念不普及,家裡出了這種狀況,也只能把他送去精神病院關起來。
很多人會問,對精神病人的偏見和歧視到底從哪裡來的?很多就是來自《我是一片雲》這類通俗文學,但這也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通俗文學也是反應社會趨勢,當一般大眾對於精神病有種種偏見、誤解,從社會中孕育而生的文學作品,自然就是偏見且歧視的產物。國內許多愛情小說、戲劇,各種角色因為愛情不順而精神失常,或者在感情上不忠最後得到「發瘋」之類的報應,這種情節很常見。
前幾天又傳出有心智障礙機構,受到社區抵制的消息,我在想那些參與抗爭的大嬸大媽,那些聲嘶力竭、言之鑿鑿指控心智障礙、精神障礙者,會有攻擊性甚至傳染性的,他們發言時腦中對於心智障礙、精神障礙者的圖像,很可能是年輕時《我是一片雲》電影裡林青霞飾演的女主角,而不是任何官方、民間製作去污名、歧視的宣導出版品或影像作品。
最後,不得不提起前陣子廣受討論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拍攝團隊選擇精神病這麼不容易處理的題材,令人欽佩,但是,直接改編社會事件的方法,也會變成難以「消化」,而限制了收視群體。如果想要在社會去推動這樣的議題,選擇類似《我是一片雲》的通俗題材,再攙入對於精神病或患者的正面、正確資訊,也許會比較達到效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