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BIG LITTLE MAN》亞洲男人的美國生存紀事

2019/06/10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亞裔非關英雄?美國土地上視而不見的石頭帽

書籍原名:BIG LITTLE MAN – In search of my Asian self
承襲法國的自由民主,在美國這片大熔爐的土地上常視為一種「美夢成真」跟「重新開始」的新生地。雖然現在不是,但在過去二十世紀「美國夢」可說是成功的代名詞,這讓各種族群的人們千里迢迢來到此地,不為別得就為在美國重新開始一個新得人生。《亞洲男人的美國生存紀事》一書是由獲得美國新聞高榮譽的普立茲獎記者亞洲菲律賓裔的阿力斯‧泰森所著,寫出關於長期被美國忽略同樣生活在美國多年「那默默的一群」亞裔族群,以一位在美國長期被歧視的亞裔男性的心理和所見所聞,寫出美國種族社會中的一角,並且以性、影視、歷史和家庭等元素,用相當詼諧逗趣的寫法,來談關於美國中長期的亞裔不被當一回事、甚至刻板印象的種種問題。
美國電影中英雄好像永遠沒有亞洲人,經典美漫改編而成的電影《復仇者聯盟》系列主角英雄排開,有趣的是有黑、有白、有紅髮,但卻找不到一個黃皮膚的影子?但在小小的角落卻有「韓裔女孩」所演的螳螂女勉強算有個黃種人,但卻也絲毫不見男性英雄,但奇異博士旁的配角倒是出演許多亞洲人。當美國媒體聚焦於黑白種族之爭、與美國原住民和外來者的問題時,那些移民的亞裔似乎很少出現在新聞版面上,甚至在美國像是消失一般。而在美亞裔佔美國人口5%其實不算多,但仔細想想這也是一個不少的數目。
《亞洲男人的美國生存紀事》是菲律賓裔美國籍阿力斯泰森用自己過去到今一位亞裔身分者活在美國的所見所聞和遭遇許許多多的問題,寫作一篇篇專欄之後匯集而成的一本關於從過去到今亞洲男性在美國的種種,內容寫的露骨又貼切,讓在美不分東北亞與東南亞甚至整塊中國的亞裔產生不約而同的共鳴點,就像作者的朋友在喝醉的時候跟他說:「你只是在錯誤的大陸上長大啦!」也許亞裔生活在美國這片土地上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美麗的錯誤。

從亞洲的歷史創傷,談到最吸睛的亞裔女孩

看似一本約快三百的書籍,卻將亞洲與美國之間那種錯誤的想像和歷史的侵略與敵我關係說得相當透策。阿力斯泰森多次在書籍中用了自己家鄉菲律賓的狀況舉例,從麥哲倫的大航海到現今網路交友的異國婚姻與戀愛。《亞洲男人的美國生存紀事》書中點出幾點關於為何在美國亞洲男性不被視為男人和吸引的象徵;但亞裔女孩卻是性感且炙手可熱:

1. 亞裔在歷史的創傷與自卑自強

隨著著現代與當代史中西方文明的進步,亞洲被想像成一個傳統守舊古老的樣貌。在書中提到過關於亞洲人對於自己過去被統治的印象,和自己因為戰爭失敗淪為殖民地與被保護的一方。這段歷史讓亞裔面對歐美白人有一種自卑與說不出的忌妒感,這種心裡也跟隨移民幾代的華裔心中無法抹滅。雖然隨著美國對於尊重與現今多元社會的逐步提升,但在第三、第四代的華裔,往往還是有著一種過往歷史共業的負擔,而這點卻隨著當代思維的演進,歐美人士也開始反思自我在歷史中得利者的行為自省。可說成為多方的一種人權思考。

2. 美國男性對於亞裔女生過份的佔有想像

許多關於亞洲風情的歐美文藝如:《蝴蝶夫人》、《西貢小姐》甚至由華人女星所演的日本人《藝妓回憶錄》、湯姆克魯斯《末代武士》等等多部戲劇影視都為歐美人士種下:東方女性順從、乖巧、以夫為天的根深印象。甚至從情色片搜尋列來說,亞洲女性往往跟一些父權主義的關鍵詞成為一體的系列搜尋。從男性那過往對與女性需順從他人的妄想與詮釋,配合亞洲女性天生嬌小的身形,而讓一些人對於亞洲風情有著錯誤印象在其中。

3. 亞洲男性在美國大眾文化的角色別

比起非裔或美國白人,初起移民的亞裔算是瘦小,並且願意為了生存做任何工作,舉凡過去被認為「不適合」男性的工作,最常被舉例的如:洗衣業。這在現在即使在饒舌賽事中如有亞裔選手常會被成為做梗的一環。亞裔男性在娛樂往往扮演丑角與反派,甚至是輔助白人的跟班。在娛樂文化中尤其是電影種族意識的強烈,讓亞裔族群找不到一種關於自我在美國土地上憧憬的同種人。而這也反映出為何在運動或賽事上有表現良好的亞裔,往往會受到全世界的亞洲人期許和盼望。

4. 美國其他族群對於亞裔的恐懼和壓迫

書中在提到關於當代與近代史中歐美的強大帶給亞洲各國的自卑感。但隨著時間快速崛起的亞洲也成為美國的恐懼,例如短短十年翻轉的日本、在網路與電訊取得一片天韓國、甚至是近幾年快速崛起的中國,和全球最精密的電晶代工的台灣,亞裔在美佔據許多美國中產與科技職務,讓美國其他種族恐懼這樣的崛起。故加深一些人對於亞裔的排斥。如過往「搶走美國工廠工作的亞洲人」、「只想靠結婚騙取美國公民的亞裔女性」等,這類對於亞裔人士負面的排他性。

從過去的「黃禍」到如今的「亞裔小戰士」

阿力斯泰森在書中有一個有趣的觀點是對於亞洲本身就有的順從與過往千年歷史的統治歷史下相互亞洲各國的階級制度。他在書中舉了關於中國人或華人如何看待東南亞人的幫傭與奴僕觀感,對比在美國那些白人與黑人看帶亞裔的樣子,其實有著相當類似的觀點和看法。也就是就算是亞裔各國彼此之間很少有著團結感,自我亞洲的恩怨情仇,也許也影響著關於在美國各國的亞裔。
阿力斯泰森指出亞裔在走的那種對於美國如何看待自己,甚至自身權益的路途,如同過往黑人所抗爭過的訴求,例如歧視言論與差別對待等。但不同的是關於亞裔對於自我身上的不平等,往往是隱忍和按耐。這點無論從亞裔女性的傳統,或是在學校被嘲諷誰想跟「亞裔男性上床」的亞洲男人,都可以看出亞裔對於一個遭受歧視的聯合對抗時,往往以不溫不火甚至帶有更多自我亞洲民主恩怨,而難以達成共識性。

什麼是「強者」?西方國家難懂的「文武兼具」

書中提出關於亞洲對於強大與一個受人景仰的強者所具備的能力,相較於西方制式的冠軍與第一名的稱號甚至戰到最後。亞洲對於「強大」的定義有一部分除了體力與戰力的強,還有關於哲學與品性的強大。這點是過往西方男性難以理解為何東方男性會為了避免起衝突而退讓一步,甚至努力達成和解而非用拳頭解決問題。但在長期兩方的接觸來說,甚至不管東西方從古至今對於強大的哲學思想都有著類似與相當的哲理。
但過往社會上往往比較表象的用外在因素來表示強大,如:身材、性器官大小、甚至歷史的既得利益來展現出「強」。而以同性戀紀錄片《同志亦威猛》中做的比方,在許多人眼中同志的刻板印象中總是與陽剛扯不上邊,但現實中同志卻並非過往影視與娛樂產業中那走路內八的形象,而有著更多樣貌,例如「熊」或「狼」這類壯碩的同性戀族群就是一例。故亞裔人士在美國的狀況,如同過往同性戀在美國娛樂產業被既定為像是女主角好閨蜜的形象般,被定義成美國的甘草人物。
亦文亦武,即使武功強大更強的是那知識涵養與強者風範。在當今美國社會也逐步對於「什麼是男人?」或「什麼才是英雄?」這樣的定義有所改變。在於女權、職業多元、甚至多元種族的情況下,一個真正被多面相認定而非全白的「強大」,娛樂人文產業骰開始做出不同的詮釋,而何時會到亞裔?阿力斯泰森則抱有期待。

不是要人認同的男人,而是心中認同自己是個男人

《亞洲男人的美國生存紀事》中許多篇章雖然都以亞裔會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歧視為探討。而最終卻都導向於一點,為何你是個亞裔卻要逼自己成為刻板印象的白人美國男性?或黑人男性?因為歷史的失敗或是人數的弱勢,還是因為這是美國的主流文化或看見一位亞裔女孩只想嚐西餐?作者在過往時的困惑歸於自己的父親和母親,和過去和看似自由卻不多元還在懵懂的美國中,一步步看見美國亞裔在過去到今於美國社會上的變化,從姚明、老虎伍茲、林木一郎、林書豪、韓國團體等。
亞裔男子在如何夾高鼻子也只能讓鼻子紅,不會變尖。接收自我亞裔身份保有自我的自信和不忘那些亞洲傳統裡美好一面的文化,也許才是於美國社會的生存之道。亞洲業力,在那分不清你是韓國人還是中國人;對著台灣人說著廣東話的國家裡,當個亞洲人就不算男人,也許正逐步改變。曾經有個同事對我說:「他在台灣只看得到台灣女生跟歐美男性的情侶;從未見過歐美女性牽起台灣男性的手。」
但這也許只是一環的心理作用,對於一個曾經幾年都待在外國人看台灣的電視節目中的一員,那些歐美女性各個可都是嫁給了台灣郎。或許不只美國亞裔男子需要點自信,本來就在亞洲的男子們,也許也不該對自我魅力妄自菲薄到視而不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75會員
703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