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Nintendo Switch Lite的減法哲學與財務意涵/Manny Lee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傳聞許久的Nintendo Switch Lite終於發表了,與多數媒體猜測的方向一致,是個比照「Nintendo 3DS → Nintendo 2DS」的市場普及策略。除了遊戲體驗之外,Lite版跟完整版又有什麼不同、對任天堂的手持遊戲機經營策略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Nintendo 3DS推出時,最大的賣點是「裸視3D」;亦即玩家不需配戴任何特殊鏡片,就能用肉眼看到3D的立體視覺效果,而Nintendo 2DS的減法哲學,就是「消除3D」。
同理,Nintendo Switch推出時的最大賣點是「模式變換」(switch),亦即玩家可以手持、立在桌面上、或是插上底座輸出到電視螢幕;而Nintendo Switch Lite的減法哲學就是「消除switch」。
從摺疊機構且具有裸視 3D 功能的「3DS」,轉為平板機構且不具裸視 3D 功能的「2DS」

不只是沒有Switch

然而,Nintendo Switch Lite的減法其實更加劇烈;因為它不是減掉「switch」機能,而是直接將「Joy-Con」這個控制器給減掉了。
如果說過去Sony PlayStation歷代主機象徵的是「光儲存媒介」的演進史、以及Sony對「家庭娛樂」的願景描繪,那麼任天堂歷代主機象徵的就是「控制器」的演進史、以及任天堂對「人機介面」的理想描繪。
Nintendo Switch的設計核心,正是圍繞在「Joy-Con」控制器上;為此還賦予它許多巧思,包括底部裝有一個可偵測動態的紅外線(IR)相機、以及一開始強力主打的「HD震動」功能。
「Joy-Con」底部的IR相機。
Nintendo Switch Lite全面取消Joy-Con的意義,代表著未來任天堂的本家軟體開發不再以它為依歸;所以,也許我們再也看不到《1–2 Switch》的續作了。

雖然名為Lite,但肩負的任務不輕

Nintendo Switch推出至今已兩年半,累計銷售超過3,500萬台,是任天堂很久未嘗到的家用主機勝利果實;然而,銷售量的成長速度至今已經放緩。
Nintendo Switch於2019財年的銷售量為1,695萬台,較前一年成長12.6%;2020財年的預估銷量為1,800萬台,成長率目標僅設在6%。
Nintendo Switch硬體銷售量(資料來源:任天堂
然而,在不推出Nintendo Switch Lite的情況下,還會有機會達標嗎?若逐季看Nintendo Switch的銷售量,似乎會有點辛苦。2018年第一季的銷售量為292萬台,2019年同季的銷售量下滑至247萬台,衰退 15.4%;當中衰退幅度最大的是日本市場,幅度高達25.7%。
Nintendo Switch 各季的硬體銷售量(資料來源:任天堂
此外,Nintendo Switch Lite的推出還能補充一個市場缺口:掌上型主機。從實體規格來看,其實與New Nintendo 3DS XL差異不大。
資料來源:網路整理
別小看掌上型主機的需求;縱使在智慧型手機橫行的年代,去年第四季3DS家族還是有賣出132萬台的實力。
Nintendo 3DS家族各季的硬體銷售量(資料來源:任天堂
最後,Nintendo Switch Lite雖然定價少了100美元,但毛利將更驚人。
根據當年日本經濟新聞的推估,從Nintendo Switch的BOM(物料清單)推算出的整體生產價格約US$257(僅較售價US$300少了US$43);當中最驚人的成本正是Joy-Con,單支要價就高達US$45。
所以,Nintendo Switch Lite光是少了一對Joy-Con,在售價上就能討回便宜;更不用說核心基板價格下滑、硬體機構簡化、螢幕縮水、不用附底座等等。

結論

Nintendo Switch Lite的推出帶給我不少感觸,最深的一點是「遊戲專用硬體越來越沒有創新空間」,或者甚至說「沒有創新的必要」。
如同Apple越來越將自己定位為一家「服務創新」公司、不再以追求硬體設備的卓越為指標,遊戲主機業者亦如是。隨著雲端遊戲(cloud gaming)服務的日趨成熟,這樣的態勢只會愈加明顯。
因此,請珍惜手上的Joy-Con,愛護這對於時代尾巴中誕生、不可多得的遊戲硬體創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吐納商業評論
吐納商業評論
專業、深入、提供最佳閱讀體驗的商業評論網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