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越古代史編年綱要 (一)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 史前-閩越囯時期
約一萬-五千年前 漳州蓮花池山、閩侯曇石山等遺址發現的考古證據顯示,閩地已進入石器時代。
約五千-二千五百年前 閩地進入青銅器時代, 該時期出土考古證據表明, 當時青銅器已用於農耕和戰爭。另外出土的陶器、紡織品、舟船等遺物表明,閩地先民的手工業水平已相當高超。
同時 《周禮》中記載有"七閩"一詞,為"閩"字始建於文獻。《國語》云"閩,羋蠻也",可見當時中原人以爲古閩人與楚人有親緣關係。同時古閩人亦與揚子江下游的于越人多有交流。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 楚滅越,越人南逃,一部分進入閩地與古閩人融合,被稱為閩越族。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 秦滅楚並進入閩越,在閩越一帶設置閩中郡,但未直接統治,而是委任閩越首領無諸為君長。
秦二世元年(前209) 陳勝起兵反秦,無諸派兵加入反秦部隊。
西楚霸王元年(前206) 秦亡,西楚霸王項羽并未分封無諸,故無諸加入劉邦一方對抗項羽。
漢高帝五年(前202) 楚亡, 劉邦封無諸為閩越王。
漢惠帝三年(前192) 無諸駕崩,閩越王室内亂,諸子爭位。
漢景帝前元二年(前155) 無諸子郢即位為閩越王。
前二世紀後期 郢第三子寅與福州鱔溪中的鱔妖搏鬥同歸於盡,後被當地民衆尊爲"白馬尊王"。
漢建元三年 (前138) 閩越攻擊東甌,東甌向漢求援,閩越撤兵。
漢建元六年 (前135) 閩越攻擊南越,南越向漢求援,漢攻閩越,郢弟余善殺郢向漢求和。
漢元鼎五年 (前112) 漢滅南越,余善未直接參戰且與南越相通,漢武帝開始謀劃消滅閩越。
漢元鼎六年 (前111) 漢發兵四路攻擊閩越,余善抵抗無功,閩越貴族殺余善降漢。
漢元鼎七年(前110) 漢將閩越貴族和部分民衆强迫遷徙至江淮間。
第一次北屬時期
漢始元二年(前85) 漢在今福州設立冶縣,隸屬會稽郡。後改名為侯官縣。
漢建安元年(196) 漢帝國解體 ,吳越孫氏政權攻擊漢揚州會稽太守王朗,王朗由海路奔侯官,獲閩越土豪商升、張雅、詹疆等支持。孫策遣韓晏、賀齊等追擊王朗、占領侯官,分侯官地立建安(今建甌)、漢興(今浦城)、南平三縣。
漢建安八年(203) 孫權派賀齊進軍建安,攻破閩越土豪洪明、吳五、鄒臨等人的軍隊,確立對閩江上游的統治。
漢建安十三年(208) 閩越土豪呂合、秦狼等起兵反吳,孫權派呂岱、蔣欽等鎮壓。
漢建安十五年(210) 孫權在今建陽置建平縣,約在同時又在閩越境内各縣置會稽南部都尉。
吳黃武元年(222) 孫權稱吳王 。
吳嘉禾四年(235) 閩越土豪隨春起兵反吳,不久向前來鎮壓的呂岱投降,吳掠奪大量閩越人口,"以供賦役"。
吳太平二年(257) 閩越土豪黃亂等起兵反吳,遭鍾離牧鎮壓,被迫"出其部伍,以充兵役"。
吳永安三年(260) 吳以會稽南部都尉為揚州建安郡,治建安縣。同時設立將樂、昭武(今邵武)、東安(今南安)等縣。
同年 建安太守王蕃修建郡城。
吳年間 吳在侯官設典船校尉和溫麻船屯。
吳年間 神醫,侯官人董奉在世。
晉太康元年(280) 晉滅吳。
晉太康三年(282) 晉分建安郡東部置晉安郡,設立溫麻(今連江或霞浦)、晉安(今南安)、同安、原豐(後爲閩縣)、新羅(今龍岩)等縣。
晉太康四年(283) 晉安太守嚴高採郭璞意見,修建福州子城。
晉元康元年(291) 晉分揚州和荊州一部置江州, 閩越隸屬之。
三世紀末-四世紀初 晉爆發八王之亂,又遭内亞各族進攻,導致中原士族紛紛南遷避亂,一部分進入閩越,史稱"衣冠南渡,八姓入閩"。
同時 據傳佛教在該時期傳入閩越,建立最早的寺廟,如福州之乾元寺。
晉建武元年(317) 司馬睿在士族擁戴下于建康建立東晉拜占庭政權。
晉隆安三年(399) 五斗米道大祭司孫恩在舟山群島起兵反晉。
晉元興二年(403) 孫恩妹夫盧循領軍攻入晉安郡建立根據地,二年後才離閩前往南粵。
晉义熙年間(405-418) 晉置綏安縣(今雲霄)、沙村縣(今沙縣)。
宋永初元年(420) 劉裕篡晉建立宋政權。
齊建元元年(479) 蕭道成篡宋建立齊政權。
梁天監元年(502) 蕭衍篡齊建立梁政權。
梁天監年間(502-519) 梁分晉安郡南部為南安郡,治晉安縣。
梁天監六年(507) 梁置龍溪縣(今漳州)。
梁大通元年(527) 福州地藏寺建立(時名法林尼寺)。
梁中大通六年(534) 梁在閩越實行殘酷的統治,例如其晉安太守臧厥"爲政嚴酷少恩,吏民小事必加杖罰,百姓謂之「臧虎」"。在梁的暴政下"閩越俗好反亂,前後太守莫能止息"。該年,梁將羊侃在晉安郡鎮壓了土豪陳稱、吳滿等人的起義。
梁年間 印度高僧拘那羅陀來閩,後在泉州九日山譯經。
三 陳氏第一王朝
梁年間 閩越土豪陳羽鼓動各地叛亂,利用為官軍鎮壓向導的機會,逐漸借機掌握兵權。
梁太清二年(548) 降梁的鮮卑軍閥侯景發動叛亂,次年攻破建康,梁政權崩壞。
不久後 梁晉安太守蕭雲無法控制局勢,將郡政交予陳羽。陳羽因年老體衰,命子寶應掌握軍權。
不久後 吳越因侯景之亂陷入大洪水,陳寶應派船隊至吳越貿易,以糧食交換珠寶玉帛,大量人口逃入閩越歸附陳氏政權。
梁太清三年(549) 福州開元寺建立。
梁承聖二年 (553) 侯景之亂平定,梁元帝萧绎封陳羽為晉安太守。
梁紹泰元年 (555) 陳羽讓位陳寶應,後者受封爲晉安太守、壯武將軍、侯官侯。
同時 陳寶應派船隊到會稽納貢。
陳永定元年(557) 陳霸先篡梁建立陳政權,以閩越各郡建立閩州,以陳寶應為刺史。
同年 建甌光孝寺建立。
陳永定二年(558) 莆田廣化寺建立。
陳天嘉元年(560) 陳蒨繼位為陳文帝,封陳寶應為宣毅将军,並錄陳氏家族入宗室以籠絡之。
陳天嘉三年(562) 陳蒨背信棄義,攻擊曾爲陳政權盟友的南吳土豪留異、贛越土豪周迪。陳寶應發兵援救友邦,但留、周仍被攻破,兩人皆南逃依附陳寶應。
陳天嘉五年(564) 陳蒨派章昭达、余孝顷分兵兩路攻擊陳寶應,陳寶應軍潰敗,陳氏家族遭族滅,閩越淪陷。
同年 陳改閩州為豐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3會員
    64內容數
    一次訂閱本專題可閱讀查看所有《末刻拍案驚奇》系列故事的大結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