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設計思考彙整】 4.設計呼應與手法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付出代價
沒有什麼是不用付出代價的。這個案例在真實生活中,業主願意退讓一部分面積提供公共走道,也因此得到較多的容積。在我的設計,我決定在這棟集合住宅前豎立一道白牆,一方面是使用弧形牆面圍塑讓與司令台一個獨立空間,一方面是讓滿足居住需求的使用者付出一面牆的代價。
關於設計:
受Siza講究呼應基地的影響,我在基地連結上使用了三個手法
  1. 退縮正對的交通動線
  2. 紀念物前方使用弧形牆面強調
  3. 近聚落處碎化量體
設計分析圖
洗衣店照明示意圖
一樓計畫有24小時洗衣店,提供一個亮角,成為安全角落,回饋社區也保護對面較陰暗的公園。
關於議題:
思考住宅與介壽台之間的"接觸"應該長什麼樣子。住宅想拒絕這個紀念物,才築起了圍牆。我將那面牆脫開量體,成為一面實牆站在兩者之間。讓住宅在拒絕司令台的同時,這面牆也成為住宅所付出的代價--一塊物體近距離貼近住宅。那一處的空間將只能接受陽光照射在牆上的反射光,那面牆也成為恢復戲院昔日觀戲光榮的投影牆。這面牆的存在,使住宅付出了代價,也使介壽台與戲院得到另一種重生。
住宅 牆 與介壽台
介壽台上看電影 模擬圖
戲院改建:
現況劇院有預計將改建成活動中心。考量周邊已有運動場及遊戲場,設定活動中心主要為地方辦桌,交通穿越時經過的區域。期待跳脫社區活動中心固有封閉的形式,將空間做切割與錯移,保有機能空間實體,打通其他塊體,形成實虛交錯的方式。
小設計-舊戲院改建活動中心
活動中心模型
住宅模型
戶型說明與配置圖

新年快樂₍₍⁽⁽(ી( ・◡・ )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張瑋凌
    張瑋凌
    風花雪月NONO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