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流言追追追:日治時期的流言蜚語取締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戰爭,帶來的不只是看得見的財損傷亡,還有看不見的恐懼,能夠引來恐懼的,是流言蜚語。
流言指的是就是那些沒有根據、未經查證、與事實不符的話語。抗日行動時有流言,地震等天災地變發生時有流言,戰爭時也有流言,回顧臺灣史,流言蜚語在民眾的口耳之間相傳,從來就不是新鮮事。
綜觀戰前在臺灣口耳相傳的流言,大概有三種,其一為有關戰爭與軍事衝突的流言,根據日治時期一位日本人警察樺島克己的說法,日俄戰爭期間,臺灣就曾謠傳著「俄國是個泱泱大國,國力富裕,兵員充裕,日本軍力雖然精銳,但以國力來說,終究不是俄國的對手」,因此臺灣將落入俄國手中,現在所流通的貨幣將歸於無用等等的流言。
其二為有關天災的流言,例如,1935年4月21日新竹、臺中一帶發生大地震,震後,新竹北門外媽祖廟附近民眾聚集,傳言《洪朝和曾孫堂燕通書便覽》一書中早就記載當天會發生強震,而香山鹽水港溪一帶,河水不流,而是噴出泥漿,可能是強震的示警;錦水一帶本為天然瓦斯產地,地方上流傳著這次大地震是因為天然瓦斯爆炸而造成的說法;大湖地區的民眾則聽聞因地震造成交通斷絕,將有約40名的土匪將利用這次天災大舉入侵,官方將派出軍隊前來討伐;新竹舊港附近的謠傳更是誇張,傳言這次是500年一次的大地震,說不定是臺灣沉沒的前兆。
其三是有關宗教的流言。宗教信仰對臺灣人的影響很深,在訊息流動與獲知管道十分缺乏的年代,彗星劃過天際、連續數日雷聲大作,或是信徒擲筊後的立筊、媽祖預言戰事等等,任何特異的現象,都可能被解釋為具有神諭,有些謠言甚至摻有怪力亂神的超自然成分在內,從現在的角度看起來,根本是離譜得要命,誇張得可以,但是這些謠言仍然能夠驅使人心,無端引發社會上人心惶惶不安,甚至導致民眾因聽信流言而大量囤積民生物資、影響社會秩序等問題。
當時一位日本警察、長期編輯警務期刊《臺灣警察時報》的篠原哲次郎認為,流言蜚語的發生,主要有三個條件:社會的不安定、社會秩序產生裂縫,以及情報缺乏所引發的「訊息飢餓」。
這三個原因,再加上民眾的好奇心窺探訊息、愛與人說的個性與誇示癖讓人習慣將自身見向他人陳述以表自我見識多廣,使流言止不住、饒舌癖擴大流言的發生頻率與傳播速度、誇張癖將聽來的傳言加油添醋,還懷有以謀求私立為目的來散佈留言的利己心,都讓流言始終難以絕跡於世。
1937年蘆溝橋事變發生後,流言更是滿天飛,例如許多有關戰爭的流言,這類傳言大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對於戰況報導的否定言論,認為報紙報導或廣播所放送,有關日本在各地戰役戰勝的報導都是虛報的,事實上中國正在戰場上佔上風;另一種則是對於戰事結果的預測,當時社會謠傳中國終將戰勝,臺灣將脫離日本統治,重回中國懷抱,也有人相信鹽田將被佔領或炸毀,使得食鹽缺貨,因此民眾紛紛買鹽囤積;吳新榮也曾在日記中寫道,當時民間謠傳有一隻牛開口說人話,對牧童說出「不過三月半,○○○變火炭,○○○剩一半」,吳新榮雖然嗤之流言,但也認為國際局勢確實也正在惡化之中。另外,戰爭時局下,人心對統治狀況懷抱著不確定感,謠傳當時銀行信用組合之存款,將有半數被充公成為國防獻金;土地即將被課徵戰時稅,不如早日變現比較妥當。
竹中信子所撰的《日本女人在臺灣》也提到,有民眾因為聽信謠言,而造成民眾擠兌存款的事件,朴子地區因為謠傳未婚女性也有可能被徵召,讓父母驚慌失措地替未婚女兒找對象,可見謠言雖然看不見,卻能掀起社會上的大波瀾。樺島克已在1937年任高雄州警務部高等警察課警部補,他認為,臺灣社會流傳著對否定戰勝報導真實性,或是日本在戰爭中居於劣勢的流言,是因為民眾對於日本實力懷抱不信任感,至於對財產可能因戰爭需要而充公的傳言,則是出於利己主義,缺乏為國家大我犧牲小我私利的精神,因此,警察不斷透過保甲、學校等組織,以座談會、演講、電影放映的形式向大眾宣傳勿聽信流言,要絕對相信政府的報導,另外,警察也查緝傳播流言的人,企圖消滅流言蜚語。
此外,當時敵方會利用飛機從空中飄灑傳單,目的在打心理戰,這時候,民眾要是撿到空飄傳單,須將傳單送交地方警察,林獻堂日記就曾寫道,地方警部透過警防團宣導,民眾拾撿傳單「勿被誘惑」。一本出版於1944年的《臺灣防空讀本》中,向民眾宣導防空重要性的「時局防空必攜」提醒,「當局將盡可能地透過報紙、廣播傳達空襲的被害與防空戰鬥的戰況,請完全地相信此類發表,時時留心勿擅自揣測、傳播,即使是看到、聽到的事物,隨意書寫、談論也是造成流言的原因」,不僅要冷靜行動,不給敵人見縫插針的機會,也不可任意談論防空的準備與設施,在那個戰爭年代,傳遞流言蜚語是要加重罪責的。(撰文者/蔡蕙頻)
《小的與大人》新書講座
時間:2月23日(日)下午3點
地點:誠品書店台大店3樓藝文閣樓(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98號)
主講:戴寶村/(本書策畫)
書名:「小的」與大人
作者:
戴寶村/策畫
李進億、沈佳姍、陳慧先、游智勝、蔡昇璋、蔡蕙頻/撰文
出版時間:2020年2月
出版社:玉山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玉山社出版公司
玉山社出版公司
分享與重建台灣共同的歷史記憶, 以自信與寬容,用生活的態度, 為本土文化灌注豐富的生命及活力! 台灣文史書籍,第一選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玉山社出版公司 的其他內容
台灣的血緣姓氏特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書摘》戒嚴下的白色恐怖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印加古道!我來了!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臺菜廚師的養成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不同角度,理解同志文學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