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part57 再論階級複製與世代鬥爭

2007/12/31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感覺這是兩三年,每接近選舉一次就要重述的,也就是台灣的世代對立其實並不存在,真正存在的是階級對立,只是因為不同階級的標準以及媒體敘述的習慣,造成大家習於接受世代對立這件事,忽略了這根本上是一種階級複製與對立的延續。
先簡單敘述一個客觀的事實,那就是在台灣決定你學歷高低的因素是哪個?通常,大家的認知會覺得,家裡有錢就可以弄到好學歷,這敘述的問題不大,因為的確有正相關性,但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你父母的學歷。也就是你父母的學歷如果都是大學以上,你就會比別人有更高的機率拿到大學以上的學歷。
更仔細的去區分,大概可以這樣講,如果你父母都台大的,你成為台大生的機率會比一個父母都私大的要高,就算沒有台大,也多半是國立大學前段班。反之,你父母都是私大的,你要考到私大的機率就會高很多,往上考到國立的機率,會比父母都沒念大學的要高。
也就是這是一種比較基準,不是絕對標準,離群值當然存在,但就統計來說影響最大的是父母的學歷。但因為台灣歷經大學開放等過程,學校排名跟總人數,以及少子化的落差,排名會改變,所以用分數或是PR值去反推會比較準。
簡單說就是耳濡目染的影響,遠大過用金錢砸出來的效果。
第二個客觀事實是,在過去的經濟起飛年代,父母親只要努力工作,要買車買房都不是問題,五子登科的價值觀深深影響我們上一代。所以,若你父母都是經濟起飛的受益者,不管是白領還是藍領,也都買到了房子跟車子,這套價值觀就會很容易的複製到你身上。
再加上,你上學之後,多數人會跟所在的學區同學有較類似的背景,這會讓你加強自己的階級價值,一旦中學階段與同儕之間形成了很深的連結,要改過來就不容易了。更不用說,相似的人考到的大學也相似,一群群相似的人在一起,會加固你對本身價值的不可撼動性。
以上就是一套簡單的階級複製概念,你以為一切都是努力,其實很多部分來自於父母、學區、社會的影響。這是階級的概述,一定有不符合的個案,各位讀者要很注意這點,因為總會有不符合個案的人,或是拿個案來否定整套階級論述,用來加強他們個別的論點。
接著,世代之間的對立,是一種廉價的敘述,把台灣所有人用年齡來區分,好像老年人會是一個樣,年輕人又都是另一個樣。真實的樣貌遠比這複雜,一般來說以階級去區分最適合,只不過台灣多數人沒學過,也沒人教,所以…很麻煩。
總之,階級複製的觀念,形成了一批批不同的人,他們所處的生活圈完全不同,而哪一種人有媒體優勢,以及文化傳播的強勢呢?不用說,越高階級的越強,故當今台灣主導所謂輿論的,皆是高學歷者居多,至於學歷較次的年輕人,我們可以看看他們上網看哪些東西,以及接收資訊的管道會是哪些。用「很粗糙」的分類來說,就是學歷較高的年輕世代,會去找知識型網紅、文青,較低的則是去爆X公社看娛樂性跟煽動性高的。(其實看我的學生就很準,不同學歷在臉書跟IG分享跟追蹤的完全不同)
比較正確的描述,在台灣應該是,每年一群群有較高階級優勢的白領中產子女,透過媒體網路散布他們對於世界的觀點,這套觀點的滲透性從同一世代中,高學歷到低學歷所喜好的傳播管道,會有遞減的效應。也就是在相同階級中的橫向傳播很快,但在不同階級中的縱向傳遞很慢,要縱向傳播的快,還是需要一些傳統媒體當媒介,或是製造一些標語口號去洗。
同一階級的價值觀一形成,就極難去改變,通常要經過很大的挫折或是痛苦,而且處在沒有人伸出援手的狀態,才會去質疑這套體系的價值。例如筆者之所以跳出深藍的價值體系,就是因為算落難,然後同階級的親友說風涼話的比協助的多,只靠自己跟家人,在這種狀況下就比較容易破殼而出。
想當破殼小雞?沒那麼簡單,多半人只是以為自己破殼了,其實頂多敲出裂縫,從縫隙中看到外在透入的一些景色。然後,有人以為自己參透了,就不繼續破殼,有人覺得外面好恐怖,躲起來不破了,但是因為有裂縫,就以為世界上每一隻小雞都跟他一樣,把頭伸到殼裡,露出兩隻小腳丫走路。
所以,我們看到媒體所說,這邊不好那邊不好,為何在中生代中的勝利者眼哩,看來如此真實?因為對他們來說,有車有房是應該,多買兩套是當然,小孩去安親班晃晃就念個國大很正常,結果這些年,賺的錢不夠付第二棟房貸,買不起更高檔的車,小孩一周要補五天成績還不怎樣,跟「過去成功的經驗完全不合」,他會覺得是自己的經驗很特殊嗎?不,他會怪不景氣讓他錢賺太少,放任炒房讓房子買不起,都是教改害他兒子要補那麼多科還考不好。
他的小孩呢?浸泡在這價值觀中,很難跳出去的。他一樣會為了自己明明是這個學歷,為何沒有薪水夠高的工作而忿忿不平,為了買不起第一間房而惱怒。他不會去想房價高是因為依然有人買得起,薪水低可能是因為產業外移所以供過於求。就算想到了,解決方法大概是打擊炒房(雖然可能就是他爸媽在炒),跟強制提高薪資(就算老闆不會理)。
這一切是他的錯嗎?當然不是,是這個社會的錯?也不是。
很多時候純粹就是生活型態轉變了而已。
對很多藍領勞工來說,他們繳清房貸的時間可能跟退休時間差不多重疊,許多人因為失業早就賣掉房子,還身揹一堆債務。這些藍領勞工不少人,三十年前就沒有想過可以擁有自己的房子,一路租屋過來,小孩也這樣長大去念大學了。對他的子女來說,買間房是必備的嗎?這可難說。更不要提,通勤族跟離家工作的族群,他們所想的跟從小居住在台北市的同學很可能不一樣。
就以買房來說的這個概念,堅持非買不可,這輩子遲早要買的人,是越來越多還越來越少?這觀念有多少是因為父母就沒買自己的房,還是因為出社會後發現薪水怎樣都不可能買得起而放棄,或者說有人精算利率發現租房一輩子的生活品質還比較高。
不同階級對於買房這個概念一定不同,是誰拼命告訴你買不起都是政府放任炒房?是誰告訴你房價太高都是老人家死不降價?這些問題關乎金融經濟,沒那麼單純。但我們至少可以知道,不買的理由千百種,絕對不是只有因為買不起而不買。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所謂的「主流說法」到底有多少代表性,還是這其實只代表了某一部分中產白領階級的想法,只是他們主導了輿論。這都很值得我們去思考,更需要去大規模的研究調查,不是誘導性的民調,更不是主觀性的在那邊拿數字去論。
世代之間真的有對立?筆者認為這種說法言過其實,更多的部分是只代表著主導輿論的人的想法,就跟戲稱媒體從台北看天下是同義詞。
真正的問題隱藏在階級對立之間,高階級鞏固自身利益跟加強複製的同時,對下輸出一套高階級的輿論觀點,形成一種社會氛圍,最可以描述跟表達這種狀況的,當屬台灣的教育不平等問題。
如果公立學校的存在有其公益性,那麼公立中學錄取學生,應優先以他的家境而非成績錄取,國立大學招生的條件應當以申請學生的狀況擺第一。如果師資優異,教學效率斐然,那給你們一堆成績不好的學生,照理說訓練三四年出去,應該一個個都是人才。可我們看到的是,每當有人提出補貼公立大學學費,就是補貼有錢人跟中產階級,那些高談教育是促成階級流動的人,瞬間又轉變成以成績為取向的菁英主義。
不然下次各位可以問問,公立學校優先收完所有弱勢生,家裡收入超過一定者,需要繳交更多學費才能入學,不然就去念貴森森的私校。看看會有多少人跳腳,又是哪些人會跳起來。
台灣的問題就跟國外一樣,一直存在著階級對立,而且把持著媒體者始終都是高階級。買網軍、打媒體,鋪天蓋地的把優勢階級的價值觀嵌入大街小巷,是有成果的,總會有人相信這套,然後一輩子背上沉重負擔,為了讓自己好過,讓自己的辛苦有價值,人會加強這套價值到信仰的程度。優勢階級塑造氛圍的理由再清楚不過,因為低階級的總人數比較多,如果所有的事實都揭露,那投票結果想都不用想會知道怎樣,所有優待優勢階級的教育政策跟經濟政策都會被廢止。
這時候,指控人家搞共產主義的帽子,就很好用了。指控者大概也不曉得,更不願意去曉得,有羞恥心是怎麼一回事。但在台灣,左派常常出身優勢階級,不願批判這些優待政策的人多的是,他們最常希望政府做的,就是要納稅人去補貼他們認為需要補貼的對象。
台灣現在的狀況,筆者的看法是,生活型態已經變了,我們拿來一直說的買房買車,是否真的依然是一套生活衡量標準,不無疑問。優勢階級指控這些年輕人都只想要小確幸,也是一種階級對立的象徵,誰規定要擁有自己的房子車子,有一份很高的薪水,天天出國玩才叫做大確幸?
每次這類人在鼓吹要有大目標,不要小確幸的時候,筆者都會去看看這類人,所屬產業是什麼,又處在哪一種階級,往往答案比想像的要簡單明瞭。
結論,我們該怎樣打破這種狀況?
很難,人類的經驗告訴我們,階級複製不可能阻止,你要促成階級流動,才能讓這種優勢階級形塑價值觀的努力,三不五時就失敗。促成階級流動最好的辦法,不是去補貼弱勢階級,補貼往往只會讓優勢階級鑽漏洞。而是應該要讓資訊透明化,市場自由化,競爭越激烈,就越沒人吃那一套。
好問題,誰在阻止你去形成對政策有意義的討論,是誰在網路攻擊到沒辦法正面探討問題,又是誰一直想要讓台灣內部混亂化,任何促成競爭的手段都會被折毀。
看看對面那個國家,你自己心裡要有數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5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