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香港 The Impression of Hong Kong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一篇舊文重發,觀察與書寫都落在2019年1月。在我參加了香港中文大學(CUHK)舉辦的研討會,回到台灣後,我一邊整理照片,一邊寫下此文〈映像.香港The Impression of Hong Kong〉。當時敲著鍵盤的我,從未想過5個月後,也就是2019年6月9號,香港迎來了「反送中」運動,黃絲們一路奮鬥至今。

僅將此文獻給所有勇敢的香港人。

願眾人平安!

我在2020年1月,將fb的封面照片換上此圖,希望能給我的香港朋友們一點支持。
2019年1月24到2019年1月26日,我前去香港參加CUHK舉辦的人類學研究生論壇,論壇時間是1月25日到1月26。除了參加會議外,我還去見了幾個在瑞典交換生時期認識的朋友。在此草草記錄下這幾天對香港的印象。
若選擇一詞來形容香港,我會用「混亂(chaos)」。這並無正面或負面意涵。一般以為混亂不好,是因為我們認為有秩序、just in place才是對的。就像我們第一次相遇時,不斷打聽:
「你從哪裡來?」
這句話不僅是想定位你的出身,同時也包含了你的學習軌跡(你的題目、你的「本科」、你的主修,一路從PhD追朔到大學)、你在哪裡念書、你老家在哪,都是秩序。
而我們這群同溫層,是不會問彼此畢業後要做什麼的。
香港一景。2019年1月25日,PY攝。
我想,香港的混亂和她的殖民歷史有著緊密的關聯。大日不落帝國帶給香港人靠左走的習慣、說英語,有著那麼多的「外國人」。在香港唸書多年的潮州姐姐跟我說:
香港是一個難民地,在中國大陸大躍進、反右派運動時期,許多大陸人逃進香港。九龍也是,所以有很多潮州餐館、泰國餐館。
CUHK學生帶我們到深水埗field trip。2019年1月26日,PY攝。
然而,現在的香港連要靠哪走都不太確定,走在路上,你得時刻留意,不然非常容易撞上人群。有時行人靠左,有時行人靠右,有時人們只是各走各的路,你不知道她/他會如何迎向你。好似,每個人用不同方式去掙扎出被壓縮的生存空間。
只有在地鐵站,人們才真的有形成靠左走的人潮。2019年1月25日,PY攝。
我認識的香港人,沒有人買得起房地產。2019年1月25日,PY攝。
已經有些毀壞的「我要真普選」標語。2019年1月25日,PY攝。
在第一天的晚宴上,坐我左手邊的日本人,和坐我右手邊的兩個廣州人(一男一女,男生在臺灣唸書,口音已經被好多人誤認為是臺灣人),我們四個外人,在這不大的半邊桌子,聊著香港現況,聊得水深火熱。在香港讀書的日本人告訴我:
Taiwan is the last hope of Asia. You have to defeat China.
When Hong Kong is not freedom anymore. I will go to Taiwan.
晚宴後,廣州女生跟我說:
「臺灣人的聲音真的很溫柔。」
是嗎?
溫柔是需要練習的
從那日起,臺北一直在下雨
香港一景:收攤的「檔」。2019年1月25日,PY攝。
Pure Youngblood
Pure Youngblood
真誠而年輕- 永遠真誠- 永遠年輕- 讓我們永懷熾熱生存下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