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兩人的融合餐桌

2021/02/2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跟我先生,來自兩個迥然不同的家庭。
我父母從事教職,所以吃穿用度較有餘裕,生活中,主廚是我父親,爸爸來自對岸一個雖不靠海,但有大江大河貫流的區域,那裏有河魚、有稻米、有畜養,因此父親的料理是整條魚、大塊肉的燒,豆瓣鯉魚、豆腐蒸草魚、紅燒吳郭魚、醬滷牛筋牛肉牛肚牛百頁、芋頭燒排骨、黃豆蹄膀等等,都是家裡餐桌常見的菜色。
我先生這,公婆養育四名子女,要沒日沒夜的拼命工作,才能負擔起一家六口的生活所需,儘管如此,我婆婆還是每餐都把家人餵的飽飽,所以怎麼把食材,處理料理到份量足夠食用,成了婆婆在廚房的主要任務。我先生回憶,家中菜色通常逢年過節,才比較容易見著實塊肉,一般日常生活,還是以絞肉或肉絲炒拌居多;魚的話,則是輪切的海魚乾煎,像土魠、迦納、白帶魚,整條魚的話,最常見就是肉鯽仔。
我跟先生認識很久,但一起吃飯的次數寥寥可數,就算同桌,那時也有著其他友人,所以,彼此吃些甚麼,那時根本沒有記憶,況且,當下我們已各有著要照顧對方吃食的對象,重心也不在不相干的人身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21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理想神經病的吃掉人類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1.4K會員
    74內容數
    在這專題內,我說吃寫吃,因為我愛吃也煮。我先生在宜蘭種米,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所以食物對我來說,除了果腹,還有我人生的軌跡,並且還藉由我的孩子仍繼續在延續著,這是好悠遠好長的過程,想分享那滿滿的記憶跟感概,這就是我在這裡的原因。 我是個理想的病人,我仍然過著我理想的生活,你也一定可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