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中國的國家監控模式,絕對不能擴散至世界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第一步就是「儘早讓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
原文發佈日期:2021.3.27
原文作者:舛添 要一
授權翻譯:波波先生
(舛添 要一:國際政治學家)
3月18、19日,美國與中國的外交首腦於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舉行會談。這是在拜登政權上台後,首次舉行的外交會談,並且引發了雙方相當激烈的唇槍舌戰。在會談舉行前的16日,美日於東京舉行了2加2會談;18日美韓也在首爾舉行了一樣的會談。
22日,圍繞維吾爾族的人權迫害問題, EU、美國、英國、加拿大對中國實施制裁。中國隨即反制,與俄國外交部長舉行會談。
21日,俄國為了對拜登總統稱普丁總統為「殺人犯」表達抗議,召回駐美大使。
23、2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外交首相會談,並強調中國造成的威脅,「中國強硬的做派將威脅我們集團的安全與繁榮,並試圖弱化同盟國之間建立起來的規則與共同的價值觀」,並表達歐洲同盟國團結的必要性。
但在氣候變遷與感染對策上的問題,依然選擇與中國保持合作的態勢。
中國利用釣魚台列嶼挑釁日本,欲使其反擊而遭到國際社會孤立
拜登政權雖然相較於川普政權,對中國表現出更強硬的姿態。但是日本與中國有著緊密的經濟關係,不得不在處理與中國的問題上格外小心謹慎。
距離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蘇聯解體經過了三十年。資本主義戰勝社會主義,而美國在其中的地位穩如磐石。但是,中國經濟在之後飛速發展,GDP也超越日本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
而中國將經濟發展帶來的財富投入軍備擴充,軍事能力也趕上其他大國。再加上過去保有的核武器,強化海軍、航空母艦等對外遠征能力。對於爭奪世界霸權,海軍的擴張是不可欠缺的,而中國也不斷推動這一方面的戰略。
從中國的防衛構想來看,以日本九州、沖繩、台灣、菲律賓、婆羅洲連成的第一島鏈。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當他要前進太平洋時,日本列島、沖繩是多麼礙眼的存在。中國當局允許海警局使用武器,幾乎每天都在釣魚台列嶼(日文:尖閣諸島)海域進出,目的是藉此累積既定事實,就可以將該範圍列入自國領土。
中國在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上建造建築物等領土化動作,也招致菲律賓與越南的反彈。在防止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造成紛爭的行為規範當中,中國主張應當排除西沙群島與黃岩島,這是因為中國已經佔領這兩處,將其納入領土的緣故。
對於釣魚台列嶼,美國雖然已經承認日本對其擁有統治權,但卻沒有明確表明是日本的領土。據說,這是因為當初在舊金山合約(對日和平條約)當中,為了顧慮主張主權的蔣介石而模稜兩可的說法。
中國挑釁日本,將日本的海上自衛隊捲入紛爭,就是期待日本會出現反擊動作。如果這個作戰順利執行,事情就會照中國的劇本發展:日本遭到國際社會孤立。而日本應該如何抵抗中國的挑撥將非常重要。
中國武力侵犯台灣「比大多數人預想的迫在眉睫」
第二島鏈為北起伊豆群島到關島、塞班到巴布亞紐幾內亞,為了掌握內側的制海權,中國勢必要加速開發航空母艦與潛水艇。
23日,被提名為美國下一任印太總司令的海軍上將約翰·阿奎利諾,於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中國的武力侵台「比大多數人所預想的還要迫在眉睫」。
此一認知是否正確雖不得而知,但為了與中國的軍備擴張相抗,強化美日的軍事同盟勢在必行。當中,韓國文在寅政權的態度是一個問題。只要韓國持續維持與北韓的融合路線,就會成為美日韓結盟的障礙。
25日早晨,北韓發射2枚近程彈道飛彈,來試探拜登政權的態度。並藉以牽制拜登政權打出對北韓的新政策。
中國無法對民主主義、人權等西方價值觀產生共鳴
對於中國的軍事威脅,日本、美國、澳洲、印度等四國將加強合作。而英國也決定強化核子戰力方針,除了英法之外印度也派遣海軍戰艦至太平洋,各國展開一系列對中國的包圍網作戰。這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外交首相會談上的發言與暗示一致。
已開發民主主義國家會對中國產生警戒,是由於中國無法對民主主義與人權的價值觀產生共鳴,這特別反映在中國對維吾爾族的人權迫害問題上。由於過去德國納粹大量虐殺猶太人的歷史反思,歐美各國對迫害特定民族的行為,反應相當敏感。
2016年,美國制定法律,規定能夠以侵害人權的理由對外國執政當局發出制裁。而加拿大在2017年、英國在2018年、歐盟在2020年也通過相同的法律。在G7當中,只有日本沒有通過相關法案,而判斷是否應該制定此法,並非易事。
許多國家都擁有少數民族。比方說,緬甸這個國家。緬甸對羅興亞人的迫害,讓翁山蘇姬被國際社會指責的事件我們記憶猶新。緬甸國軍擁有的軍事力量,是為了以武力統治克欽族、克倫族、傣族等眾多少數民族。
中國擁有維吾爾、西藏、烏茲別克等少數民族,但中國共產黨卻侵害他們的信仰自由與基本人權而遭到歐美各國批判。而在發現勞改集中營的存在之後,也因為種族屠殺問題而受到撻伐。
中國是由共產黨一黨獨裁,言論自由受到相當大的限制。在柏林圍牆倒塌時,國際上認知到「沒有自由,就沒有先端資訊產業的發展」。意即,若是探尋為什麼蘇聯的計畫型經濟敗給資本主義,那麼結論就會是「獨裁國家能夠發展重工業,但像半導體這種輕薄短小的技術,若是沒有言論與表現的自由,則不能發展」。
而實際上,上述結論也在蘇聯身上得到印證,對於電腦技術的掌控,確實落後西方一大截。
但是,中國卻在鄧小平時代標榜結合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體制下,成功讓經濟發展突飛猛進。而且發展至今,中國在5G與AI領域更是在全球取得領先。但這當中,我們無法否認川普政權對中國盜用外國的技術的指控。
「幸福的監控社會」能夠被中國人民接受的理由
若只是如此,還是有無法令人理解的部分。距離鄧小平從1978年的改革開放以來,已經經過了40年以上。在這段期間,有許多出色的年輕人到海外留學,成為優秀的學者回到中國。他們對國家貢獻良多,再加上中國本身擁有14億人口如此龐大的市場。
諷刺的是,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中國共產黨成功的利用科技當做監視全國民眾的武器。雖然導致犯罪與交通違規大幅減少,但只要批判政權的聲音無法立足,對一般中國人民來說這就是「幸福的監控國家」。正如喬治・歐威爾在《1984年》書中所描寫的反烏托邦,但其實身處當中人們並沒有什麼不滿。
這個現象發生的理由在於,持續成長的經濟。在3月5日舉行的全代會上,總理李克強宣布2021年的目標經濟成長率為6%。而7月的中國共產黨創黨100週年紀念也沒有舉行閱兵大典,目的也是避免刺激美國。習近平政權正試圖讓中美關係不要產生決定性的惡化。但問題在於經濟上的差距激化,目前不過只是控制在不要引起暴動的程度而已。
西方各國若是不儘快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就不能證明自由民主的國家體系相較「監控國家」擁有優勢
藉著高科技對人民的監視而獲得成果的,正是這一次成功防堵新型冠狀病毒的措施。由於徹底的「隔離與檢疫」,而讓疫情成功得到控制。武漢雖然最初因為隱匿而導致疫情急速蔓延,但之後藉著全面封城的鐵腕手段而成功控制。中國的醫療水平在國際間相當高,也成功開發疫苗,並將疫苗當做外交的武器。
在遇到疫情全球大流行時,為了抑制感染傳播,基本上連已開發的民主主義國家也都必須限制國民的基本人權。日本發佈的緊急事態宣言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日美歐卻無法成功的抑制感染,導致第2波、第3波,甚至是第4波連番不斷來襲的失控態勢。
這一部分,中國對病毒的防堵可以說是最成功的例子。在日本,為了確認新冠肺炎接觸者而開發的app COCOA非常的失敗甚至遭人嘲笑,反觀中國的監控app卻擁有完美的機能。
中國這種監控型的國家模型,在世界各地擴散不是沒有可能。為了不讓事態朝此方向發展,已開發國家必須儘早控制新冠肺炎疫情。
原文網址:https://jbpress.ismedia.jp/articles/-/64665,正式授權翻譯
有興趣的朋友或其他相關文章歡迎訂閱我的《日本媒體國際觀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波波先生
波波先生
台灣台南18年,台北12年,日本東京6年持續中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