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麼上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篇就當作〈琵琶行并序〉的上課懶人包吧!從引起動機、作者介紹、課文講解的相關影片整理,到可以進行的活動、參考的書籍,都做了一些盤點,讓大家第一次教〈琵琶行〉就上手。

一、引起動機

(一)認識琵琶  

  《十面埋伏》又名《淮陰平楚》,是一首古代琵琶樂曲,表現的是楚漢相爭中以漢軍為主觀描寫垓下之戰的情景。與《春江花月夜》並稱為琵琶古曲「一文一武」的代表樂曲。該樂譜最早見於明代華秋蘋1818年出版的《琵琶譜》。藉由這首樂曲,介紹琵琶給學生了解。
如果覺得太單調,可以參考下面影片,除琵琶外,尚有其他樂器。

(二)把〈琵琶行〉唱出來

  〈琵琶行〉全詩演唱,有戲腔,畫面也有女生,很適合男校XD
表演形式比較活潑,有rap,畫面是男生,適合女校XD
如果學生不喜歡看人,這個動畫版可以參考。

(三)〈琵琶行〉的聲音描摹與琵琶女的心境

  下方影音不只唱出琵琶女的心境,更將課文描寫聲音的部分,彈奏一次給你聽,相信看完後,對於白居易的琵琶聲描摹,會更加了解。

二、作者介紹

  除了可以參考拙作從〈琵琶行〉談你所不知道的白居易外(還有一篇是筆者想寫琵琶女與白居易的人生抉擇,但一直難產XD)。倘若不想閱讀文字,也有底下影片可以觀賞:
  這部影片雖然是國中教材(不過學生也不一定會啦......),但把白居易的一些國學常識重點都點了出來,我喜歡拿它當作快速複習的工具,或者邊看邊幫學生畫作者欄的重點(畢竟現在學生,沒有影音會睡著,影片看太久還是會睡著= =,只好看一點,畫一點)
至於課本或者教師補充常提到:「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可以觀賞底下的影片,不只簡要介紹白居易最有名的感傷詩作〈長恨歌〉、〈琵琶行〉,也比上一部影片,更深入進行一生概要的綜覽(包含科考、感情、薪俸、評價、影響等)。當然,影片長度有限,且以趣味化為主,若要做到深入,對老師而言當然不夠,但就對學生來說,足矣!
另外,也有用白居易自己的作品來介紹其生平的,只不過類似說書人的方式,且比較文學,學生的接受度就很吃班級氛圍了。不過,比起網路上一堆時間又臭又長,講話呆版、內容艱深的影片來說,這部算很生活化了。
當然,為了活絡氣氛,又讓學生能看見詩人不同的一面,勢必得要有八卦的成分,當中以感情最能攫人目光,以下介紹古代三大渣男白居易、元稹(白的好友兼新樂府倡導人,也可能在杜光庭〈虬髯客傳〉中補充的〈鶯鶯傳〉,介紹過他)、徐志摩(通常高一上會上到他的〈再別康橋〉),讓同學「溫故知新」。

三、課文講解

  蔣勳有一系列說解古代文章的影片,〈琵琶行〉當然也不例外,共有兩部,用生命美學的角度,咀嚼這首詩,可以適時播放或當作備課參考。

四、學習歷程檔案(活動)

(一)課前

  播一首歌,請他們用文字將樂曲記錄、描摹出來,按照學生的功力,當然是不可能辦到的,藉此切入白居易如何描寫聲音,並運用於作文中。

(二)課中

  本詩最大的重點在於聲音的描摹,為了確定學生是否充分理解,不妨請同學利用圖表,呈現時間與響度、音高、情感的變化(一次一個變項就好),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三)課後

  選一首自己喜歡的歌,說明感動的原因,再連結「京都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女與白居易彼此共感的緣由。
  以上,由課前、課中、課後的活動,可以作為一份學習單,甚至擴大為學習檔案(諸如課前練習描摹聲音,課中習得描摹技巧,課後再修改自己原本的作品)。 

五、參考書籍(補充資料)

  陳嘉英老師曾說過,教書愈久,備課時間愈長,但講的東西更精簡、更系統。輔教書時,不大理解,直至近來才有感觸。是以,國文教師自己平時應當廣泛涉獵各種書籍,光靠備課用書是無法應付跨領域與多變化的學測、指考試題。姑且不論高中的學測、指考,甚至連高職生考的統測,其題型的變化度,亦不輸學測、指考(私以為,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就選幾題讓各位瞧瞧。
這是104年統測國文試題
這是今年(110)的統測國文試題
  104年與110年的考題,都是題組題,這裡僅錄圖片題。
  坦白說,104年考題結合醫學,110年考題則結合近來的房市議題。坦白說,對我而言並不是創新的題目,也許你們很訝異,但其實這些考題是有出處的。
  104年的考題出自醫師譚健鍬所著歷史課本沒寫出的隱情:那些帝王將相才子的苦痛(2014年出版),裡頭提到許多國文課本或歷史課本內的作者、人物,他們的疾病或死亡原因,運用醫學科學的方法進行剖析,與傳統見解不同,別出新意。至於110年的考題,其實李開周在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2013年出版),就有提到白居易當時的薪俸與租房狀況,以及唐代房價超高的歷史事實。
  在考題還沒出來前,教學進度到白居易,我都會跟學生補充這些小八卦。當然,不是要說我猜題多準(誰知道統測這麼愛白居易),只是想說國文老師自己平日必須廣泛且跨領域閱讀,否則難以因應現在的考題趨勢。倘若老師自己只讀備課用書,卻要求學生要大量閱讀且戰勝大考試題,那豈不是嚴以律人,寬以律己?
  最後,關於白居易詩作的解讀,我以為有兩本書籍都很棒,在此一並推薦。第一本是葉嘉瑩的《葉嘉瑩說唐詩套書》,我解讀詩作的方法,大抵來自葉老師。第二本是歐麗娟《驚豔唐詩:字行間的人生密碼》當中對〈琵琶行〉多有嶄新的詮釋,筆者多有參考,算是學術普及化的作品,可以了解最新學界的看法。

六、結論

  以上大致說明筆者上課時會播映的影片、活動,以及參考的書籍,希望對大家教學能有所裨益。當然,學識尚淺,還望不吝指正,並且與我分享你們的教學經驗或者看法喔!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右邊按下愛心支持,並在下方免費按讚,這些支持會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創作、分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13會員
90內容數
國文課大家都上過,國文課本大家都讀過,但你真的有讀懂嗎?或者說你讀的到底是作者要告訴你的資訊?還是編者要你知道的訊息?又或者是國文老師要教你的東西?大家常說求學時最廢的科目就是國文了?真的是如此嗎?這此你可以找到對課文不同的詮釋以及生活上的應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