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馬斯洛需求》系列(六):結紮萬能?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一次我們提到了羞羞話題,也就是動物的性需求,也說到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會對於貓狗表現出來的行為問題感到煩惱,因此想方設法,打算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想當然耳,很多人就會直接聯想到結紮。
真的要帶我去結紮?你,想好了嗎?
就台灣目前的法令規定,是需要幫寵物貓狗進行結紮的。但先讓我們跳脫這項決策。讓我們分別以行為學、以及狗狗貓貓的立場來看,結紮對貓狗,可能帶來什麼影響呢?
在網路上搜尋「結紮」這個關鍵字、或是請教許多獸醫師時,很容易獲得許多正向敘述。最吸引人的優點之一大約是保障健康,例如:預防子宮蓄膿、卵巢癌、睪丸癌...等。再來,許多人相信,結紮可能會有效解決許多問題行為,比方:叫春、暴衝、吠叫、打架、亂撒尿...等。那因為性激素下降,寵物的攻擊性、地域性降低,會變得較為溫和,也因此有「結紮後的貓狗會變得比較親人」一說(不過這件事情的實際狀況會跟結紮的時機,結紮前狗狗的個性有關係,已經有研究發現結紮時機跟攻擊行為習習關關,紮錯時間,反倒會讓前述攻擊行為更嚴重)。許多安親、寄養、住宿等寵物業者,針對未絕育的動物,會採取比較高的收費。同時,結紮能夠避免不預期的懷孕。從最後這兩個角度來看,結紮可以降低養育成本。綜觀而言,結紮似乎能帶來預防部分特殊疾病、降低行為問題、增進關係、降低飼養成本等等誘人的好處。
聽說有很多好處,是真的嗎?
在決定幫寵物結紮之前,要考量的面相其實很多。包含:結紮帶來的行為影響可能有哪些?結紮對寵物健康的可能影響又包含什麼?什麼時候才是合適的時間呢?不只是吸引人的正面觀點,連潛在的副作用都需要納入考量。
國外研究指出,寵物在結紮前後,行為並沒有太多變化。他們發現大約只有三成的人覺得結紮幫助改善寵物的行為表現,其餘的人覺得沒有變化,或是行為問得變得更加嚴重。在行為調整的實務經驗上也觀察到,許多行為問題的產生,與結紮並沒有顯著關聯。可見得「結紮能改善行為問題」這個觀念,其實只是強烈的刻板印象而已。
在健康方面,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文獻與實驗觀察證明,過早結紮確實容易影響狗狗的身體狀況,例如:生殖發育問題。若在過小的年紀進行結紮,容易造成母狗的尿道問題,很容易就會漏尿。另外,因為性激素的改變,寵物很容易變得太貪吃,容易發福。體重過重,又可能導致一連串潛在的健康問題。
因此,結紮的時機點很重要。 通常會推薦兩歲以後再進行結紮比較好。除了年紀以外,也需要留意在發情後多久再進行結紮會比較好一些。畢竟如果結紮錯時間,狗狗正好處於想要育幼的身心狀態,那麼這個當下進行絕育手術,移除子宮卵巢,則會讓身體沒有反饋機制,回到非育幼、懷孕的狀態。那麼,毛寶們可能就會一直覺得自己需要保護幼崽,而一直處於緊張,焦慮,而可能會讓攻擊行為更加嚴重。
胖?才不是,我是毛澎!
在Sonja執業的這幾年間,也經驗過許多與結紮有關的溝通案件。而面對結紮,狗狗貓貓的心聲與觀點也是千千百百種。
對人類來說,在溝通過程中與貓狗協商「結紮」這件事,本身就是項挑戰。光是人類結結巴巴不知該如何開口的過程,大約就反映一個事實:沒有個合理說法,人類心裡沒有底氣,暗指人類自己也不確定結紮是否是個正確決定。於是會希望透過溝通師,用各種「預期中的好的結果」(比方:這樣你可以陪我比較久),來說服貓狗接受結紮。
但其實,結紮這件事,本來就不存在於自然界中。面對這個要求,喜歡直球對決的貓狗多半會有個共同反應:「這件事這麼好的話,你為什麼不對自己做?」然後很多人就開始支支吾吾,不曉得該怎麼回應。再更挑戰一點(比較少遇到這樣的案例),還會有貓狗進一步表示:「我生來就是要繁殖的,你為什麼可以決定我不能生?」(至於家裡養不養得起下一代,就很可能是另一個令人頭大的問題)。友善一點的貓狗,大約會表示「我知道我用不到這個器官(沒有繁殖的機會),我願意用(結紮)這件事交換你好好對待我」。
貓狗懂不懂結紮的意義?坦白說,很困難。先不提結紮與各種複雜的醫療行為是人類世界的產物,連人都不見得喜歡、願意接受看醫生、甚至乖乖配合各種醫療行為。光是「沒有恰當理由」這一點,我想連人類都沒辦法接受自己的爸媽忽然對自己說:「為了讓你陪我久一點,我決定帶你去結紮」。對爸媽而言很合理的理由,對錯愕的兒女來說,只是個不是理由的理由。
至於結紮能不能改善貓狗的行為問題呢?其實真的不一定。近期剛好Sonja聊到一場案例。有個人帶貓來溝通的時候,說:好奇怪,貓咪結紮後雖然不再亂尿尿了,但也不再睡在我胸口上,老是躲得遠遠的睡覺。是貓咪在生氣嗎?人表示非常後悔做了結紮這個決定。溝通過程中,貓咪吶吶地說:「我以為是因為我一直亂尿尿的關係,人類生氣想處罰我,才帶我去結紮。所以我就不再親近人了,我怕人又生氣,又帶我去醫院。」至於什麼原因導致貓咪亂尿呢?貓咪給我看了一個堆滿屎塊尿塊的砂盆。為了避免再次進醫院,貓咪只好躡手躡腳,忍著極度的不舒適,逼迫自己反覆使用髒臭的砂盆(想像一下:對貓咪來說,有屎塊尿塊的砂盆,大概就像使用過卻不沖水的馬桶一樣。你能忍受用過幾次馬桶仍不沖水呢?)還好,在人類道歉以後,貓咪就開始恢復親近人類的行為。只是這陰錯陽差的,就讓貓咪白挨了一刀。
人喜歡用乾淨的廁所,貓狗也喜歡
另一場,則是Sonja心中的經典案例。有一隻貓來溝通的時候,人表示非常不解:我的貓很聰明,從來都不亂尿。但結紮後一亂尿就是七年,你能幫我問問為什麼嗎?這下可不得了,一溝通可好,貓咪怒氣沖沖:「你明明知道我很愛乾淨、從不亂尿,為什麼還亂聽別人的話,說需要把我結紮我才會真的不亂尿?!我偏尿給你看!」並且,大力要求兩位人類要誠心道歉才要結束亂尿的行為。
溝通後不到一週,人又來溝通了,說:我和先生都道歉了,但貓咪還是亂尿啊?Sonja再次與貓咪連線,得到一個讓人訝異的回覆:「爸爸只是嘴巴說說、心裡根本不真誠!!那不叫道歉!!那叫敷衍!!」媽媽才說,確實爸爸並不相信動物溝通,所以也只是做做樣子,連媽媽都覺得不真誠。第二場溝通結束後,爸爸也不得不誠心道歉了。再這之後,聰明的貓咪,就再也沒有透過亂尿這件事表達不開心了。
我們能夠很有很意識地進行這件事
所以說,結紮真的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只是礙於法規規定,目前在台灣,凡寵物貓狗都必須進行絕育。但是,我們能夠很有很意識地進行這件事。有機會跟動物家人表達這項重大決定時,請盡可能誠心地向動物們說明,並理解他們的情緒。雖然不能尊重他們的自由意志,但至少不要抱持著過度的愧疚感、訕笑、或是其他的情緒。
在各方面都盡可能去做到我們能力所及的最好
透過良好的口語溝通,事前做好資料蒐集,最後站在有利貓狗的立場上,幫他們做出這項重大決定。配合法規的同時,在各方面都盡可能去做到我們能力所及的最好,這才會是一個比較合適面對結紮的態度與處理方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5會員
54內容數
T Touch及寵物溝通,兩者都是人與動物之間最輕巧的碰觸。T Touch是無須言語的身體對話,溝通是超越言語的心靈對話。這兩種輕巧都在協助人與毛寶靜下來,用心交流,回到身心最舒適平衡的狀態。在這個專題裡,我們會針對單一情境同時提供不同視角的經驗與知識分享,協助您療癒與毛寶的關係,支持彼此共同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