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的排名,你怎麼看?

2021/07/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人問我,怎麼看彭博社最新國家防疫管理排名,台灣掉到53個主要經濟體的第44名這件事,台灣真的從防疫模範生掉下神壇了嗎?好像真的很多人這麼解讀,尤其是拿到外國媒體數據就信心十足拿來罵政府的那些人。
一個稱職的綠蛆大概會輕蔑的說,彭博社舔中出名的好不好?他們的數據能信嗎?然後舉出一大堆彭博社對中國的正面報導就結束討論;一個比較有國際觀的綠蛆會跟你說,拜託,彭博社是民主黨的,這份報告只是專挑現在美國表現好的方面以證明拜登做得很好,調查不具公信力,然後仍舊結束討論。
但我不會這樣做,因為我是難纏的綠蛆。
歐美先進國家的大媒體有一個好處,儘管會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報導,但是方式不會像是某些智商和道德都不太高明的政府直接用捏造數據的方式做出假的新聞,而是在題材選擇和書寫方式上,技巧性的支撐他們想表達的論點,而報導的「內容」通常可信度是比較高的,問題是在解讀的方法。以這一次彭博社的報導來說,我沒有去深入了解他們調查的方法和細節,但是光是他們衡量這個防疫管理的四大指標就殊堪玩味:「疫苗接種率」、「封鎖嚴重性」、「航班載客力」與「已接種疫苗旅客自由度」,有注意到嗎?其實這一項調查不是直接的在觀察各國「疫情嚴重程度」,而是除了第一項疫苗接種率這種實打實的數據之外,其他三項可以說能夠看出來的就只是「該國政府對疫情的政策態度」,也就是說就算疫情非常嚴重,每天幾萬人確診,只要該國政府就是死不封城,鼓勵大家上街購物刺激經濟,外國旅客隨便放進來或是任意轉機,那這個國家在這三項的評分就會高。以台灣為例好了,如果用這四個標準來衡量每個縣市的防疫成果,因為醫護人員比例高導致疫苗接種率相對較高、甚至還開開心心讓夜市微解封的台北市肯定大勝其他縣市,但是這代表台北市是台灣防疫做最好的縣市嗎?顯然不是吧。因此當我們回到彭博社的排名,會發現拿下第一名的美國七月一日有16,517人新增確診,平均每千人染疫率大約是5%,台灣七月二日有57例,平均每千人染疫率是大約是2.4%,拜環南市場之賜,今天這個數字大概會接近美國一點,這還沒有考慮到台灣人口密度比美國高所造成的防疫難度。但是無論如何你都可以得出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彭博社的調查跟疫情的傳播程度無關。
所以彭博社這個排名就是完全的垃圾嗎?我其實也不願意這麼看待,即便我確實覺得他們挑這四個指標一定有背後的意識形態立場在搞鬼,但是我仍然希望可以讀出一些有意義的東西。扣除疫苗接種率,這個排名真正能反映出的是「各國政府及人民對當下疫情的容忍度」,美國對他們國家當下的疫情容忍度比台灣高得多,即使每天仍有超過一萬人確診,美國依然覺得可以容忍,開放更多的公共場所,甚至接受更多的國際旅客。但是這樣的標準在台灣顯然行不通,不是因為我們的疫情比較嚴重,也不是政府的防疫做得不好,而是台灣從政府到民間對疫情的共識幾乎到了(或許已經有些不切實際的)零容忍程度,所以我們仍然願意用這樣的高標準來防疫,僅此而已。
接下來讓各位見識見識像我這種真正的綠蛆怎麼解讀彭博社這份報告。延續上面的思維,我想再深入針對「容忍度」這個詞彙發揮一下,台灣的疫情容忍度會比其他各國低,這可能因為是大家被過去將近一年幾乎都本土零確診慣壞的結果,但這是心理層面來看我們的容忍度是低的,從社會能量的蓄積來看,享受了一年風平浪靜的台灣,現在其實是比其他各國對嚴格的防疫措施有更高的容忍度。當其他各國受到一年半防疫封鎖的經濟重擊之後,現在疫情情勢略有好轉就不得不迫不及待的冒著風險放開管制,讓社會經濟起死回生;但是台灣的三級只不過持續了不到兩個月,當然對經濟已經造成影響,卻依舊還有一些本錢可以再繼續嚴格一點,讓疫情再降下去一點,這個很難不說是過去一年台灣防疫成功的成果展現。
防疫心理容忍度低,社會經濟容忍度高,造成了台灣在彭博社這個報告中得分不高的結果。當然你還是可以說:「不管你怎麼狡辯,疫苗接種率低總不能賴到什麼狗屁容忍度吧!」對,我其實認同,所以想批評政府什麼還是回到疫苗的問題就好了,至於那些看到這篇彭博社報導就見獵心喜覺得果然連外國媒體也覺得台灣政府做很爛的人,希望這篇可以給你一些不同的想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3會員
64內容數
生活其實沒有那麼理所當然,很多時候看起來天馬行空的詭異想法,可能才是這個世界運行的方式。我試著「講錯話」,讓我們可以從另一個方向,更靠近事實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