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我們的電

2021/07/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1年的台灣,經歷了好幾波的停水停電,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台灣在天然資源這一塊並不是得天獨厚的,我們必須協力發展出自己的能源生態。這一篇,介紹我們使用的電從哪裡來。
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來源:台灣電力公司
簡單的圖表,一目了然,這裡將對各項做進一步的解說.
  1. 再生能源(5.8%)
    截至109年12月31日,台灣再生能源的主力是太陽光電(40%),廢棄物發電(24%),慣常水力發電(20%)和風電(15%)。全球減碳是一個不可逆的大趨勢,發展綠電是勢在必行的舉措,政府提出2025年達成再生能源20%的目標,卻是任重道遠。
  2. 抽蓄發電(1.3%)
    簡單來說,抽蓄發電是在位能和電能之間,搭配用電離峰和尖峰時間去做轉換,用“大型電池”來比喻會更貼切。
  3. 汽電共生(1.7%)
    汽電共生的發電概念是回收高溫製程工廠的廢熱,再以水蒸汽的方式帶動發電馬達轉換成電。
  4. 燃油,燃氣,燃煤(78.5%)
    人類取得能源最原始的方式---燃燒。人類能達成今天的規模經濟和科技成長離不開石化能源,但隨著溫室效應和地球暖化的各種天變現象,人類才意識到取得能源的方式需要做一些根本上的變化。除此之外,火力發電所引發的空污也是一大詬病。
  5. 核能(12.7%)
    通過特定元素原子核的分裂或融合,所釋放出的能量,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核能了。核能是一種非常有爭議性的能源,它產生的過程非常乾淨(不產生碳排放)且非常便宜,但原材料的開採和提煉與及反應後的副產物都帶有對人體極度危險的輻射。歷史上發生過三次重大的核事故,即美國三哩島事故,俄羅斯車諾比事故和日本福島事故,都讓各個國家重新評估使用核能的風險。台灣目前的能源政策方向是2025年5月核能歸零,拋開政治因數不談,方向是正確的,畢竟36,193平方公里的台灣無法承受事故帶來的後果。
回顧歷史,體驗當下,打造未來。

結語

台灣要怎麼在狹縫中選擇出讓各方都能妥協的能源政策,要靠各個不同立場的台灣人民努力的溝通才能達成。慶幸我們生活在抉擇的十字路口,見證台灣能源的起承轉合。
法老魔
法老魔
寫一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