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花束般的戀愛》愛情再濃,濃不過現實的苦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愛情究竟有幾%存活率?它該是一人一半,還是一人一份?在日本蟬聯六週票房冠軍的賣座片《花束般的戀愛》,由《月薪嬌妻》、《四重奏》導演土井裕泰執導,《喜劇開場》菅田將暉、有村架純主演,將戀愛必經的曖昧、熱戀與衝突搬上大螢幕...

如果愛情註定像花束般凋謝,你還會勇敢去愛嗎?一段關係裡,兩人該是各自完整的嗎?由土井裕泰執導的日本電影《花束般的戀愛》,描述八谷絹和山音麥這對情侶相遇相戀的5年歲月,如何像花朵一般,萌芽、含苞、盛放,最後面臨必然的枯萎。整體來說,編導陣容水準整齊,將尋常戀愛包裹在奇特人設中(如兩人的詭異默契)頗為誘人,再加上當紅的影帝菅田將暉和有村架純坐鎮,難怪上映後票房屢創佳績。如果,只是如果,本片在視覺語言上多些新意、簡省過多的金句旁白,更有機會成為曠世經典。
電影的主人翁山音麥(菅田將暉)和八谷絹(有村架純),圖片來源:大時代娛樂圈

含苞時,你好像我

環境對了才會開花,機緣到了才有愛情。八谷絹(有村架純)說:
「我認識了一個,想法跟我一樣的人。」
她和山音麥(菅田將暉)的邂逅,出自兩人異常的默契:不約而同,表達同樣觀點;又不約而同,錯過了末班車。共度當晚的兩人,因而有機會相聚而發現彼此的共同點。是啊,剛開始我們不都是因為相似而戀愛的嗎?不管是讀一樣的學校、去一樣的地方吃飯,或者因為出席一樣的聚會。曖昧階段,更是需要共同點來印證戀情的可能,所以會試圖在對方身上找自己——找自己聽的音樂、找自己看的書和漫畫。這對戀人未滿的朋友也一樣,在三次約會後因為「相似處」而確立關係,決定一起播種、種下愛苗。

綻放後,膩在一起

當愛苗含苞了,花也準備開了。花開的時期,「共同點」依舊是陰魂不散的主旋律,只不過從被動找尋轉為主動創造。片中兩人就跟尋常愛侶一樣,刻意安排共同的活動、刻意讓各自的朋友變成共同的朋友,還很快步入同居生活,一起住、一起養貓。而本片最具象徵意義的,就是分享音樂時,一人聽一邊的動作了。即使因此被一旁音樂人糾正,那回憶中至少有你有我啊。
這階段,連情緒都是共享的。一起從學生變成社會新鮮人,也一起經歷求職與工作的痛苦與快樂,彷彿少了對方,任何經驗都不完整似的。說起來,這些舉動不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製造共同記憶,好讓兩人走得更遠?但一人一半的方式,顯然沒讓兩人走得更遠、也不能延長愛情花期。
開始是結束的開端,相遇總是藏著別離。
電影中的關鍵橋段之一:一人一支耳機分享音樂。圖片來源:少女心文室

凋謝了,各自獨白

盛放,畢竟只是一瞬。同居雖然增添了共同回憶,卻也使兩人的差異日漸浮現。跟與許多磨合期的衝突一樣,浪漫與現實的拉扯,在兩人之間反覆劃開一道鴻溝。對小麥來說,他執著於「一直在一起」的願景,插畫夢、小說和漫畫都可以轉身放棄,毫無懸念。但對小絹而言,浪漫卻是滋潤愛情必備的水分。於是,我們看見螢幕上的同床異夢。床的左側,是覺得結婚確保長相廝守的小麥;另一邊,是覺得濃情不再、何必結褵的小絹。
小麥學長的葬禮,終成了壓垮兩人的最後一根稻草。收到死訊那晚,小麥滿腔悲痛亟欲對枕邊人傾訴,但半途認識學長的小絹,卻對其傷害女友的事件耿耿於懷,早早就寢。在筆者看來,或許正是兩人的缺乏溝通,又期待對方用一樣的那一半、完整自己這一半,所造成的問題吧?電影中他們各自OS的畫面,讓人想起法國作家布希姬.紀侯(Brigitte Giraud)筆下那句,「我們各自關在自己的邏輯裡,對話變成兀自空轉的自言自語。」花香已逝、獨留殘花,怎不令人唏噓?
兩個人的寂寞,遠比一個人的寂寞更寂寞。

剪接可圈可點,劇本稍嫌平庸

巧妙剪接的時序,提升了戲劇張力。例如片頭,已分手的兩人各自與新對象坐在咖啡廳裡,因觀察道別桌情侶在分享耳機,而同時發表意見、同時起身想點破對方...。這一幕,足以引發觀者好奇,時序也跟著倒退至兩人相識前。
然而,個人仍覺得整部片的餘韻和驚喜,稍嫌不足,對白也略為密集了些。看看編劇和導演豐富資歷:土井裕泰不但導過膾炙人口的《淚光閃閃》、近年日劇《月薪嬌妻》和《四重奏》更是叫好叫座,而與他合作《四重奏》的編劇坂元裕二、今年《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也表現不俗(雖然稍嫌爛尾)。你說,能不設下超高期待嗎?唯一的解釋,或許是將十集電視劇濃縮進一部電影,所造成的適應不良吧?

*本文原發表於:中華電信mod粉絲專頁
*本專題也讓你跟著走心了嗎?歡迎「留言」「分享」「追蹤」!
41會員
71內容數
身為非藝術背景、卻三天兩頭跑展覽的「美術館路人」,除了仰賴直覺定錨眼前作品,更愛問問自己是感覺激動、寧靜、或泫然?還要自虐地,連結當下的人生處境連結,才甘願返回紛擾的現世。於是決心用書寫,實踐艾倫狄波頓《藝術的慰藉》的唯心觀點,捨棄高冷論述、直探藝術所誘發的感觸。請準備好,跟著藝術一起「走心」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