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的身後事:趙統、趙廣】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趙雲,建興七年卒,追謚順平侯。
雲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陣戰死。

三國時代的官位,並沒有那麼父死子繼。
但趙統能當到虎賁中郎將,顯示出劉禪對他的信任是相當高的。

趙統的年紀應該小於劉禪,而且趙雲直到建安十九年都還在靠杯不應該成家。
所以趙統最早應該出生於建安二十年。

趙雲過世的時候,趙統的年紀只會小於十四歲。
等趙統當上虎賁中郎,諸葛亮怕都已經過世了。

蜀漢的領軍有記錄的,按照順序是
1.馮習(夷陵之戰前)
2.吳班(夷陵後到建興元年)
3.向寵(建興元年起)
4.張翼(建興十三年起)
5.爨習(不明,建興九年還是領軍副官)
6.龔衡(景耀年間)

趙統應該是5.5的行領軍。
也就是大約姜維當上大將軍之後的事情。
領軍官還滿大的,大概是前左後右將軍那個級別。

如果說要憑父蔭,那趙雲的恩澤還真是不下孔明。
諸葛瞻恰恰也是羽林中郎將跟衛將軍,就稍稍比趙統高半點而已。

所以……趙統年紀應該比諸葛瞻大,五到十歲差不多。
也就是用年齡跟資歷來平衡諸葛亮跟趙雲之間的恩寵差異。

大十歲就是建安二十二年,大五歲剛好碰到夷陵之戰。
所以趙雲沒有參加夷陵之戰,剛生完身體虛(大誤)。

姜維在延熙十九年當上大將軍。
回推趙統這時大概是三十五到四十歲,坐個領軍也不過分吧?
再回推,趙統當上虎賁中郎將,約莫是蔣琬跟費禕接替的時期,趙統二十五到三十歲。
其實我覺得大諸葛瞻十歲的計算比較正確啦。

然後基於景耀中領軍就換了人,趙統可能四十出頭就生病死了。

夷陵之戰左右出生的比較可能是趙廣。
趙廣的本領跟恩澤不比大哥,僅僅當上牙門將,跟隨姜維北伐去了。
因為看起來是沓中戰死,所以最可能是魏滅蜀之戰,沓中被鄧艾包圍打爆那次。

姜維知道這時漢中已經被鍾會攻破,當即下了一個沉痛的決定:捨棄沓中,所有人拚死突圍。

「能活下來的,我們陰平再見!」

趙廣在這次撤退中死戰,護送姜維順利離開。
姜維在陰平等了又等,終究沒有看到趙廣出現。

但這不是流淚的時候。
國家還等著姜維去救。

「救不了,頂多就是和丞相,和趙廣一樣便是。」

姜維一咬牙,踏上了他人生最後的征途……

趙廣死時也是四十歲左右。
這個跟說書人阿睿討論了一下,阿睿表示:「也是啦,總不會是種田過勞死吧。」

史前文話表示……也不是不可以啊。
以下進入腦洞模式:

-----------------------------

趙廣一手提起鋤頭,對身前麥田道:「常山趙子龍之子趙廣在此,誰敢來戰?」

姜維笑道:「莫要戲耍,好好幹活。」

但趙廣年輕氣盛,玩心正旺,遂將鋤頭如長槍般揮舞起來。
說時遲,那時快,鋤頭突然脫手向上飛出,直砸下來,趙廣登時腦漿迸裂,倒地不起。

一旁軍民本是笑鬧鼓掌,突見此變故,皆是慌了。

到底是姜維鎮定,走了過去,略一檢視趙廣已然無幸,便一揮手。
「來人,給趙將軍收屍。擬表上報朝廷,趙將軍巡視田地,突遭賊人襲擊,臨陣戰死,為國捐軀。」

姜維略一頓:「在場的,都是證人。」

言語間,姜維久經戰陣的威嚴自然流露,不怒自威,大家哪還敢多說什麼,按大將軍吩咐便是了。

-----------------------------

對不起汙了大家的眼……
總之呢,在蜀漢二代目中,趙雲家族可說是真正的虎父無犬子啊。

(張翼廖化他們算是一代二線,也是蜀漢後期的主要支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5會員
819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下馬謖,有何指教?】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街亭的陰謀】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