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如何避免公投變成政治動員的手段

2021/12/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何避免孩子把哭鬧當成手段?我想大概所有新手爸媽都google過這題,而答案不外乎是別在孩子哭鬧時滿足他的需求。即使在他諸多需求中,有某幾項需求是可以討論的,你也要讓他知道討論必須在冷靜、理性下進行,而不是依靠哭鬧。
對,今天還是要講公投,講如何避免公投變成政治動員的手段。
作為一個公民,我們有義務去了解公投的內容,透過理性的討論來做出決定,但我也要提醒,真正的理性,要把對象的不理性考慮在內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國民黨就是把公投當成手段,從黨主席朱立倫、網紅羅智強到御用媒體人李艷秋,共同的論述就是「公投內容不重要,重點是要教訓民進黨」,他們不在乎公投會造成什麼實質影響,因為對他們來說,公投不過是政黨對決的延伸,造成的負面效果甚至更好,那又是一個打擊執政黨的機會。
看到許多朋友從各種角度分析公投的利害得失,的確讓人感動,這才是正常民主社會該有的樣子。但與此同時,也有一點難過,因為我看到國民黨就像一個在地上翻滾哭鬧、討著要4項玩具的巨嬰,而公民作為他的父母,卻沒想到要處理孩子濫用情緒的問題,反而在討論同意他買哪個玩具比較好。
萊劑是國民黨開放的,核四的國民黨封存的,把232公頃藻礁鏟平的工業區是國民黨規劃的,我們都知道國民黨現在支持這些題目不是因為在乎,而是在濫用公投,試圖透過這些題目製造混亂,趁亂回到執政崗位。當然,即使在反國民黨政營中,這些題目肯定也各有支持者,這些人一定會覺得:「難道只要國民黨支持,我就不能支持嗎?」但我認為,正是因為你支持,才要更大力地反對國民黨把這些題目拿來政治操作,唯有如此我們才可能回到理性的討論環境
否則,哪怕是1項,如果你理性討論後的投票結果跟國民黨巨嬰一樣,等於是變相鼓勵他們再次透過政黨動員來濫用民主、濫用公投,這種把公投當成內閣不信任投票的動員方式,必然會使原本屬於公民的公投再次回歸政黨對決,不但失去公投的意義,更是民主的危機。
國民黨目前的策略,就是透過不斷動員的選舉、罷免、公投來痲痹民主,包含公投綁大選這題,也是為了在法定的公投日外,「額外」在大選時也能增加公投投票。這種反覆動員讓人民見不到真正政策的討論,取而代之的,是彷彿永無止盡的政黨對決。
這種厭倦首先會造成投票率的降低,而投票率越低,對固樁能力好的政黨越有利。其次,這會造成民粹政治人物的崛起,因為民粹政治人物的話術跟空頭支票,最能召喚出那些不關心政治的選民,再配合上原本的政黨鐵票,這樣的政治人物選舉實力是最強的。
韓國瑜現象就是政黨強大的固樁加上他個人煽動「非政治選民」的能力,使國民黨在全世界這波民粹浪潮中初嚐甜頭。所幸,台灣的貧富差距尚未急遽擴大,經濟也在疫情影響中逆勢成長,這都不利於民粹主義發展,但不幸的是,台灣有國民黨在刻意製造紛亂,以便讓下一個韓國瑜崛起。
我的想法是,這次我們的投票不只關係到政策,也關係到未來台灣的民主環境,關係到未來的公投能不能回歸理性討論?還是國民黨會繼續不斷地政治動員下去,直到台灣成為民粹主義者的溫床?希望這次,我們展現出的民意可以徹底制止這股歪風,不要再讓國民黨有錯誤解讀人民意志的機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5K會員
272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