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黃應貴《時間、歷史與記憶》

2022/01/2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摘要

本書收錄十一篇論文,探討在不同文化之下,時間如何被社會文化建構
資料來源:筆者彙整
包括 《三字經》裡的歷史時間、進香過程中劃分出不同於世俗時間的神聖時間、少數民族景頗、戴瓦如何透過故事描述人如何突破「必有一死」的事實,以及達悟人、布農人對活動本身對於社會記憶的機制,突破了Gell過去對時間的二分法,並經由實踐而達到立體的肯定,甚而至永恆不滅的境界等。
在導論的部分,主編黃應貴先從涂爾幹、Greetz、Leach等對時間的定義和本書收錄的論文做討論,並提到時間有兩種傾向:一種是過去傾向,強調越是長遠的過去越有價值;一種是現代乃至於未來的傾向,過去並不重要,注重的是追求現在乃至於未來的發展,最後於結論提及「肯定時間的基本性,但懷疑其全面性的普遍性」。
不同於現代社會的秩序因著鐘錶時間的走動而有所因應,譬如我們會在七點起 床、八點前進入學校,傳統農業社會將自然時序的變化作為時間轉變的安排,遵循著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

書名:《時間、歷史與記憶》

圖片來源: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1907782408974
主編: 黃映貴
出版社: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出版日期:1994/04

心得

我們所習慣的時間是為了方便高度分工化後的社會運作,但是在許多文化裡頭, 時間觀念是由該文化中更具支配性的基本文化概念所界定。
透過本文所收錄的論文,我了解到更多鐘錶時間、自然時序時間之外的時間,如 香客在進香過程中忘了世俗的鐘錶時間,來再現「靜止時間」、媽祖神像或廟宇乃至社區間的權威則再現了「系譜時間」、參與進香的信徒則以默默無語而神情凝聚來再現「無分別時間」,並且為了順應媽祖的心意,遶境行程幾乎都只有大約的日期,全程均已活動本身的進度為主,然而在這樣的神聖時間被劃分出來時,卻又會恪守起駕、朝天宮刈火、最後一天全程結束進入大甲鎮瀾宮等三個活動的時辰。
兩種時間觀在同一事件裡頭的混用,也讓我學習到時間依然深受社會文化所影 響。因為文化像是一種「氛圍」,是集體的社會認知,時間也像是另一種維度的空間,它會區隔從事不同活動的人們。

白露未晞,四季予你
偷每天一點點的時光消磨,在時鐘的硯盤裡,把心血滴盡
我是予晞,我們下段旅程見

208會員
184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