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藝術筆記】不只是拍照打卡的賞櫻美學(開放試閱)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賞櫻熱潮的體悟

二月,乍暖還寒,好久不見的花藝師友人忽然送來一大把緋寒櫻,連忙找出陶甕,頓時,幽靜如深海的書房,出現了深深淺淺如雲似霧的粉紅花海,在全台賞櫻熱潮中,獨享一室春色。
  花下泡茶,欣賞枝頭粉嫩花瓣,想起英國詩人布萊克的名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握無限,剎那即永恆。」觀察一粒小小的沙,可以看到浩瀚的世界,從一朵花中,可以欣賞到宇宙之美,只要用心,就可以從日常事物中領悟生命的意義。
八重櫻
漫長旅程中,也有不少與花相遇的屏息時刻,深刻而美好。
  第一個回憶是荷蘭往比利時路上,海岸單車道風大,北海吹來的冷風,刮得人臉色僵硬手腳冰冷。勉強踩踏前進,放眼所及都是灰撲撲荒涼風景,忽然聞到一股香氣,四處尋找,發現草叢中有一點紫色,薰衣草!野生薰衣草,瘦小花莖在蔓生野草中,很不起眼,不像人工薰衣草田,整齊劃一,而是害羞的紫,忽隱忽現。
  接下來,沉浸在薰衣草香氣中抵達終點,那股幸福感至今難以忘懷,海邊薰衣草,鼓舞了逆風奮戰的騎士,那是單車環球的第一年。

雪域花開的人生禮物

  十年後,挑戰青藏公路,一望無際的山路,穿越全世界最大的無人區,深入其中,如果少了必要保暖和食物,隨時面對死神挑釁,踩踏在盤旋而上的公路上,保持等速,怕引發高山病,也不能太慢耽誤行程,怕無法趕到下一個驛站。
  記憶最深的是,翻過崑崙山,從不凍泉到索南達杰保護站那一段,至今回想,猶如詩一樣美,夢一樣甜,沒有盡頭的公路,看不到一台車,澄澈藍天飄著雲絮,夕陽照在可可西里無人高原,幾百公里外的雪山,往地平線延伸,冰川融化的長江水漫流,繽紛的紫花針茅覆蓋在高寒草原上……
最嬌弱的花,生長在最寒冷的土地,形成花毯,涵養長江源頭。老子早就說過,柔弱勝剛強,大自然定律,讓一朵花,擁有強大力量,孕育萬物,生生不息。
  那一段旅程,一路被雪追著跑,只要過了隘口,身後就傳來大雪封山的消息,任何車輛都無法進入,終於抵達拉薩,仰望白雲環繞的布達拉宮,心中浮現「雪域花開」四個字,十年旅程的點點滴滴,就像高原的格桑花,人生最珍貴的禮物。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兩者之間,總是互相印證,辯詰,啟發。

美感從對大自然的觀察開始

  最近,在一本名為《設計。品:浩漢設計與陳文龍的美學人生》書中,看到工業設計先驅陳文龍分享美感養成教育:「自然界給予我們最好的美感知識庫,自然界的事物是非常和諧的,包括我們覺得視覺上看起來最美的黃金比例等等……萬物的線條、比例是很迷人的,一根螺線、一匹奔馳的馬、一隻飛舞的蝴蝶、一片樹葉上的脈絡與一個綻放的花瓣等等,在在告訴我們大地磁場中所自然形成的最佳比例,其對稱、節奏與韻律所蘊含的美。對大多數人來說,或許從來就無法理解美,卻可以享受美,就像你可能從來就無法理解愛,卻可以沉醉在愛裡。」
  陳文龍接下來舉例,說明著名的汽車設計,靈感大多來自大自然。對照圖片和說明,忽然有一種對焦的清晰感,平常習而不察的交通工具造型,原來隱藏大自然美感,換句話說,培養美感第一步,就是訓練對大自然的觀察能力,多看多領略大自然之美,就是在收集自己的美感資料庫。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不只是詩人的詩意,人生的境界,更可以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練習,不只是美術設計科系學生,一般人也可以從中得到莫大樂趣。
  像日本的賞櫻文化,氣象局發布「櫻花前線」預測花開日期,家人同事相約在櫻花樹下野餐,熱門地點還要提早佔位,春光明媚,飄落的櫻花雨,與好友喝酒,閒聊,小憩,不是一件垂手可得的賞心樂事嗎?
粉紅佳人 (櫻花的品種)

賞櫻累積美感資料庫  

有一年,特地到東北秘境泡湯兼賞櫻,早春天氣太冷,乳頭溫泉鄉還有積雪,樹木光禿禿的,最後一天從仙台搭機離開前,不死心去了榴岡公園,終於看到燦爛花海,櫻花毫不吝惜展現最嬌媚的容顏,吉野櫻垂櫻大島櫻關山櫻……分不清品種,只看到滿開的花,每個人臉上的盈盈微笑,走了一圈,連驚嘆都失去了意義,回來後把那段千里追櫻拍的紀錄片,搭配蔣勳的《願》詩歌朗誦,看完的朋友都陶醉不已,這,就是影像版的美感資料庫吧。
從回憶和書頁回神,對焦過,再看緋寒櫻就不同了,同一個枝頭,花朵為了吸收陽光, 朝不同方向綻放,樹枝錯落伸展,符合力學原理,緋寒櫻最特別的是花瓣顏色,從淺到深的粉紅,每一朵都不同,遠看有漸層美感。細看樹枝表面,找出上次在日本東北買的櫻樹茶則和朋友送的櫻樹茶倉對照,蒼勁雅致的樹皮紋路,愛不釋手,這就是所謂歲月的痕跡吧。
  三天後,櫻花紛紛落在玄關桌和紫壇地板上,故意不去掃,留下花徑,含苞、盛開到花容失色,只在一瞬間,懂得珍惜,美化為永恆。
李花

有審美眼光處處皆美

其實,不須要到遠方,只要有心,隨時可以親睹花的芳容,自家陽台的桂花、沙漠玫瑰、石蓮花,日漸茁壯,巷子口的百合,每年都會出牆相遇,家教班門口有一缸睡蓮,夏日亭亭,哪幾戶的院子有櫻花,一清二楚,花木就像是老鄰居,經過總會寒暄一番。
有一天,到公園運動,看見有人修剪樹木,長竿一拉,高約一層樓的樹梢落下一截,滿地都是枝葉,見獵心喜,問:「這個插枝可以活嗎?」「不行,這是台灣原生種欒樹。」不死心,東看西看,提著鳥籠的阿伯走過來說:「你插花段數很高哦,看你的動作就知道。」「沒有啦。」挑了兩枝放在一旁。
2018 -江心靜 - 道隱系列-雪櫻 - 40×58 cm-水墨設色紙本
練完氣功,神清氣爽離開公園,有人喊話,阿伯說話了:「小姐,你的東西忘了拿。」啊,完全忘了那兩枝台灣欒樹,點頭致謝,扛在肩上帶回家,修剪,一個塞石頭插瓶,一個用劍山擺盤,姿態橫生,一座啁啾的森林。
大自然色彩真的太豐富了,如果你假日爬山,站在半山腰,眼前一座郊山,粗看只是一片綠,點綴幾抹粉紅,閉上眼,深呼吸,拋開纏繞心頭的煩憂,再次對焦,發現─綠閃閃爍爍,隨著風的強弱,陽光的明暗,距離的遠近,枝葉的姿態……每一秒都不同,簡直是一座光影寶庫。
  人造色彩有限,影響大自然色彩的因素太多,無窮無盡,現代人習慣人造色彩,容易失去敏銳度,分不清染井吉野櫻的白和白花山櫻的白有什麼不同?無視不同季節,小葉欖仁葉色變化,時間一久,逐漸失去對美的感受,身體僵硬,思緒僵化,一個被生活壓扁的皮球,如何一躍而起,展現生命力呢?
  如同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天地有大美,等待─―你來發現。
山櫻花

你好,我是心靜,邀請你來參加【記憶・維度】超文本實驗,結合文本、水墨、書寫、瓷藝、裝置、攝影,探索讓天賦自由的神秘靈感。
歡迎【追蹤】、按愛心❤、在下方拍手5下,或是【訂閱】專題享受悠閒閱讀,感染人文藝術氣息,同步培養跨界的多元創造力。
叛逆少女,不良文青,無法無天的藝術家。 叛逆,騎單車跑了全世界。文青,出了17本書。藝術,辦了11次個展。 當代藝術沙龍的關鍵字 #旅行 #文學 #藝術 #讓天賦自由 #夢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