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讀書筆記】《人類很有事》:總是堅持己見,因為確認偏誤是惱人的壞習慣;農業開始沒多久,人類就發明了不平等

2022/04/2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推薦序

現代性(modernities)是什麼?弔詭(paradoxes)又是什麼?現代性是「由歷史所建構的東西」,是過去歷史發生過的,一切有意的、無意的、有計劃的、無計劃的,所共同發生而成的結果;弔詭是「禍福與共、一體兩面」,正面與反面同時存在,也就是說,歷史上很多事情在不同面向雖彼此矛盾,卻又同時存在。
作為社會化動物的人類,我們經常違背自己更好的直覺,耗費心力只為融入群體,極其想融入群體的渴望,讓我們極容易一窩蜂的追求各式各樣的潮流。人類的無知是有跡可循的,因為我們擁有「選擇支持偏誤(choice-supportive bias)」,一旦決心投入採取行動,就會緊扣著這決定是正確的想法不放,就像快淹死的水手拼命抓住浮木。
人類很有事:草包佯裝英雄,犯蠢牽拖水逆,跨越萬年的暗黑愚行史》這本書的書名即揭示了全文要點:「人類真的很有事!」並且從戰爭、科學史、大航海時代等,多面向的切入點去貫穿每一個章節,幽默風趣的口吻與觀點,搭配流暢的翻譯,都讓字裡行間的閱讀行雲流水,非常精彩。
本文會取書中幾個「愚蠢史」做分享,如果你想知道人類到底搞了哪些荒謬事蹟的話,就一起看下去吧!

《人類很有事:草包佯裝英雄,犯蠢牽拖水逆,跨越萬年的暗黑愚行史》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
原文作者: 湯姆.菲利浦斯(Tom Phillips)
譯者: 崔宏立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0/08/12

一、無知的人類

我們的心智能力有辦法憑空想出協奏曲、城市還有相對論,到了商店裡卻得痛苦五分鐘才決定該買哪種洋芋片。
人類獨特的思考方式,讓我們有辦法依照自己的意思,用難以想像的方式形塑世界,卻還能一直做出根本糟糕透頂的選擇,而不顧它明顯就是個爛點子?因為......我們的腦子很不喜歡發現「原來自己是錯的」,一言以敝之就是「確認偏誤」。
人類的無知是有跡可循的,因為我們擁有「選擇支持偏誤(choice-supportive bias)」,一旦決心投入採取行動,就會緊扣著這決定是正確的想法不放,就像快淹死的水手拼命抓住浮木。
這些過份的迷戀緊緊掌控著社會,把理性全都拋到九霄雲外。
作為社會化動物的人類,我們經常違背自己更好的直覺,耗費心力只為融入群體,極其想融入群體的渴望,讓我們極容易一窩蜂的追求各式各樣的潮流。
譬如納粹陣營對希特勒的簇擁、譬如涂爾幹說自殺是社會影響個人的、又譬如1962年時,坦尚尼亞席捲一場「愛笑」的傳染病,這是一項透過科學、醫學都完全無法解釋的「一直笑、笑不停」病症,甚至笑到坦尚尼亞的學校最後只好先閉校觀察一陣子。

二、生態系是極為複雜的東西,亂搞的話只會自討苦吃

農業重塑地景,還把物種跨洲移植。城市、工業、不要的垃圾,都已經改變土地、海洋和大氣。
(圖片來源:freepik
眼下世界所面臨的氣候、能源的問題,比起早已全球在地化、在地全球化的產物而言,都需要更多的國際合作,且我們身為智人之所以能超群的成為人類代表,就是因為在演化初期我們比黑猩猩或是其他人種來的更喜歡「八卦」,而八卦的天性又促使了交流與信任,然而政治因素卻使得合作變得異常困難。
《人類很有事》一書提到,農業的興起不僅讓用餐變得方便些,還徹底翻轉社會,改變了周遭的自然界,使人類由起初因狩獵採集的需求需隨四季移居,漸漸轉變為定居,而後生成村落、興起了鄉鎮與城市,還有後來到現在的一切林林總總,但或許,「『農業』是個可怕的錯誤?」譬如說,從考古的建築遺跡來看,那些狹小簡陋的房舍與建地寬敞的房舍相形見絀,農業開始沒多久後,人類就發明了不平等。
「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很多災難其實都是人為造成的,例如1859年時,有位跟隨家人抵達澳大利亞的殖民者——湯瑪斯・奧斯丁,因為「思鄉病」而請託遠在英國的家人運送一些英國的動物,像是雉雞、野兔、山鳥,而其中,當初的二十四隻野兔,因為沒有天敵加上繁殖速度驚人的關係,使得在1920年代時,澳大利亞的兔子數量約莫是一百億隻;更別提毛主席時代的除四害運動,直接加速了饑荒。

三、導致蘇聯和中國兩地鬧起饑荒的農業科學家:李森科

用政治掌控農業的科學家:李森科(圖片來源:Matters
李森科生於烏克蘭的一個農民家庭,1925年畢業於基輔農學院,後在一個育種站工作。他指導農民應該要將作物種得更為間密些,因為同樣「階級」的植物絕對不會彼此競爭搶奪資源。
這導致蘇聯和中國兩地皆鬧起饑荒,然而李森科卻始終相信,改變環境可以改變有機體,並且把這些改進之處傳給下一代。因為試圖將這些想法付諸實行,結果致使大量作物死亡。但,這些都不能阻止李森科維持其政治權力,並且讓任何批評全都消音,有成千上萬的蘇聯科學家被解僱、關入大牢,或甚至如果拒絕放棄基因遺傳學的話就被殺害。
出身貧苦家庭,卻在學術領域平步青雲,這讓我想起了一位中國生物學家——賀建奎。他們兩的共同之處,都和對權力的迷戀有關,也都和「太想當英雄」有關。

四、被自己發明的裝置絞死在床上的化學家暨發明家:湯瑪斯・米基利(Thomas Midgley Jr.)

把汽油加鉛,又發現氟氯碳化物,最後被自己發明的機器纏死的化學家:湯瑪斯・米基利(圖片來源:The Arena Group
一九四四年,才華洋溢的化學家暨發明家——米基利,被自己發明的裝置的繩索給纏住絞死,死在家中床上,享年五十五歲。這樣的他,有好幾項發明大大改變了現代世界的樣貌。
米基利的死法真是夠慘夠諷刺的了,「被自己發明的東西殺死在床上」甚至還排不上他這一生所犯過的錯的前兩名......。事實上,不管用什麼標準來看,他都可以名列有史以來,最會製造災難的人。《新科學人》形容他是「一人環境災難」;《太陽底下新鮮事》一書作者則說他「對環境造成的衝擊,要比地球歷史上其他任何單一生物還要嚴重得多」。
為了找到某種添加劑,讓汽車引擎可以抗爆震在石油裡面加「鉛」,就是他的發明。經過多年研究,米基利和其團隊發現,可以拿來喝,又可以拿來消毒傷口的化學藥劑——酒精(乙醇),拿來當抗暴震添加劑也有相當好的效果,更大的優點是:大量製造又便宜又方便。
然而,他們為何不將添加物由改為乙醇呢?原因只有一個:利益。因為乙醇的製作太便宜又太方便(人們在家就可以自己製作),更重要的是——不能申請專利
或許有人會說,米基利只是一個被財閥利用的可憐發明家,然而事實的真相是,使用鉛作為抗爆震添加劑,正是他的主意——還強烈推薦。
有些毒素會隨著時間分解,但的問題在於它不會分解,會持續累積——在空氣中、土壤裡、植物、動物和人體內。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因為米基利想要每加侖多賺三毛錢,作者對此下了一個註解:「這真是一個......黑暗的笑話」。
而且,天知道,氟氯碳化物(CFC)也是米基利發現的化合物!對,就是那個會破壞臭氧層的氟氯碳化物......。

五、氣候變遷,不只是「氣候」變遷

沒有人能預測接下來一百年內,會有多少生物死於氣候變遷,也不知道它會如何改變人類社會。
2016年夏季,西伯利亞亞馬爾半島測得有史以來的最高溫,熾熱的輻射照耀大地,讓幾十年的冰層漸漸解凍。氣候變遷影響的不只是海平面上升,或是洪水來襲的次數多寡、乾旱的頻率,也非太熱就開冷氣、太冷就開暖氣這麼簡單。冰塊可以讓病原體活著(但休眠),於是乎「漸漸解凍的冰層」,便釋放了在當地絕跡七十五年的炭疽病(會引發皮膚、呼吸道、消化道感染)。這一年,有一名十二歲的男孩死了,另至少有二十名來自同一個馴鹿放牧團體的人被送往醫院。
如果氣候變遷持續加劇,永凍土逐漸消退,就會釋放出越來越多過往影響人類歷史的疾病病原體,這將使得人類社會出現一種弔詭的「歷史倒轉」效果。所以我們都得相信,氣候變遷根本不是假議題。至少光是融冰釋放出病原體這點,就夠可怕的吧!天知道橫掃全球的新冠病毒,有沒有可能是復活後的變種,遑論它還有機會透過屍體被冰封在地底,然後一兩百年後又被釋放出來?
但說到底,討論到底「是不是」假議題,根本也不重要,因為這就很像被告上法庭打官司一樣,被告用不著否定什麼,只要能夠設法讓判決一直出不來,就可以持續撈取想要的利益。人類社會的許多爭辯,往往其目的就是要搞得「無意義」,然後在這個無意義的過程中,彼此耗盡氣力與資源,最後的受益者成了死命拖延的人,而打著誓死捍衛正義旗幟的一方,則成了獻祭的貢品。

結語

現代性(modernities)是什麼?弔詭(paradoxes)又是什麼?現代性是「由歷史所建構的東西」,是過去歷史發生過的,一切有意的、無意的、有計劃的、無計劃的,所共同發生而成的結果;弔詭是「禍福與共、一體兩面」,正面與反面同時存在,也就是說,歷史上很多事情在不同面向雖彼此矛盾,卻又同時存在。
現代性是複雜且共構的,每個社會都各有各的限制,文明跟文明接觸,會互相學習,但也會產生無盡的衝突,也就是戰爭。但是是因為「有了戰爭才有了統治者,還是因為有了統治者所以有了戰爭」?這是一個和「雞生蛋、蛋生雞」一樣的哲學邏輯問題。
人們總害怕戰爭的到來,卻不害怕爭執與謾罵帶給孩子的陰影;人們害怕街上繃出來的性侵犯,卻無視家內性侵的比例高到讓人心寒;人們害怕飛機失事,比害怕汽機車的交通意外多得多;人們總嗤之以鼻的唾棄猶太大屠殺泯滅人性,卻不曉得「無知」與「確認偏誤」是罪不可赦的隱形殺手,原因來自於,人們害怕隨機、不可預知的事件,而對於那些日常生活的一切,則選擇概括承受,又或者抱持——反正不會是我——的心態。
但也如同思考「人活著有什麼意義」一樣,其實人活著本來就沒有意義,有意義的是經驗生命的過程,當我們在經驗的過程中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才能迎來學習的開端,也就是無知的覺醒

佳句收藏

  1. 選擇支持偏誤:一旦決心投入採取行動,就會緊扣著這決定是正確的想法不放。就像快淹死的水手拼命抓住浮木。(已經做了決定,所以一定是正確決定,因為那是我們做的決定)
  2. 這世界有很多錯誤是白種人搞出來的,但那是因為往往只有白種人有犯錯的機會。
  3. 很多時候的投資行為,並不是因為人們覺得它有什麼價值,單純是因為只要有夠多人覺得它還有價值。
  4. 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持續的巫術恐慌期間,整個歐洲約有五萬人因而喪命。
  5. 「農業是個可怕的錯誤」的支持者賈瑞.戴蒙(Jared Diamond) 說:「被迫在限制人口還是試圖增加食物生產這兩者之間做一個抉擇,我們選擇了後者,結果得到的是饑荒、戰爭和暴政」簡而言之,我們為了量而犧牲質,典型的人類做法。
  6. 生命不受限制,它會拓展到新領域而且會衝破藩籬。
  7. 歷史學家的工作並不必然要對過去進行道德批判,他們是要設法發掘、描述並且置入背景脈絡中考量;是要理解並且解釋很久以前的人是怎麼過生活,以及追蹤權力與衝突交織的網絡,如何生成現今我們生活在其中的這個世界。
  8. 殖民主義糟透了,光是在二十世紀,歐洲人的殖民就造成五千萬人死亡。
  9. 人類無法抗拒的要去探索,這個驅動力量形塑了現代世界。幾千年的遷徙、貿易、殖民和戰爭。
  10. 你對於可能的世界運作方式有個想法,為了看看是否有機會為真,你十分努力嘗試要證明自己錯了;如果無法證明自己錯了,就再試著證明自己錯了,或換個方式證明自己錯了。如果全部的人也都沒法證明你錯了,那麼慢慢地人們就會開始接受或許這是對的,或者至少要比其它可能選項錯得少些。


208會員
184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