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堅持全台語文才是「正港」台灣作品,只會把餅越做越小

2022/06/2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原文首先刊載於2022/4/20關鍵評論網
我依然認為,從基礎教育訓練孩子讀台語文,才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即便我們不乏本土情懷濃烈的高中、大學生會主動學習、親近甚至創作台語文,但在不存在基礎讀者市場的前提下,熱情燒完,也就什麼都沒有了。
(註:本文不擬追溯台語文學的前世今生,有興趣的讀者請自行上網搜尋相關資訊)
我成長於解嚴後,求學時期,在學校講台語會遭受體罰這樣的事已不復存在。因為曾經輾轉於台北、台南、高雄就學,在我這世代(末代聯考),我明確感覺南部同學對「講台語」這件事相對友善,可能它在南部家庭裡是更普遍的溝通方式,日常、親切,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語言位階及權力機制

語言位階一旦成形,再想扭轉,就得付出跨世代的努力——二戰後英美國力鼎盛,自此英語一躍為「國際語言」,一流科學期刊全是英文,想獲取學術聲望、在學術界闖出名堂,先決條件就是能夠用流利英文寫作。
語言權力機制存在於潛意識。比如我們走在路上,經過一群黃種人以流利英語交談,或以流利菲律賓語交談,當下直觀感受的落差——這再簡單粗暴不過,誰「更高級」、「更文明」。因此,極容易理解為什麼市場上英美日翻譯書絡繹不絕,東南亞語系卻極為罕見,絕不是因為東南亞語系作家技不如人。
文化殖民很可能是翻轉語言權力的最佳途徑。近年K-pop和韓劇以極為成熟精緻的樣貌,攻佔全球影音串流平台,擄獲跨地域、跨文化、跨世代閱聽眾的專注力:BTS防彈少年團唱進葛萊美、《寄生上流》勇奪奧斯卡,《太陽的後裔》、《愛的迫降》話題一度延燒,口碑人氣兼具。影視歌全面啟動,造就全球韓文學習熱潮。
由此生出兩條思考脈絡,振興台語,該從催生優質,但目標受眾相對菁英的台語文學作品開始;或者,該將有限資源往台語影視劇、台語歌曲挹注?
我們是否可以如同南韓透過「文化力」文化殖民全球?如果大眾對台灣是座「科技島」這一認知如此堅信不移──人文社科藝術類職缺薪資低迷外加網路輿情群嘲,高中生被反覆明示暗示:不當工程師、考上醫學系從此就是「人生失敗組」,我們該從何體認,「文化力」的重要絕不亞於「科技力」?

定義台語文學

狹義的台語文學,指的是整部作品包括對白、敘述都以台語文寫成,這連帶衍生出另個問題:什麼是台語文?
維基百科紀錄的台語文書寫方式共十四種,就文字形式可粗分為三類:漢字、羅馬字、漢羅並用。以2021台灣文學獎台語文學創作獎得獎作品來看,實務上純羅馬字的作品並不被採用。我個人並不願在誰才是「正統台語文」一事鑽牛角尖。說也奇怪,圈子愈小,人們愈熱衷於鬥個你死我活以宣稱自己「代表」這個圈子,這在文化界似乎是一常態?但出於圖像字閱讀習慣,羅馬字台語文對我來說實在有閱讀上的障礙。
廣義來說,比如蕭麗紅《白水湖春夢》對白台語文,敘述用中文,亦算做台語文學。以文章中部份使用台語文這一標準,後來的作家包括林俊穎、楊富閔等人的作品,都可納入台語文學的範疇。
儘管邏輯上,狹義台語文學更有充分空間展現台語文的縱、深及美學內涵,但,我個人認為,站在推廣台語閱讀、台語文學普及化的角度,採取廣義觀點更有助益,圈子已經不大,創作者和讀者基數都急待開拓,若出於某種優越感(使用全台語文才是「正港」台灣作品),而堅持「非我族類」排除部分採用台語文的作品,只會把餅越做越小。

文字與影音作品的差異

當我們看本土劇或台語劇,耳朵聽到演員的台語對白,此時字幕以中文呈現,只要可以讀中文,基本上不會有任何理解認知上的錯誤;音樂亦同,比如台語嘻哈「顏社」歌手李英宏YouTube有400多萬點閱的〈什麼時候她〉,MV歌詞亦以中文(部分台文)呈現,即便不熟諳台語的聽眾,也能很好地理解歌曲內容。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44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泯滅天使盪遊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77會員
111內容數
眼底是一幕幕倒退風景。 虛無中降生、無愛裡長成,泯滅天使屬於更高維度的未來,卻困於現在。他有一張潔淨的臉,上個世紀曾經愛笑,而後,刀槍劍戟無情剟傷以後,千瘡百孔的軀殼裡他復甦,準備用靈魂四散的光與焰火,滌洗世界。 如果寫作有更多可能--懺情又異質,纖細卻爆裂,我將化身泯滅天使,重建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