燜飯

2022/07/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時候,父母忙著教書賺錢,所以我是名符其實的鑰匙兒童,偶爾去母親的學校寫功課,但也不是經常,而且從小我就喜歡獨處,因此自己在家的次數,比去媽媽的學校多。
在家就會遇上吃飯的問題,母親的做法粗暴而簡單,先淘好一鍋飯,丟入幾根黑橋牌香腸,讓香腸跟米飯同煮,等我回家,就用香腸配飯完成一餐。後來母親大概想到沒有蔬菜的不均衡,所以偶爾會撕下幾片高麗菜葉片一併丟入電子鍋中,變成香腸高麗菜蒸飯。
原本我以為這是我家的獨門料理,後來看了洪震宇老師的書,才知道在某個外縣市(一下子想不起來),早餐吃的也是高麗菜飯,只是香腸換成了腴厚軟糯的豬皮,而且是整塊覆在菜飯上。我一直很想見識一下,但總是苦無機會。
講起燜飯菜飯,就不得不記起,台北衡陽街的隆記,雖然他現在已經歇業,但排骨青江菜飯,那微苦但又充滿香氣的料理,總是在我腦海裡,久久無法散去。
外婆在世的時候,偶爾會料理一種黃豆燜飯,算是很大人的口味,因為童年的我,並不那麼喜歡豆子,而且覺得這種放了豆子的飯,咀嚼起來總有異物感,所以只要遇上這種加了豆子,不是純白米飯的料理時,我都會說我不餓,不想吃之類的,但父母自小對孩子嚴厲,是不會容許我們挑三揀四的,更不許滿面憂煩的去吃大人準備的食物,所以我只好囫圇吞棗,把不喜歡的吃食約略咬嚼一下就嚥進肚子裡。
人真的很奇怪,小時候不愛的,長大卻有些反而成了心頭好,像小時候不愛吃不熟的半熟蛋,現在卻愛極了蛋黃流出那一刻,用來淋飯,再加些鰹魚醬油,攪拌一起的軟糯鮮香,總是引的我邊吃邊提醒自己,吃慢點,再吃慢一點,年紀大了免得噎著。
說到燜飯拌飯,那就不得不想到日本這個國家;小時候不喜歡吃豆子,但現在卻成了我眾多心頭好的其中一項,看到日本食譜有寫,將香煎過的鮭魚,去骨剃刺,拆肉成碎,再加上生毛豆,放進淘好米的電子鍋內;嘴淡的,撒些些許的鹽,上鍋同煮即可,像我家口味重的,還得再放豆油跟少許味霖,飯鍋煮好跳了後,用飯匙攪拌均勻,再燙個青菜,便是妥妥餵飽家人的一餐了。
夏季天熱,食慾不振,人也懶洋洋的,在家自煮,我常用這種一鍋燒的方式,但近來想嘗試的是之前做的另一種,走的是廣式的風格;帶肥的小肋排切小塊,醬油米酒豆鼓一起醃製,等個30分鐘後,跟毛豆生米齊用電子鍋泡煮,料理出來後,帶了點鼓汁排骨的風味,味香鮮美,滑腴豐潤,有時候倒進去的醬油還能燒出個鍋巴來,這鍋巴更是美味無比,一樣炒或燙煮道菜蔬,在夏日,即是一餐不容易出汗疲累的料理。
像這種燜飯,總讓我覺得像個小家庭,各人有各人的性,但融合在一起又挺完美的,且帶有不同的風格;當然爾,也會有不融洽不適合的時候,像是皇帝豆這種的大豆子,我自己就覺得不是那麼適合,而感受最不好的即是帶豆莢的這些豆子,像四季豆、粉豆、醜豆這些個,蒸煮出來後,整個豆子跟豆莢軟膩生黏,爛糊成一團,攪拌後那更是慘不忍睹。
這種豆子最好各製各饌,先燙水生熟,維持住清爽的口感,等米飯熟了後,再拌在一起,這才能兼具味覺跟視覺。想想,這多像家人的相處,你就是不能一鍋熱的去希望長大的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最近我超有感,兒子長大了,慢慢進入青少年期,他小的時候還是顆小毛豆,不管撒鹽還是豆油蒸煮,都清美可人,但長大了,他不見得喜歡再同鍋而製,他有他自己想要的方式,意見多的就像長長的豆莢,不論炒煎都比蒸煮適合;我常常在這種時候覺得失落,或許這是每個父母都要面對的一天,但也許就是從現在開始,不再將他一同放入鍋內,尊重他已然成長的昂然模樣,彼此都給彼此空間,才是最好的方法,也才能煮出最搭配良好的一鍋燜飯吧。
    1.4K會員
    74內容數
    在這專題內,我說吃寫吃,因為我愛吃也煮。我先生在宜蘭種米,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所以食物對我來說,除了果腹,還有我人生的軌跡,並且還藉由我的孩子仍繼續在延續著,這是好悠遠好長的過程,想分享那滿滿的記憶跟感概,這就是我在這裡的原因。 我是個理想的病人,我仍然過著我理想的生活,你也一定可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