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服務隨筆:我需要,再慢一點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服務過許多個案,有些能在庇護職場找到自己的舞台,有些卻是黯然退場的命運 當然,離開的原因很多,都不會是單一因素造成! 本篇我想分享的是「小花」的故事,雖然她已經離職好一段時間,但我仍時常想起她! 小花是極少數在我接手服務後,學習成效一直不見起色、最後自願申請離職的個案... 由於印象如此深刻,我常常在想,如果可以再來一次,我還可以做哪些調整呢? 記得第一次見到她,她拿著拐杖,我側頭關心了一下小花 「你要拿拐杖走路嗎?」小花還來不及開口,媽媽急忙解釋道 「沒有啦!她上下公車才需要,平常走路是不需要用拐杖的!」 「喔喔!其實我沒有說使用拐杖哪裡不好啊!媽媽不用擔心」 小花是腦性麻痺合併智能障礙的女孩,長得清秀可愛
  • 適時地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第一次和她晤談時,媽媽強烈的表達希望小花能進入庇護工場的期待,無所不用其極的正向描述小花的各種特質,我也不停地抄下媽媽說的各項資訊,包含小花的職業史、求學過程、人生經驗等,而小花總是在一旁微笑且默默地聽著。直到晤談進行了半小時後,我轉頭問問小花的想法,這才發現她說話非常小聲,小到需要重複兩次以上確認說話內容,媽媽則在一旁叮嚀小花:「你講話要大聲一點喔!」小花這才用力地提高音量。 晤談結束後,來到了入場評量的階段。其實小花的認知能力尚符合門檻,但唯獨講話的聲音真的超級小聲,再加上她的個性害羞內向、沒有自信,你會發現在人來人往的職場中,她只敢低著頭看地上走路,並且是沿著牆壁邊邊走的那一種,深怕不小心撞到了別人... 就在經過一系列關於認知能力、基礎工作能力、以及家庭支持度的評估後(媽媽的極力爭取),我們決定給小花機會,讓她進入庇護職場試試。其實,小花先前曾在「小型作業所」待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一下子要銜接到庇護工場,我想,勢必得要通過一番挑戰的考驗才能夠適應吧! 「小花妳準備好了嗎?」我張大笑臉的問她~ 「好!」小花依然維持一貫作風,點點頭低聲說著 然而,在三個月的工作訓練後,原本就瘦弱的小花變得更瘦小,且看的出來很不快樂! 為什麼呢?小花在每天的工作中,總是違反工作規則,然後被主管責罵... 不論團隊如何調整輔導策略,小花還是只照自己的想法工作,不願意遵守既有的工作流程 這樣不斷的一來一往,專業人員很挫折、小花自己也很挫折...。 最後,媽媽選擇讓小花離開職場,結束了這段庇護就業訓練的小插曲。
  • 需要工作的是家長還是孩子本身? 每當回想起小花這個案例時,我的心裡總是有股淡淡的惆悵,或許小花需要的不是就業,而是快樂的學習,學習她現階段所缺乏的各種技能,包含團體生活規範、生活自理能力、自信心的建立、基礎工作概念建立等,需要「工作」到底是家長的需求還是孩子本身的需求?孩子本身準備好要工作了嗎?這確實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議題。
  • 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子上,真的一件是需要智慧的事情 也許,小花還需要再多一點時間學習,還需要步調再慢一點的訓練模式,也許這樣的工作訓練內容(變化較多)不適合小花,這一段庇護就業訓練經驗,不管未來在小花或媽媽的人生中會產生什麼漣漪,希望每位家長都可以先試著停下腳步來,聽聽身障孩子的聲音,觀察學習沒有成效的原因是什麼。而我,也期許自己能在未來的服務中,當著急於看不到訓練成效時,先試著緩下腳步,然後,想一想小花的故事。
Imag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1會員
135內容數
我是職務再設計專員。職務再設計是政府為了協助身心障礙者、中高齡或特殊的對象能夠更好的融入及適應職場而推動的一項重要的政策。前面提到的這些對象,只要在找工作、或是正在就業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工作適應上的困難而可能透過輔具、改善工作流程、或是改善工作環境...等方式來克服的時候,就是屬於我能服務的範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