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篇(三)老是猶豫不決~你有選擇障礙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是否常常猶豫不決 不知從何選起?
你是否常常花費很多時間在找出完美的選擇上? 導致錯失良機?
你是否害怕選擇帶來的不好後果 而逃避選擇呢?
今天會從這幾個方向 來稍微聊一下 選擇障礙這件事~

1.原生家庭的影響~父母幫孩子決定太多

父母幫孩子做了過多的選擇與決定~
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不同意見時,父母為了管理方便
他們鼓勵孩子聽話,灌輸 小孩子有耳沒嘴(台語) 的觀念。
想辦法讓孩子聽自己的~由自己來幫孩子做出自認為對孩子好的選擇
時間久了,孩子就習慣了沒有自己意見,凡事聽大人的安排就好,
所以孩子長大後,對於生活中的任何問題或選擇,
就容易猶豫不決甚至手足無措.
因為在它們的思維裡,他們會缺少了做判斷及選擇的基本策略及經驗
會提到家庭,是因為我自己本身有兩個小孩, 這件事情我已經開始感受到~
像我大兒子非常愛問為什麼? 為什麼西瓜是紅色的?
為什麼西瓜子跟皮不能吃? 為什麼你們可以喝飲料? 為什麼我不能喝?
一千一萬個為什麼的探索時期~有時候被問煩了,真的會直接跟他說,別問這麼多,照我說的做就好~
所以我相信這種管教方式,只要是父母幾乎都會用,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人肯定不會少,也許父母有覺察到,會逐步放手讓小孩獨立,但如果遲遲不放手~長期就容易被剝奪獨立思考以及判斷的經驗,如果是在這種環境成長的解決方法,其實就是對症下藥,你只要開始有覺察並且刻意的去練習,多累積經驗並覆盤就可以逐步地建立自己選擇上的思維以及策略
但~這會需要一點時間

2.太多選擇

在現代呢~食衣住行育樂,任何你想的到的需求與服務,都要面臨數十種以上的選擇,今天吃什麼午餐?喝什麼飲料?就要面臨一堆選擇.
選擇多,代表可以從眾多的選項當中挑出一個最好的,聽起來好像很幸福?
但其實有經驗的人都知道, 每一次要從眾多選項當中要挑出一個你要的,
這件事本身是還蠻累的,在選擇的悖論這本書裡也有提到:當我們的生活有大量的選擇,擁有越來越多的選項時,這聽起來是一件好事,但事實上卻可能是一件壞事。你可能會因為有太多的選擇,而感到不滿足、不幸福。
想要擁有更多~你就要有相對應的能力及資源可以去擁有,人的自我管理以及選擇決策機制,若不調整就很難跟上現代爆量的選擇~
慾望無限資源有限,遲早有一天你的資源會耗盡,然後如同聖鬥士星矢梗圖一樣,油盡燈枯的躺在地上,聽到雅典娜在你耳朵旁邊,跟你說~別放棄阿! 你不是一無所有,你不是還有生命嗎?
這邊只能希望大家別遇到這種窘境~

3.畏懼不好的結果

當你做出一個選擇時,你勢必要放棄其選擇可以帶來的收益,這個放棄的最大收益就是你的機會成本,有些人可以果斷放棄並且不去糾結, 但有些人沒有辦法.
所以常常會聽到一句話:就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這個就我觀察,這些對於結果放不下的人,會不斷的去找出100%正確的完美選項,試圖將利益最大化,想要找出對他最完美最有利的選擇,所以會花比一般人更多的時間去比較~例如:那些商品便宜? 或是CP值更高?深怕買貴, 於是花一個晚上的時間, 找出最便宜~ 便宜了30元的商品.
久一點的,可能花了好幾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研究要把錢拿去買股票還是虛擬幣或是基金,如果再加上現在商品選項眾多,不斷推陳出新,這種猶豫不決的狀況及時間就會更久,這類人的優缺點非常的明顯,
優點在於~他們會去想辦法獲得比別人更多的資訊,來得到最好的選擇,如果可以長期在一件事情上面經營的話,那往往會變成這件事情的行家,甚至於專家,但前提是這件事情要具有累積性,
例如:投資市場的操作 或我之前玩的德州撲克,或一些競技類的賽事,如果你是這類型的人,你就可以善用這特質,透過知識的累積協槓出你的第二專長~
當然這類的人缺點也很明顯,他們可能沒有發現花費的時間,才是無形中最大的損失,另外也常因為猶豫不決,而錯失先機,然後也會糾結錯誤選擇的結果上,感到懊悔及後悔,導致往後的選擇變得更加猶豫不決且充滿障礙~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更糟糕的狀況~那就是避免選擇

避免選擇

這跟剛剛那個完美主義最大利益化不同,這類人會往往會放棄選擇,因為選擇了,等於要面對及承擔結果~
他們可能沒自信或是沒把握自己的選擇,也不想面對不好的結果於是試圖延遲或是放棄選擇來逃避這件事情
例如常見的
今天身體不舒服要不要去醫院檢查? 結果不好怎麼辦?
要不要去醫院檢查這件事,我周遭就遇到過實際的例子,有一些長輩蠻不願意的去醫院的,他們會覺得沒去沒事,去了都不會有好事,那怕已經有症狀出來了, 也不願意去醫院檢查,他們不想面對去醫院檢查後可能得到的不好結果,所以會不停地逃避,欺騙自己當作沒事,一拖再拖,那結果當然是錯過黃金治療期,然後回天乏術~
剛說的這些是屬於還沒有投入成本之下的選擇,已經投入成本的選擇就更複雜了,像是:
我投資失利要不要選擇停損認賠殺出?
我職場不順遂 要不要選擇另起爐灶 重頭開始?
我花了錢報名某些課程或開始某些計畫,卻發現不適合我,我要不要選擇放棄? 省下時間還是繼續痛苦的執行完?
這牽扯到更複雜的東西叫沉沒成本謬誤~
簡單來說就是,為了避免浪費錯誤投入的資源,於是在後續花更多的資源來試圖挽回.
這在兩性關係上面最常見,我為你付出了青春這麼多年 ~不想換來一句謝謝你的成全,於是不做決定,寧可在痛苦裡掙紮,也不想放棄投入的青春歲月.
當然更不想讓自己成為做出選擇並承擔責任的那個人。
選擇有時意味著打破現況及平衡,會兌現損失 (股票跌了不賣 損失就不會兌現)
於是眼不見為淨,或是悶著頭繼續下去,就是這類人會做的事.
他們無法承擔做出選擇會兌現的損失,到最後這類畏懼結果逃避選擇的人,只好聽天由命~並會把所有一切發生的事情,歸咎於命運或是外在環境的影響.
天氣不好! 疫情影響! 對方不講武德 ….哥只是欠栽培…
演化到後面你會感覺到一種,他雖然還活著,但也就這樣了,放棄了選擇的權利隨波逐流~
如同我之前直播聊到過的,在自己選錯的職場環境中,慢慢看著自己老去,直到完全無力抵抗,最後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
最後來個簡單的小結~
人難免會糾結要做出最好選擇,所以猶豫不決, 一再拖延.
完美可以是願景及嚮往,但不建議過度追求,而且所謂的完美,也會隨著人知識以及經驗的累積, 在標準上有所改變,
我回過頭來看我當初的一些還不錯的選擇,其實都有很多的改善空間,大多都是因為當時知識經驗不夠的關係,與其糾結,不如覆盤建立策略並練習面對當下的選擇以及結果,讓自己在往後人生的選擇上更成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