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成為自己?從傾聽開始吧!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願意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嗎?

前陣子聽了李崇建老師在TED的演講,題目為「教育如何讓孩子成為自己」在演講的開頭即拋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你們願意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嗎?」乍聽之下,也許很多父母或是老師都會回答「可以啊!」
但如果將這個問題具體細分成生命中的每個決定呢?你允許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自己要念什麼科系?做什麼工作?和什麼樣的人談戀愛,甚至要不要結婚嗎?是不是有了些遲疑呢?更甚至「你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嗎?」當他哭泣、恐懼的時候,是先問「你怎麼了?」還是和他說「不要哭了,哭泣不能解決問題。」

為什麼我們很難讓孩子做自己?

這些「要不要讓孩子做自己」的遲疑,很多時候來自於擔憂,畢竟在這個社會上,能真的活出自我的人又有多少呢?我們在明白了現實的艱辛之後,知曉了人的力量有時候單薄到令人鼻酸,怕孩子走上一條崎嶇的道路,怕他遭受旁人的非議,怕他將來後悔……做自己需要多大的勇氣、決心、堅持與努力,是他們十幾歲的生活歷練能夠明白的嗎?
於是,大人折斷了自己的羽翼,也想收起孩子的。
除了擔憂孩子的未來,大人也害怕,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從只能抱在懷裡,需要人幫忙餵奶和換尿布的粉嫩嬰孩,長成了個子比自己高一個頭的青年,生活中出現了許多我們不認識的朋友,談論著我們聽不懂的話題,憂慮著我們逐漸無法理解的煩惱。
不管承不承認,其實大人遠比孩子還恐懼分別。

妳其實什麼都不喜歡

直到長大回首我才發現,我生長在一個從不聽孩子說話的家庭。考大學的時候,他們問我想唸什麼科系,我回答想唸中文系之後,他們跟我說:
「妳那麼懶,才會挑覺得比較輕鬆的科系念。」
我最後還是填了自己想讀的科系。大二之後,問我對人生有什麼規劃,我說我想成為一名老師。他們跟我說:
「妳接觸的世界太小了,才會想當老師。」
「妳是不是覺得當老師比較輕鬆,才選擇走這條路?」
「妳確定妳會一輩子都喜歡當老師嗎?妳其實什麼都不喜歡。」
那時的我聽到這些問題後,其實沒有辦法馬上回答他們,因為我的人生才剛開始,我怎麼能很肯定地跟他們說「我會一輩子都喜歡當老師!」呢?於是我選擇了緘默不語,這時他們又說:
「問妳什麼都答不出來,果然對人生沒什麼規劃。」
再後來,第一次談戀愛,他們也說:
「妳有要和他結婚嗎?現在喜歡他也只是一時的,所以不要放太多心力。」
這些質疑所帶來的也許並非都是負面的,因為這讓我有機會不斷地審視自己的心意,在一次次的試煉之後,才能稍微鼓起勇氣對他們說:
「我不知道我會不會一輩子都想當老師,但這是我現在最想做的事情。」
但我也常常忍不住想,為什麼?在為我的決定下判斷前,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要問一句:
「為什麼妳想做這件事?」
「妳對這件事的感受是什麼?」

從傾聽開始吧

直到長大我才明白,因為這些大人過去往往也是被這樣對待的,他們沒有被傾聽的習慣,自然也不習慣聽孩子說話。於是我暗暗下定決心,在成為老師,甚至是父母之後,我最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彎下腰來,傾聽孩子所說的每句話,而不是急著為他下結論,我想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意見和感受永遠值得被重視,而且展露出來的時候,不用擔心受到指責或是嘲諷。
無論接不接受,孩子有一天勢必得獨自遠行,飛向我們看不見的那片風景裡。這個時候,你希望他是發自內心地接納最真實的自己,還是內心深處有個聲音永遠不認同自己?就如同李崇建老師在演講的結尾所說的:
「當他跟自己有了美好的關係,我想他跟這個世界的關係,也就會比較好一點了。」
在這個紛亂而變動的世界裡,面對未知的未來,就算多活他們數十年,就有把握知道該怎麼做了嗎?既然如此,我們又憑什麼替他們做決定呢?但我可以肯定,一個人如果連和自己都相處不好,是永遠也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的。而要如何和自己好好相處呢?需要從認真地審視自己、接納自己開始。而一個在成長過程中,能夠被傾聽的孩子,更容易重視自己內在的聲音。
如何讓孩子成為自己,從傾聽開始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8會員
114內容數
記錄些喜聞樂見的人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