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天露營結束後,回到台北依舊是陰雨綿綿的天氣,便和朋友帶著孩子來到誠品書局。朋友很驚訝,女兒居然可以靜靜地和她一起欣賞事物的美感,甚至還能怡然自得地逛起書局,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來看,覺得應該跟我的教養方式有關。
我聽了甚是慚愧,因為女兒的美感應該是天生的,與我無關。坦白說,我其實是沒什麼美感的人。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以前也是個不大愛看書的人,除了教科書之外,其他的書一律不看。就算看書也只看「霸道總裁」系列的言情小說(笑),我媽時常搖頭笑我沒文學氣質。每次想裝文青到書店或圖書館看書,總是翻沒幾頁就默默飄走。
閱讀,有時候需要那麼一點緣分和悟性,才能和書本手牽手當好朋友。
我開始慢慢養成閱讀的習慣,是在經歷兩次胚胎發育不全被迫流產的那段日子裡。因為不願再觸碰傷口,鮮少和人提起這件事,就連和我很親近的朋友,都是在我動完流產手術過後一段時間,才輾轉得知這件事。
絕口不提的傷口,不代表不痛。
在那些傷口隱隱作痛的日子裡,我透過「閱讀」的方式自我療癒,讓那顆受傷的心,從那些有溫度的文字中,稍稍重拾一些溫暖,也才因此發現閱讀的美好和樂趣,進而開始愛上閱讀。閒來無事時也總喜歡拿起一本書,享受閱讀帶來的療癒時光。
這樣的閱讀習慣一直延續到生完孩子後,但有了孩子之後就知道,要能撥出時間靜下心來看完一本書,根本是奢侈,更多時間是拼拼湊湊,零碎而不完整。
然而,散落一地的零碎時間就像珍珠,一顆一顆拾起、串起,就能化為一條珍珠項鍊。
我開始利用一些瑣碎時間閱讀,也會帶著孩子一起共讀。即使在他們目不識丁的階段,我仍會拿起書本一個字一個字念給他們聽,希望讓孩子們也愛上閱讀。
必須說,孩子們一開始愛上的並不是閱讀本身,而是喜歡窩在媽媽的懷裡撒嬌,坐在媽媽腿上,聽著一本又一本的故事。念的不只是故事書,而是一份愛的體現。當用愛用耐心灌溉,陪著孩子一起閱讀,再從中引導他們,孩子也漸漸喜歡上閱讀。
但閱讀不光局限於閱讀書本上的文字,閱讀的方式也不單只是文本閱讀,聽故事是一種閱讀,看電影是一種閱讀,品嚐美食也是一種閱讀。
讀書讀人讀世界,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去讀懂大自然所要傳達的訊息,開始懂得欣賞風景,更是一種閱讀。
不同的閱讀方式,也會有不同的收穫,不必強迫孩子一定要坐在書桌前看書。
閱讀其實是一種對話,要讓孩子們愛上閱讀、進而愛上寫作,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重新和孩子們建立對話。不只是實際上的對話,而是心靈層次的對話,進一步去了解到他們內心的想法,投其所好才能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而不是壓力。
像兒子不愛看書,愛聽故事,就用聽Podcast的方式閱讀。我甚至還買了寶可夢圖鑑,想讓他藉由對寶可夢的愛,培養對閱讀的興趣 哈哈
在AI人工智慧時代的浪潮下,AI可以取代人類做很多事情、很多工作,甚至很多人可能會因此失業,買東西不再需要仰賴店員服務,顧客可以自行結帳付款;開車不需要有司機,自動化駕駛就可以取代;甚至連教學都可以線上進行,AI機器人也能教書。
或許人工智慧可以取代很多事情,卻取代不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溫暖。像是買東西結帳付款時,店員一句溫暖的問候;搭車時,司機貼心的一句:「小心 慢走」,下課時,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噓寒問暖,這些都是AI人工智慧無法給予的溫度。
正如同文字可以利用Ctrl+C 和Ctrl+V複製貼上,但創作的靈魂卻無法被取代,只要持續不斷更新「軟體」,就不怕「硬體」被淘汰。愛上閱讀,也是一種更新「軟體」的方式。
透過閱讀,讓生命變得更美好;
陪伴孩子,一起讀書讀人讀世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韓劇王后傘下系列劇評,道出媽媽的心聲,看劇學教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