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自己在職場適合什麼角色?從學習成長過程看見端倪

2023/03/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代人喜歡做「測驗」應該是出了名,不管是有關於性格、戀愛、人生探索、星座等心理相關,至少身邊大部分朋友每每看見測驗都異常興奮地開始填答。
比起從前老一輩「甘願做,歡喜受」與聽天由命的個性,現代的我們更有興趣想探究自己是因為什麼樣的心理情境,而反射出這樣的行為
諸如性向測驗、16型人格心理測驗(MBTI)、人類圖等這些測驗,其實我並不是非常瞭解,只是也不排斥,如果可以藉由一些解析工具來認識自己,何嘗不是一種參考方式,正好也指引了對現在或未來迷失的人們,而對未來的迷茫,尤其在知道要升學卻找不到方向,內心茫茫然的學生身上更顯而易見。
該選什麼大學?什麼科系?該應徵什麼公司?什麼職位?

你有定期整理自己嗎?

經過了社會化,腦袋更縝密的思考,攸關於自己的人生,所以更顯得小心翼翼,除了藉由上述的方式認識自己未知的內心世界,也許從一些成長過程可以拼湊出一些線索。
這裡指的定期,不一定是固定的區間(年、季、月),有可能是每一次轉職(跨領域),或是每一次轉換身分(升遷或職務調整),在每一個階段結束時,整理自己的心態,也總結自己的成果。
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常常因為習慣了這樣的節奏,容易遺忘曾經做過大大小小的事,癡癡望著舊版的履歷表,呆坐在電腦前幾分鐘,想更新卻打不出幾行字。
定期整理履歷表,如同高中時期為了推甄大學而準備的「學習檔案」,學校輔導室會很積極的協助在校生進行,讓每一本學習檔案更加完整,儘管部分同學並沒有立志要以推甄方式進入大學校門。
我想「整理」的這個習慣,應該是從學生階段時就已經培養起來,持續更新。

你的職稱是?

在一個以「人」為主要組成的單位裡,隨著組織規模愈大,愈需要有明確的分工,即使是變動性極高的新創產業,亦需要劃分各部門的專業性與權責,以提升整體效率。
在企業組織有管理階層,例如董事會、執行長、總經理、經理或組長等,而在校園體系則是班級、學生會或社團的各個幹部,像是班長、社長、會長等幹部,因應組織類型不同,職稱也會有不同的別名。
回顧自己的學生時期,國小被導師指定為班長,上了國中被票選為學藝股長,進了高中任職總務股長,升學大學就只是班級的一員,每一個位置都有較為適任的性格,從學生時期的嘗試,可以發現自己未知的能力,頓時茅塞頓開的說:「哦~原來我這方面特別有天賦呢!」
當然也有可能曝露自己的不擅長,然而這些不擅長能否透過努力與訓練跟上腳步,也是值得深度分析的角度
就算沒有機會擔任幹部,若是能以安分做好一個學生角色的身分認同,也算是平凡中的不平凡,畢竟社會就是由大大小小的螺絲釘組合而成的呀!
在人生的每一個跑道上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道

你有更認識自己嗎?

翻閱著「學習檔案」放著曾經領過的幹部證書,上頭印著擔任的職務,連結到現在擔任行政幕僚工作的自己,大概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從班長、學藝股長到總務股長,嘗試過領導,也試過教學日誌紀錄、勞作佈置、管帳與錢打交道,結論證實在各職務上,儘管能夠接任,但我並沒有特別表現突出或是明顯受到嘉獎的部分,只是在任職過程中的自己一直都是積極學習,秉持著「不要出事」的穩定度
然而,我想就是這樣的「通才」、「態度」與「穩定度」,才讓我獲得現在這份跨領域的幕僚工作-類似單位主管秘書及救火隊的工作定位,負責資料綜整、簡報製作、跨單位協調及臨時緊急交辦業務。
想要在職場上有好的表現,首先必須找到自己在職場中的角色定位,這有助於自己更明確的聚焦,知道該往哪個方向提升,藉此遠離和同事「比較」的迴圈。
各種分析測驗與學習經驗會依據你的性格和選擇,指引你到適合的路上,如同我不會是在團體中發號司令的人,但作為一個工作群體的成員,我會是最「好用」的那一個。
「消防員」在災難中更顯得重要
文章最後,鼓勵讀者可以在安靜的片刻,回想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見什麼,或許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喔!

有關「職場」的系列文章,將會收錄在〈我要當老闆〉的付費專題,
歡迎有興趣的讀者訂閱,或是以贊助支持我的創作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自我成長、閱讀、職場、心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