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為何放任矽谷銀行玩弄可供出售證券?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彭博社揭露了矽谷銀行如何在混亂中躲避監管機關的目光:
“2018 年,立法者廢除了全球金融危機後實施的部分規定。他們將豁免最嚴苛監管審核的資產門檻從原本的 500 億美元提高到了 2500 億美元。因此,排名第 16 大、資產約為 2100 億美元 的 SVB 成為了這項政策改革的主要受惠者。”
當然,有些人強力推動了這項改革,所以如果能從此事中學到什麼,那就是人類似乎注定要重蹈覆轍,不斷犯下同樣的錯誤。
公正地說,監管部門也有所作為:
“但是,政府要放寬監管範圍並非易事。監管部門不僅要對付十幾家大型金融集團,如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等,還要密切監督其他 30 多家金融機 構。這也許可以解釋 為何官員們曾經表示要減少對小型金融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審查。”
法律法規需要資金支持才能有效執行。 監管人員也是普通人,有生活開支和貸款壓力。 但許多崇尚自由主義的人都迷戀於小政府理念。 即使那些不贊成 的人也 不願意通過增加 稅收來支付這些 監管 部 門 的 經費(畢竟,誰喜歡交稅呢?我知道我 不喜歡)。
那麼,有沒有其他解決辦法呢?有的。目前,美聯儲允許較小的貸方在會計核算可供出售證券時有更多的靈活性。取消這種選擇權吧。為了滿足客戶的提款需求,銀行通常會將一部分存款投資於看起來安全的資產,例如美國國債或機構支持的證券。銀行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將這些證券分類為“可供出售”或“持有至到期”。
對於可供出售證券,大型銀行必須在報告的資本比率中反映其未實現收益和損失。但是,較小的貸方則不用這麼做。同時,出售持有至到期證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出售了超過一定比例,整個投資組合都會受到影響,並且貸方將被要求在兩年內按照市場價值計算其價值。這是貸方不敢輕易做出的決定。這就是 SVB 遭遇到的問題…事實上,如果我們對未實現損失進行調整,我們會發現小型銀行比大型銀行具有更充足的資本緩衝區。問題根源在於他們放棄了對可供出售證券的管理。
微觀生活宏觀視野
微觀生活宏觀視野
微觀生活宏觀視野"是一個探索如何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找到更大意義和潛力的平台。生活的價值並不只在於壯麗的冒險或偉大的成就,而在於我們如何看待和珍視每一個瞬間,無論它多麼微小或平凡。透過我們的文章、故事和資源,我們希望幫助讀者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獨特的視角。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