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即是多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看了幾檔藝術展,可以分成兩大類--一是填空增坪效的,二是留白給呼吸的。不能不說:前者的審美感動是否印象深刻尚不知,但感官疲勞可真就餘悸猶存。所以除非職責所在,越是密不透風的展場我穿梭的速度越快--年紀大了,光陰寶貴,犯不著跟忒糾結的展覽攪和。
群展固然有不得已的理由,但個展也要一股腦兒把作品擺好擺滿,實在令人費解:莫非正因為機會難再,此時不秀,更待何時?還是藝術家過於多產,難以取捨?無論如何,進展館的人都必然是走馬看花。展件越多,每件平均分到的東西注目就越短。展場不是大賣場,觀者可沒有動機或義務要來挑選哪個物件打包帶走。
另外一種近年流行的,則是策展者絮絮叨叨:長篇大論引經據典的展覽總說明以外,還愛搞個喧賓奪主的大圖輸出主題圖像,星羅棋佈的原作變成眾星拱月;或者東一塊單元論述、西一條文青標語。生怕大家看不懂創作人與策展人的苦心孤詣,還得拍個展覽說明的影片在會場顯眼的地方擺放,苦口婆心,真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哇!
就理想上來說:公開展覽是理性溝通的過程,而不是創作者在私密小宇宙獨白,這應該是互信與自重,幾可上綱到法蘭克福學派學者哈伯瑪斯強調「公共領域」維護運作的關鍵。就實效上來說:藝術展演與一切商業展售、政治宣達、教育訓練一樣,都要遵守傳播學的規則,講求閱聽經驗、效果、再傳播效果,以及知識與行為的改變。藝術家不信任作品的感染力,策展人沒把握佈展的有效度,還要借助超載的文詞來補強,不也正好暴露了展覽的缺陷嗎?所以不管就理想還是實務上來說:塞滿不留餘地的展,都是弄巧成拙,甚至可以說:是對公共資源的浪費。
包浩斯的重要人物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有句名言:"Less is More"(少即是多)固然有其特定的美學與生產背景,但其尊重使用者、重視機能的宗旨,則是任何公共建設與活動不能忽視的。希望以後少看到一些創作者策展人自嗨的展,多出現一些執簡馭繁、餘音繞樑的展。
17會員
71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