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玩人復活不只是恐怖,還有什麼?(無雷)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鬼玩人:復活》是一部於2023年上映的恐怖電影,由李·克寧編導,莉莉·蘇利文、艾莉莎·薩瑟蘭等人主演。這部電影是《鬼玩人》系列的第五部作品,故事講述兩個疏遠的姐妹在團聚時遭被附體惡魔騷擾,使她們為生存展開反擊。我在連假期間看了這部電影,覺得它是一部非常刺激和驚悚的恐怖片,全程無冷場,充滿血腥和可怕的場面。我認為這部電影是一個恐怖片的爽片,它不需要太多的邏輯和劇情,只要讓觀眾感受到恐懼和緊張就夠了。電影中有很多令人驚嚇和震撼的畫面,例如亡靈書的出現、慈母中邪惡靈上身、血瀑布灌爆電梯等,都讓我印象深刻。雖然電影中也有一些不太合理和有問題的地方,但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因為這部電影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嚇人。如果你喜歡恐怖片,或者想要找一部可以讓你大叫和放鬆的電影,那麼《鬼玩人:復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其中唯一想討論的部分就是


貝絲為什麼會想要幫助小女兒?她是出於什麼樣的動機和情感?

在《鬼玩人:復活》這部電影中,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就是貝絲在面臨死亡的恐懼的時候,還是沒有拋下艾莉的小女兒,而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她。這個行為可以被稱為利他主義,也就是為了幫助別人而付出自己的利益或代價。心理學上對於利他主義的動機和原因有不同的解釋
母愛:她可能對艾莉的小女兒產生了母愛,視她為自己的孩子。母愛是一種強烈的親屬關懷,可以促使母親為了保護子女而犧牲自己。
友情:貝絲和艾莉是姐妹,也是朋友。她可能對艾莉有深厚的友情,尊重她的最後願望。友情是一種社會關係,可以促使朋友為了支持彼此而付出自己。
道德責任:貝絲是一個有道德感的人,她可能認為救助無辜的小女孩是正確和應該做的事。道德責任是一種規範性的信念,可以促使人們為了遵守道德規則而行動。
同理心:貝絲是一個有同理心的人,她可能感受到小女孩的恐懼和無助,並想要減輕她的痛苦。同理心是一種情感性的反應,可以促使人們為了同情別人而幫助他們。
雖然這些動機和原因都有可能存在於貝絲的心中,但我們無法確定哪一種或哪幾種才是她真正的利他主義動機。有些心理學家認為,利他主義行為並不完全純粹和無私,因為它也可能帶來一些好處或回報給行為者,例如自我滿足、社會認可、互惠互利等。
然而,即使貝絲在救小女孩時也得到了一些好處或回報,我們也不能否認她的利他主義行為是有價值和意義的。因為她不僅幫助了小女孩,也展現了人性的美好和高尚。她的行為可能激勵和影響其他人,讓他們也願意為了別人而付出。她的行為也可能改變了自己,讓她更加成熟和寬容。利他主義不一定要求完全無私或自我犧牲,只要能夠關心和幫助別人,就是一種美德和貢獻。

丹尼撿起亡靈書是出於什麼樣的好奇心?他是想要了解什麼?他有沒有意識到他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

在電影中,丹尼因為好奇心撿起了亡靈書,導致一系列的事情發生。他可能是想要了解書中的神秘內容,也可能是想要幫媽媽分擔經濟壓力。
他可能沒有意識到他的行為會帶來什麼後果,或者是他覺得自己可以控制住情況。當事情發生後,他有發現可能是他的問題,但被別人指責的時候他選擇了逃避。這可能是因為他害怕承擔責任,或者是因為他感到內疚和羞恥。
這種逃避的行為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心理防衛機制,也就是一種保護自己免受不愉快或困難情緒的方式。
但在最後,他還是選擇了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妹妹,也許是他自己的救贖。這可能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有義務和責任去幫助妹妹,或者是因為他愛護妹妹
而在現實當中,人是否自私或偉大,可能取決於不同的情境和動機。有時候,人們可能會因為好奇心或想要改善生活而做出不理智的行為,也可能會因為恐懼或羞恥而逃避責任。但有時候,人們也可能會因為責任感或愛心而做出英勇的行為,也可能會因為同理心或道德感而幫助別人。
2會員
10內容數
台灣是一個擁有豐富自然資源和多樣生態的島嶼,從山巒到海岸,從森林到溼地,都有令人驚嘆的美景等待著你去發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