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I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這兩本書讓人豁然開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愛情,張愛玲說得好:「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但是,當你不愛了,或者對方不愛你了。那又該如何?
《包法利夫人》跟《安娜・卡列妮娜》的他,後來都不愛她了。她們經過百轉千回的內心折磨之後,都去尋死。
夫人收到情夫不能赴私奔之約的信之後,連福樓拜都開始同情她了:
她抵著窗沿,忿忿不平,又重讀那封信。可她愈專注,想法就愈紊亂。她又看到他,聽見他,用雙臂環抱他。她的心幾乎要跳出胸臆,像榔頭一擊又一擊,愈催愈快,間距不一。她環顧周遭,希望地板片片崩裂。何不一了百了?還有什麼攔著她?她有自由。她探身注視鋪路石,自言自語,「跳吧!跳吧!」
越能夠自處能夠獨處的人,越安全
不。不要跳。不要用羅曼史的角度來看愛情,安娜跟夫人都是愛情小說重度嗜讀者,看看他們後來怎麼了。
不要掙扎了,《親密關係》教你應該考慮從社會學跟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愛情。
在大學開設「親密關係」課程40年的羅蘭·米勒教授,在這本同名書籍告訴你:愛情跟親情跟友情一樣,都是親密關係,想要維持就要花力氣。
瞭解、關心、相互依賴性、相互一致性、信任以及承諾,是人們建立親密關係的六個基礎。
當人開始從我,提升到我們,來發表看法的時候,這代表彼此建立了親密關係。此時,我們會希望彼此「相互歸屬」。因為有歸屬需要,你就會想加深這個需要,你就會減少跟其他人有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帶來幸福感,因為你被在乎,你也在乎別人。「擁有」跟「被擁有」,都會讓人放心。
親密關係有高安全型,跟低安全型兩種:越能夠自處能夠獨處的人,越安全。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這本書名特別長的社會學書籍則是提醒我們,維持愛情關係中的「自由」和「個人完整」,很有必要。
個體消失,會有精神痛苦社會痛苦
《親密關係》說愛情就像個三角形,三個角分別是:親密,激情,承諾。親密是感性的,激情是驅動力,承諾是理性的希望維持這一切下去。
當我們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做出改變。這個改變,讓我們幸福得不得了,也讓我們左思右想,覺得有什麼地方做錯了。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說,現代的愛情是建立在你是「自由個體」,這個事實之上。當你開始感到不自由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受到傷害。
你因愛生憂,是因為你的「完整性」受到侵蝕,你在檢查,在修補的過程,開始發現問題可能能解,可能不能解,可能不想解。然後,你開始有精神痛苦跟社會痛苦。
啥?我因愛而不開心,跟社會有什麼關係?
有的。很有關系。因為,社會給我們各種看得到的壓力,還有累積下來早已沈入心底的壓力。
這本書一在在的提醒我們,現代社會最大的特徵是,我們有選擇的自由。社會跟我們個人給自己的壓力,就是愛會帶給人傷害的出發點。
但是,愛情讓我們會想要放棄這個自由。或者說,有時候要放,有時候不要放。
這時候,你不免要長歎:人生太難了。愛情太難了。
曖昧跟模糊,讓一切抹上暈黃色彩
愛情太難了,因為愛情會扭曲我們對於現實的認知,扭曲我們的回憶。我們既不能自拔,也無力自拔。
除了彼此認可的親密感之外,愛情當中的性關係也是一個重要紐帶。《為什麼愛讓人受傷》舉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對於情色的理解說道:情色吸引人之處就在於它的「間蠍性」。
巴特說:「真正挑逗人的,與其說是間歇性閃現,倒不如說是那若隱若現、若有似無的感覺。」有時候有感覺,有時候沒有感覺。沒有感覺的時候,你以為很快就要有了。
愛情以及衍生出來的性關係,因為你會期待。很自然的,,你也就會受傷害。
曖昧跟模糊,讓一切都抹上暈黃的色彩。但是,如果窗簾被拉開,你就會因為一切都真實得不得了而痛苦。
迷惘、煎熬、躁鬱、厭世,就是愛情跟性關係不穩定不確定的併發症。這要怎麼辦?
作者說,我們很多時候都只想全然的享受,卻忽略了「自我放棄」這個選項。自我放棄什麼呢?
人要知道愛情跟親密關係,都離不開現實生活的要求跟規律。你要考慮放棄一點點自由,一點點個人,你也要跟對方找出彼此可以接受的相處模式。
是的,千怪萬怪也怪不到別人身上
咦,這不就是《親密關係》裏面提到,理性的承諾是親密關係跟激情得以維繫的紐帶嗎?
我們要懂得自我放棄我們全然享受的「全」,這才能避免迷惘焦躁跟痛苦的「偏」。
重點是,你得去主動的自我放棄,你才不會因為來來回回的猶豫,折磨自己跟憋人。
所以,張愛玲絕對是對的:「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你知道不能怪別人,那麼,你只能靠怪自己。然後,你在這個過程就會慢慢,更瞭解你自己。
愛,一定會讓人成長。不然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