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_人生4千個禮拜】注意力就是生活:你活著的體驗,就是你付出注意力的每一件事的總和

2023/07/0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生4千個禮拜】
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游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
◎ 奧利佛‧柏克曼
#書摘
注意力就是生活:你活著的體驗,就是你付出注意力的每一件事的總和。在你人生的終點回首從前,每一刻抓住你注意力的東西,就是你活過的人生。當你把注意力放在你不是特別重視的事情上,你付出的代價就是你的生命。

如果我們活到八十歲,人生大約會有四千個禮拜。生命是否比你想像中的短?
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作者奧利佛·柏克曼是《衛報》獲獎特稿作家,長期撰寫心理學每週專欄,身為時間控制狂的他,要告訴你如何好好運用這有限的四千週人生。

▍薛西佛斯的無盡巨石

你以為他會跟你說要如何有效率地做所有你想做、別人想要你做、社會期許你做、你認為宇宙賦予你做的所有事情嗎?
作者卻說,他體認到一天只有24小時,我們只是永不感到滿足的凡人。
每當我們試圖完成一件事情,又會有另一件想做或需要做的事發生。或者我們努力想達到某個目標,以為完成之後就能從此幸福快樂,但達到目標之後又會欽羨那些我們沒得到的。
於是每個人就像希臘神話推著巨石的薛西弗斯,將巨石推上山頂,而每次到達山頂後巨石又滾回山下,永無止境又徒勞無功。

▍錯失恐懼症

社會氛圍促使我們害怕錯過,我是否有趕上現在流行的話題,我是否看了最新的那部韓劇,除了這些大家都在談論的事情之外,我是否還額外知道了什麼厲害的新奇事物,如果我錯過了這些,社會的齒輪就會毫不留情地把我碾壓過去。
但事實上,就算錯過也沒關係,其實沒有人會在意。
作者寫:「面對『錯失恐懼症』時,你必須保持堅定的立場,因為你會發現,基本上你必然會錯過某件事(甚至幾乎是每一件事)。
錯過其實不是問題,錯過反而讓我們的選擇有了意義:我們每選擇要花時間做某件事,都代表我們犧牲了其他所有可用那段時間來做、但最後沒做的事。願意犧牲,代表毫不保留地站定立場,投入你心中最重要的那件事。」
所以錯過並不是不合時宜的失敗,而是一件極端浪漫的事,因為我甘心將這些時間留給你、留給閱讀、留給好好為家中擺上一束鮮花,就像《小王子》中狐狸說的:「是你花費在花兒身上的時間,才讓你的花變得重要。」

▍平行時空的多重宇宙

我想到電影《媽的多重宇宙》裡的守著破爛洗衣店的秀蓮,在某個宇宙裡她成為事業成功的女子,卻沒有了她最愛的伴侶與女兒。
這本書點出了人生苦短,我們能做的有限,理解了這點之後,我們才能真正捨得拒絕大部分的可能性,並不是不能懷抱遠大的夢想,而是要認清我們無法在一生中活過無數個設定。

▍當一個厲害的普通人

我最喜歡作者的一個觀點是,你已經在做的許多事情,即使自己認為很普通,其實比你想像中更有意義。
可能你是一個老師,改變了一個學生一生;可能你是一個護理師,救了人一命;可能你是一個作家,寫出能打動人心的作品;可能你單純愛唱歌,每天唱歌給需要打氣的人聽。
我們不會名留千古,但我們可能在某個時刻,對某個人產生了意義,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是厲害的普通人。

▍五個問題、十種技巧

作者奧利佛‧柏克曼並非只談論時間苦短的哲學,書末他提供了非常實用的五個問題可以檢視自己,還有體認到時間有限,能完成更多重要事情的十種技巧。

·五個問題:

1)在生活或工作中的哪一個部分,你追求的是安逸,但其實需要稍微走出舒適圈?
2)你是否要求自己達成不可能的生產力或績效,或是用那種標準來評判自己?
3)你在哪些方面必須接受你就是你,你當不來你心中認為該當的那種人?
4)在人生的哪些領域你依舊不敢出擊,想等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之後再說?
5)如果不必管某件事有沒有用,你會如何改變度過一天的方式?

·十種技巧:

1)採取定額的生產力策略
2)按部就班,一個一個來
3)事先決定要讓哪些是砸鍋
4)把注意力放在已經完成的事,不要只關注待辦事項
5)做好事也要集中火力
6)使用只有單一功能的無趣科技
7)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尋找新鮮感
8)在人際關係中當個研究者
9)隨手行善
10)練習什麼都不要做
書中對於每一個問題及技巧都有詳細解說,十分受用的篇章。

▍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三毛在《傾城》裡面的一篇文章《簡單》裡寫道:
「不做不可及的夢
這使我的睡眠安恬
避開無事時過分熱絡的友誼
這使我少些負擔和承諾
不說無謂的閒言
這使我覺得清暢
我盡可能不去緬懷往事
因為來時的路不可能回頭
我當心的去愛別人
這樣不會氾濫
我愛哭的時候哭
想笑的時候笑
我不求深刻
只求簡單 」
人生4千個禮拜,因為有限,所以珍惜,而能愛人愛物的最好方法是,擁有極少,但好好地花上許多時間。
◍ 作者|奧利佛‧柏克曼
◍ 譯者|許恬寧
◍ 出版|大塊文化
#人生4千個禮拜 #oliverburkeman #時間管理 #人生 #默默看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7會員
112內容數
雜讀者,不評論書籍,單純紀錄(極私人)閱讀感受,對象有時真實、有時虛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