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到西藏,音樂會的跨文化奇蹟

2023/09/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日,我聆聽了文化部舉辦的「從台灣看見西藏」音樂會。在這場由台灣國樂團和哲穹音樂家團隊攜手演出的音樂會中,我得以一窺台灣與西藏文化間的多元交流。這場音樂會選擇了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總座位數高達1036席,但週日場次卻僅填滿百分之七十的座位。這也許是由於索票困難所致,然而這一點並未影響到整場活動的熱鬧氛圍。活動的時間選擇晚上和中午,為觀眾提供了相當大的彈性,使得更多人能夠參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音樂會的演出陣容,來自國際知名的藏人音樂家哲穹團隊與臺灣國樂團攜手演出,透過傳統與創新的結合,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深刻的文化對話。

第九屆西藏文化藝術節「從台灣看見西藏」音樂會海報(圖片來源:文化部)

第九屆西藏文化藝術節「從台灣看見西藏」音樂會海報(圖片來源:文化部)

音樂會的舞台氛圍讓人沉浸其中,尤其在《囊瑪·央金少年Nangma Yangchen Dopdop》的表演中更是如此。哲穹用英文引導觀眾,教導簡單的旋律,並在演出過程中邀請觀眾一同歡唱,分享喜悅。同樣是囊瑪曲的《歡欣日光Nangma Kipai Nima》也極具鼓舞人心的效果,哲穹音樂家團隊全員共舞,表現出與至親相聚的喜悅。

另外,《囊馬之舞Nangma Shabdro》的舞蹈也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哲穹的舞蹈宛如跳踢踏舞一般,突顯出拉薩囊馬舞的獨特保守之處。由哲穹和巴桑拉姆合唱的《滿心歡喜Kipo Tamg》也很動人,描述了青年對於與女友共舞的渴望,充滿著微妙的情感。整體來說,哲穹音樂家團隊的表演十分精彩,團員們多才多藝,以多種樂器形式展現了西藏音樂的美妙。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扎聶,哲穹特別向觀眾解釋這六弦琴的聲音宛如母親的歌聲,能夠撫慰人心。然而,在《鳥之鳴 Sichi Bichi》的合作部分,我個人認為有些可惜。台灣國樂團在呈現鳥鳴的部分非常輕快,彷彿鳥語在耳邊翩翩起舞。然而兩個團隊之間似乎缺乏一致的默契和相互配合的感覺,有一段時間完全是台灣國樂團獨自表演,而哲穹音樂家團隊則完全停止了表演,這點讓我稍感遺憾。

總括而言,這場「從台灣看見西藏」音樂會是一次文化的盛宴,將台灣與西藏的美妙相遇交織在一起。透過《泰雅之歌》、〈杵歌 〉、〈山林 〉、〈茶園 〉以及哲穹音樂家團隊呈現的各首樂曲,觀眾不僅更加認識了泰雅族、客家族群以及藏族人的文化,也彷彿看見了台灣的山林和丘陵,以及西藏的高原,兩者在這場音樂會中相遇、交織,開創出了新的視野。

6會員
21內容數
《書瞳觀世》專題以閱讀為基礎,通過深度反思和分析書籍,觀察社會議題。每篇文章結合作者對社會的觀察,探討特定問題或關注特定群體。透過閱讀為窗口,呈現書籍如何幫助我們理解世界。鼓勵讀者培養敏感度,以同理心和洞察力看待這複雜世界。這個專題為探索社會現象提供了一個平台,啟發人們以開放心態探索這個世界的可能性和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