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書信 (29)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二十九、示太虛居士 (鄧直殿伯壽)

利根、上智之士,身在富貴中、而不被富貴所折困,能於富貴中、作大饒益、利樂有情,非夙願力,則不能如是、信得及。

既信得及,當於信得及處,乘自願力、隨緣應用,則,自然、頭頭上明、物物上顯矣。

昔,普賢菩薩、在華嚴會上、入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

「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於法界、示眾影像,廣大無礙、同於虛空,法界海漩、靡不隨入,出生一切、諸三昧法,普能包納、十方法界,三世諸佛智光明海、皆從此生,十方所有諸安立海、悉能示現,含藏一切、佛力解脫、諸菩薩智,能令一切國土微塵、普能容受無邊法界、成就一切佛功德海、顯示如來諸大願海,一切諸佛、所有法輪,流通護持、使無斷絕。

如此世界中,普賢菩薩、於世尊前、入此三昧,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微細無礙、廣大光明,佛眼所見、佛力能到、佛身所現,一切國土、及此國土、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剎,一一剎中、有世界海微塵數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塵數普賢菩薩,皆亦入此、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

從三昧起時,在會聽法之眾、皆獲此三昧、皆得此三昧力,無不被其饒益者。

太虛居士鄧伯壽,身處富貴、又與常人不同,日侍至尊,所聞、所見、皆不可思議事,與普賢菩薩、於如來前、入毘盧遮那藏身三昧,又何異哉?

但恐、中忘此意,十二時中、不能照管微細流注,恃恩、凌鑠於人,則不相當也。

諸佛出世、祖師西來,亦無一法、可以傳授;何以故?有傳、有授,是無明法、是有為法,非智慧法、非無為法。

巖頭和尚有言:「若以實法繫綴人,土亦難消。」

昔,南印土,彼國之人、多信福業,十四祖龍勝、特往化之。

彼曰:「人有福業,世間第一;徒言佛性,誰能覩之?」

龍勝曰:「汝欲見佛性,先須除我慢。」

彼曰:「佛性大、小?」

龍勝曰:「非大、非小,非廣、非狹,無福、無報,不死、不生,此乃直示心要也。」

彼一眾聞之,皆悟正理。

然,悟在當人,不從他得;前所云:諸佛出世、祖師相傳、皆無實法,便是這箇道理也。

佛法無多子,久長難得人。

伯壽、正是春秋鼎盛之時,於日用、應緣處,能自警覺,回世間惡業底心、要學無上佛果菩提,非百劫千生,曾承事無邊諸佛、諸善知識、熏習般若種智,則不能:如是精進、如是清淨、如是自在、如是正直,孜孜矻矻、以此段大事因緣在念。

既有是心,莫管、得在何時;若卒討巴鼻不著,但只看箇古人入道底話頭:

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州云:「庭前柏樹子。」

僧云:「和尚莫將境示人。」

州云:「我不將境示人。」

僧云:「既不將境示人,却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州只云:「庭前柏樹子。」

其僧、於言下、忽然大悟。

伯壽,但日用、行住坐臥處、奉侍至尊處,念念不間斷,時時提撕、時時舉覺,驀然、向柏樹子上,心、意、識絕氣息,便是徹頭處也。

前所云:普賢菩薩、於世尊前、入毘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從三昧起,在會諸菩薩、皆獲是益。

願伯壽、於至尊前、亦時時入是三昧,忽然、從三昧起,其益,與普賢菩薩、無二無別。

勉之!不可忽!

森愛耦諧
森愛耦諧
01 金剛經的三句義與禪門料簡 02 金剛經 Conze 英譯中文 03 金剛經笈多譯本白話釋義 04 金剛經問答 05 金剛經笈譯玄譯二版本比對 06 金剛經詞語置換 (總結) 07 道、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