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_底層邏輯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Z1_讀書心得_『底層邏輯』 

raw-imag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6FWyej8e38&t=369s

 

建議直接閱讀本書, 沒時間可先從鏈接看YT上的讀後心得。

這本書書名底層邏輯,確實有它的底氣, 讀書萬卷若有此書,思維邏輯將會清楚很多,本書在我的感覺像是檔案系統,可將各式資訊分門別類歸位,讓思維清晰。

 

讀書目的除了儲藏知識,更需要的是引發思考,以前沒有電腦,搜尋引擎的年代,記憶力會是很重要的能力, 但到了資訊爆炸的年代,資訊取得容易,儲存簡便, 再加上AI,思考,辨認資訊的能力變得空前的重要,尤其詐騙及虛假資訊橫行的這年代。

 

事實,觀點,立場,信仰

本書將思考分成四個元素: 事實,觀點,立場,信仰.

舉個例子: 一個便當200元是事實, 但消費奢侈的人會認為便宜,節儉的人會認為昂貴,這是觀點。

從賣便當老闆的立場,200塊絕對不能算貴,就算無論多少錢,老闆絕不可能自認便當昂貴。

信仰就是忽略事實, 在一個極端苦行主義者眼裡,便當無論多少錢都是貴,在他們眼裡,連進食都不應該,這是信仰.

 日常裡我們對資訊的評判,常見的根本就是便當老闆的立場跟苦行者的信仰爭執。一種不可能有結論,浪費時間的資訊交流。

在投資社團常見一種交流模式:批評他人的操作方法買進/賣出價位, 但有些投資策略就是買高價,賣更高的模式,稱為動能策略, 價值投資則是買低價, 在同一價位上,有人買有人賣,但都可能會賺錢。

當前的投資市場氛圍很像武林,各自門派互相瞧不起, 都自認自己門派的武功才是正確的。如果是信仰,立場則無需爭辯, 觀眾心裡清楚這是唱哪台戲, 對其提供的資訊毋需太計較。

吸收資訊時, 要重視事實與觀點, 對於事實需要詳加求證, 觀點則需兼聽則明,注意思索背後的邏輯.混淆事實與觀點,是很常見的認知作戰手段。

明辨

明辨是現代聰明人非常需要的一個能力。

邏輯思維上需:

證有不證無

以偏不蓋全

證有靠舉例

蓋全靠推理

現代科學建立於實驗驗證上, 邏輯上只要有一例存在就無法否定存在,但是卻不可能以沒見過來說明不存在, 舉例來說:無法證明有鬼,卻不能說鬼不存在。

因此邏輯上只能證有, 而且不能以存在的邏輯以偏概全, 不能否定其他可能性存在, 對於無法直接證實的邏輯,我們只能靠邏輯因果推論,其”可能為真”,

簡單來說,用科學的方法去思辨資訊.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社會科學跟自然科學有個很大不同,自然科學可以靠實驗決定真偽, 社會科學只能靠推理。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自然科學只要能夠定義標準,實驗之下,以結果為依歸.

王家衛在電影「一代宗師」中, 借葉問的口說出: 「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強者站著,弱者倒下。

文科不同,尤其經濟學,每一種理論都有適用性,很難出現具有普世適用性的經濟學理論, 歸根結底,社會科學大多由於經驗歸納,無法做實驗。

AlphaGo於2017年5月以3:0戰勝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圍棋棋手柯潔

人類圍棋手對於AI的評價是: 顛覆許多人類對於圍棋長期以來的觀念。

圍棋出現數千年,人類對其邏輯的探索還是存在了偏見,足可說明社會科學發展上的難處。

舉個例子: 一個產品定價,應該以成本決定售價,還是需求決定成本?

一般人的常見思維是產品售價應該基於成本定價, 例如一本書成本是150,售價300尚稱合理,但若售30000則不合理。

但成本定價思維只在某些產品上合理,奢侈品定價就不是如此.沒有一個一體適用的標準。

一流智商的人可以接受不同價值觀的邏輯在腦中運作良好, 這本書能夠幫助人們融合不同價值觀。

64會員
60內容數
總體經濟簡析_美股_台股_短期指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