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中)│書摘分享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書摘分享

▪ 我們生活中的樂趣,主要是由我們的缺乏肯定性而來的。

如果我們對所有的事都能肯定,如果我們知道了每件事情,那麼討論和發現便已經不復存在,科學也已經走到盡頭。


▪ 人類的奮鬥一直持續未斷,我們也能夠不停地發現新問題,並製造出合作和奉獻的新機會。


▪ 真正能夠應付並主宰其生活問題的人,只有那些在奮鬥過程中,也能表現出利人傾向的人,他們超越前進的方式,使別人也能受益。


▪ 各種記憶中最富有啟發性的,是他開始述說其故事的方式,他能夠記起的最早事件。

第一件記憶能表現出個人的基本人生觀;他的態度的雛型。


-

社會興趣是阿德勒的重要概念之一,其認為人是社會的群體,透過感知自己是社群的一部分,產生對社會事務的態度,包含個人對於世界上的所有他人都抱持正向的態度,與人合作並做出貢獻的能力。(教育百科摘錄)


利人的前提——對他人的同理心。「用他們的眼、耳、心來看、聽及感受這個世界。-阿德勒」,同理他人感受是人類特殊心智發展,由此可解讀他人訊息,並進而會做出利人傾向、合作行為,阿德勒也提到人類是弱小的,需要更多的合作,假若沒有學會合作之道,必然會走向悲觀的方向,而將努力用在生活中無用處的一面。


身邊也曾遇過不合作、難以相處的人,仔細想想,或許就如阿德勒所說,造就他人格的背後,是因為他對於優越感錯誤追求的緣故。

-

自卑與超越

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譯者│黃光國

出版│志文 (新版為好人)



“了解得愈多,愈不易迷惘” 思想上的學習 VS. 內在裡的成長 文字帶來平靜;思考;成長☁ 這裡盡量週更,期待在這裡能為你帶來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