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光】金錢的才能 : 用20萬積蓄滾出8000萬身價!窮忙族變身億萬富豪的「加速創富」投資術(1)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聆聽版(Podcast):https://reurl.cc/54lp96


作者: 午堂登紀雄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1/11


書摘&心得:蔣竣植CFP

 

在交朋友時,會嘗試了解朋友的個性,讓未來的相處能夠更為融洽!

在職場上,會嘗試了解工作、公司等相關內容,讓未來工作時能快速上手!

你了解「錢」嗎?  跟「錢」很熟嗎?


我懂,在「花錢」的這件事情上,你應該再熟悉不過了!

但理財絕不是僅有「花錢」這件事,而是必須了解錢的個性,才能有機會將錢視為人生道路上的夥伴之一,讓未來變得不同!


作者在書中一開始就提到:

 

 「養成能擺脫『僵化』常識的習慣,能自由地使用金錢這種道具,讓自己過上充實人生的能力。」

 

「想靠自己的力量去找出答案的人,才能真正手握人生的掌控權。」

 

理財的基本觀念大家應該都聽到膩了,而這些基本觀念似乎也不會因時間而有所改變。其實重點應該還是如何有效執行、運用,否則所有的觀念與掛在牆上的標語無異,改變的不是用錢的我們,而是標語字畫上的灰塵增多罷了!

 

錢的個性是什麼? 或許可藉由了解錢有甚麼能力開始,從能力中了解錢的特質!


本書提到【金錢的才能】有以下六點:


(1) 付錢的能力

(2) 藉由解讀資訊來掌握財富的能力

(3) 增加資產的能力

(4) 用錢的能力

(5) 賺錢的能力

(6) 守住財富的能力


看到這,有點開始懷疑這到底是金錢的本質能力,還是用錢的我們該培養的能力?

將錢視為能改善生活的工具,藉由此工具的了解及個人的個性相互搭配,才能達成夢想。接下來我們就陸續來分析各項才能吧!

 

付錢的能力

花錢,大家都會,但如何花對錢,這是另一門學問。作者建議要花錢時,先別急著掏錢(刷卡),先給自己片刻時間思考:


「是否還有其他選項」?

「大家是否都這樣做」?


在行銷手法多元的年代,「衝動消費」幾乎快成了反射性的消費習慣,但這有那麼急著要購買? (又不是在搶購氧氣瓶!) 曾有其他的財務顧問針對消費習慣,提出過類似的建議:

 

「當商品放入購物車後,需冷靜個三天再行結帳,以確認當初想買的東西是否真的那麼需要? 」

 

作者同時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消費評估公式:

 

滿足度(極大化)= 能獲得的利益 - 費用

 

若能帶入上述公式,相信很多消費都是不必要的,因為公式中的滿足,並非買東西當下的心情滿足,而是能替生活帶來甚麼樣的改變,可能是生活的便利性,也可能是每回的心情愉悅,更可能是長期的心靈富足等,就如同公式等號後方提到的利益是否有大於費用(價格)。或許不是每項商品都容易透過數字量化,但相信你在購買的當下應該心中有的底才是!

 

支出的盲點 – 固定支出

很多人會議為固定支出,是不得不的必要性支出,似乎沒有甚麼調整的空間,但事實上,若認真檢視的話,會發現很多看似無法節省的固定支出,反而是最該調整的支出項目。例如不常使用的健身房月租費、金額過高的水電費用、與現況不符合的保險保障費用、根本沒時間上的訂閱制線上課程等。調整後所能省下的金額,可能會超乎你的想像。

另外,作者提及可嘗試提升生活的「租借係數」,租用物品除了能降低成本,最大的好處還在於能獲得「心靈的自由」,並減少堆放、折舊、後悔等困擾。例如租屋、租車、借書等。

 

收入的盲點 – 獎金

相信很多人會期待工作所帶來的績效、年終獎金,畢竟較高的金額在使用及規劃上會方便許多,問題是這類的「一次性獎金」有著高度的不確定性,若將這類獎金做規律性的支出,容易受到市場景氣、公司營運等影響,未來可能有無法順利支付的風險。

另方面若是接近退休的民眾,未來退休後也不會有這類獎金的出現,退休的生活品質也可能因此而打折。所以作者建議在做財務規劃時,盡可能以「固定薪資」來規劃,強迫在一定的收入情況下做妥善的支出配置。

 

關於「住」的論述

作者賦予「住處」的新意義:

 

為了「最佳化」自己的經濟活動和生活風格,而必須積極去做選擇的東西。

 

既然要「最佳化」,就無法擺脫資金的規劃。租房或購屋其實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與工作、生活、預算等需有著通盤的考量。

何謂有「經濟價值」的不動產?前提就是要有「收益性」、「變現性」。當初購買來自住的房子若有增值,該開心嗎? 除非將房子賣了變現,否則增值也僅是紙上富貴。但更現實的是,賣了能否買到下一間理想的房子?畢竟房價上漲並不會只有你住的這一間……

房地產可說是最大的理財商品,絕對會佔大多數個人名下資產極大的比重,對未來財務規畫有著不小的影響。

 

關於「教育」的論述

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在小孩的教育支出上毫不手軟,但作者對此提醒一點:

 

父母的教育 > 小孩的教育

 

意思是小孩的教育固為重要,但由於科技的進步,若父母本身的持續學習沒有跟上,未來會影響工作及收入,當然也會影響未來對小孩的裁培,尤其是教育金這一塊。

而教育的態度也很重要,以「閱讀」這件事來說,會希望孩子能多培養閱讀的習慣,但自己是否有也同樣保有閱讀的習慣?總不能叫孩子多閱讀,而做父母的都在滑手機吧?

這似乎回到我們過去常提到的「以身作則」,否則對孩子再多的命令,不僅很難確實服從,更不容易培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花錢不難,難的是一切是否值得,甚至於超值?

 

財經講座、合作洽談,請Email:[email protected]

預約財務諮詢:https://www.foreverpeace.com.tw/006_01.html

FB粉絲專頁請搜尋:【阿植聊理財】

125會員
334內容數
一位熱愛閱讀、喜愛講課、樂於投資、醉心於研究國際政經新聞的書呆子。 希望透過寫作,能讓更多人得到正確的理財觀念及國際觀。 持續進化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