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程

2024/01/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自古以來,「史」一直是中國仕紳、文人、官吏,乃至皇帝所重視的領域,從歷代仕人不斷藉由《春秋》、《左傳》、《史記》等書籍來與現在的自己對話到以自己會是青史留名亦或是遺臭萬年來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後人都能從中窺探「歷史」之於我們文化形塑的重要性。

任何的人事物,只要經由時間的淬鍊,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同時,生而為人,我們就對任何事物的過去感到好奇並因此有意識地將其留存下來,所以我們有「XXX的傳記」、「XXX二十五周年紀念日」又或是將此以節假日的形式保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如國慶日、和平紀念日等。而歷史之於我們到底具有何種意義一直是人們嘗試去摸索、去解答的問題,那麼在面對現在充滿無限可能跟不確定性的時代,我找得到答案嗎?

在歷史學程過去兩周的課程中,我們討論真實存在過的歷史是如何與現在的社會和大環境對話,以及我們透過怎麼樣的詮釋跟論述來呈現一個沒被發現的真實並依此回應我們的時代。而或許即便我們嘗試從不同的面向來探討歷史的事實,我們仍始終繞不開與其相依相存的「政治」。

「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是我們最常見對於歷史的辨識,以客觀及主觀區分讓我們能更具體的了解過去所發生的事情。然而,必須去思考的是,事實的真實性是否仍是以後人的解釋來完成的?

所謂的歷史透過不同人群、文化的闡述也會產生不同的說詞,就好比現在的以巴衝突:以色列的猶太人認為自己回到上帝的應許之地,是他們排除萬難回到自己的容身之地,而現在居住在這片土地的巴勒斯坦人應該要離開,還給他們家鄉的安寧。但對於經過數千年時間的推演,已長久居住在此的阿拉伯人而言,猶太人的作為與侵略者無異,他們被打壓,並被迫離鄉背井,成為弱勢的族群。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下,誰說對了,誰又說錯了呢?這是歷史的矛盾,也是歷史的弔詭。

或許,我該認清的是,歷史只是在「用不同的客觀來包裝主觀」,換言之,歷史的本質是主觀的、情緒化的,而為了讓自己能以較為公正的角度面對,我們必須以客觀的、理性的方式做出詮釋。可是,既然是「人」,又何來客觀?而最終將導向的或許是對詮釋者而言,是否有利益可圖。

經由歷史事實的選擇能引發他人高度的情緒,而回歸本質來看又是政治的利益。不論是從歷代中國對史實的重視,再到基督教、伊斯蘭教的紛爭,或是以巴衝突等無一不展現歷史與政治利益的緊密連結。就算回到台灣自身,我們的自我認同、文化背景也都能經由不同的歷史解釋來達到所冀的目的。人無法不好奇歷史,是以人無法逃離政治。但難道離開政治的歷史無法單獨存在嗎?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所以政治充滿了人,反過來說,只要有人群的聚集,政治不可免地會出現在其中。而歷史乃經由人的形塑、紀錄與流傳,是以其所記錄的任何人事物都將以政治為樞紐,將彼此串連在一起。或許,當我們試圖探究過往的同時,就儼然成為政治當中的一環吧!

話又說回來,我是否能找到歷史之於我的意義?雖然說我在生活中所面對的任何難題在某種程度上都屬於「重演歷史」的一部分,但身處略有差異的時空背景下,我是否真的能讓自己換位思考,反思現在的我該如何行動,我不知道。但可以相信的是,了解歷史將有助於建構我的認同:知道我是誰,來自那裏,又為何以這樣的方式生活著,而我所身處的社會之於我又是如何存在的。或許正是因為蒙著一層面紗,讓人無法輕易知其全貌,歷史才這麼樣的吸引我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