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總統選舉:臺灣認同的成長與爭奪

2024/01/2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日“台灣民主”在網路上成為熱門話題,覺得好像可以借這個機會介紹一本好書,大家出版的《臺灣總統選舉:臺灣認同的成長與爭奪》,作者小笠原欣幸是東京外國語大學綜合國際學研究院教授。

這是一本學術著作,作者系統性地分析1996到2020的七屆總統大選,對年紀和我一樣或比我大的讀者朋友而言,內容都是自己親身經歷的歷史事件,算是一個完整的回顧,但對比較年輕的朋友而言,台灣總統大選第一次發生時可能都還未出生,這是一本了解台灣民主如何過去一路走來的好書,很多細節現在很少被提及,年輕世代也不一定熟悉。

日本學者寫作的長處是,文字看起來謙遜有禮,但真的要批評的時候也不會因為自己是外國人就太客氣,小笠原欣幸在書中針對台灣民主提出一些尖銳的觀察,我以下選擇性引一些:

1. 民主化後,臺灣社會的流動化及多元化更為擴大,政治人物為了爭取選票而在選區內做了過多的選民服務。如今臺灣的選民已經視之為理所當然,在這種環境氛圍下很容易就產生了「我最大」的觀念。自我認同意識高漲的結果,往往也會帶來一些自我中心的想法。

2. 另一方面,臺灣的民眾也受了傳統的家長制國家觀念的影響,因而有著「居上位者(政府)應該要照顧居下位者(民眾)」、「有事上面的人會扛」的想法。這種「居上位者」的觀念,與「自我責任」是完全相反的政治觀,容易造成民眾對政治人物的過度要求。而且臺灣民眾在政治方面的態度相當「阿莎力」,只要政治人物不符合自己的期待,馬上就會想要換掉。對於做得不好的政黨,「民意」立刻就會給予懲罰。就算是原本大受歡迎的政治人物,民眾翻臉的速度也會跟翻書一樣。

3. 「我最大」、「居上位者」及「阿莎力」這三種要素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臺灣式民主政治」。因此臺灣的政治總是變動非常大,而且容易被社會氛圍所影響。臺灣的民意不擅長對政策進行長期的監督,而罷免投票及單一議題的公投可說是恰好符合這種風氣的制度。

4. 臺灣經常發生假消息氾濫的現象。比起官方的正式發言,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道消息反而更容易為臺灣民眾所相信,這可說是臺灣社會的傳統特質。因為網路發達的關係,這些小道消息傳播得比以前更快、更廣。而且臺灣的媒體往往沒有做好求證的工作。網路上的傳聞在未經確認的情況下就被拿來當作新聞頭條,這對今天的臺灣媒體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5. 選戰期間,關於政策的錯誤解讀也會以訛傳訛,在社會上擴散。就算政府一再強調「不是那麼回事」,還是趕不上擴散的速度,這也是假消息的特徵之一。政治活動的時間軸被迫縮短,短時間之內的大量網路留言及批判就足以對政局造成影響。在這樣的狀況下,政局當然難以安定。民主政治體制經常處於混亂狀態,整個社會經常籠罩著一股困頓感。

6. 在臺灣,在野黨總是以不理性且不科學的態度全盤否定執政黨的政策。當在野黨有朝一日變成了執政黨,也會遭當時的在野黨以相同的方式扯後腿,導致政策窒礙難行。不管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都在持續做著傷害臺灣民主政治的「自我傷害行為」。

7. 臺灣在政治經濟上處於相當不利的結構。其他各國的政府能夠利用各種大規模的領導人外交活動或國際會議作為提升政權威望的工具,但是臺灣的政府沒有辦法這麼做。(註:這本書出版於2021,過去這一兩年,因中共和西方交惡,民進黨政府開始有機會這麼做,但還是常被攻擊為是對中國的挑釁)

8. 臺灣人會對任何威脅臺灣及臺灣人,或是對臺灣表現出高高在上態度的勢力抱持反感。對象可以是中國,可以是日本,也可以是美國。

借著作者上述的觀察,可能可以再談多一些台灣民主政治的結構性問題。雖然台灣長期受到中國的影響,但台灣也曾是日本的殖民地,地理上也位於中日之間,因此雖然憲法上還掛著ROC,但不能用中國邏輯直接套用在台灣政治和社會。

可能可以先談,中國和日本,歷史概念上的根本差異。中國是個高度中央集權的社會,秦以後在大一統時代就多是郡縣制,統治者是“有德者居之”,意思就是統治者可以換人,所以都要說自己有德前面的人無德,努力刪除前朝的符號和記憶。

但日本的統治者是天皇以血統萬世一系,卻是虛位元首沒有實權。日本社會更接近封建社會,長時間內民眾認的地方大名。而且日本的宗教有神聖性,宗教勢力有自己的資本和武力。

台灣的中央政權雖然有一些看似很中國的作為,如國民黨努力去日本化,或是民進黨執政時有些台灣民族主義者想去中國化,但就民間社會而言,台灣其實更接近日本而不是中國。

所以雖然民進黨長期執政中央,但台灣並不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民進黨政府不容易很直接介入地方政治和經濟的生態,也不可能用國家力量把看不順眼的地方勢力粗暴地連根拔起。台灣的宗教財團法人爆炸有錢,而中央政府其實也管不到。以上這些,都是不可能在今日的中國發生的。因此諷刺的是,即使民進黨長期執政中央,但台灣社會的日本性,反而給中國勢力蠻多操作的空間。

在資本市場上綠營也是弱勢,如果公開和民進黨走得很近,那就別想賺中國市場的錢。否則就算每次大選私下狂蓋民進黨,只要還想去中國發展,也無法公開宣稱自己的政治主張,甚至臉書按讚都不行。基於某種無形的手,社媒演算法也對支持綠營的輿論不大公平。掌握資本的人投鼠忌器,這讓綠營常常被一些較攻擊性的言論代表,容易激化社會對立。而因為在資本和輿論市場上處於弱勢,對地方生態無從施力,這也是綠營有些人更用力去抓國家體制和台灣民族主義相關,長期下來這也會造成一些問題。

而對一些現在二十幾歲的年輕台灣人而言,他們還在唸小學中學時民進黨就已經執政中央了,是「居上位者」,昔日的民主鬥士早已轉身成新威權的象徵,在因中國結構因素而無法政黨輪替的現實下,被視為“新黨國”。

不去計較簡體繁體的話,海峽兩岸其實書同文,不難找到“中國邏輯”和用語來批判民進黨這個“綠共”政權。但對台灣民族主義者來說,真正的苦恐怕就苦在民進黨政權徒背黨國罵名而無黨國之實。

台灣的民主經驗對中國和其他華文場域當然有重要的參照價值,但也不見得就能直接照搬套用。同理,也不能把對中國或其他華文場域渴望民主的情緒直接投射在台灣,特別在中共的巨大壓力和艱困的國際現實下,而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要談論台灣民主還是要回到台灣的脈絡裡談,而要了解台灣民主政治的脈絡,《臺灣總統選舉:臺灣認同的成長與爭奪》是一本很有可讀性的著作。

台灣和馬來西亞季風帶創辦人,新加坡草根書室董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