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戰:黨錮之禍(3)東漢「親小人」的邏輯怪圈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帝這時依然威猛,13歲的和帝在公元92年的時候就利用三公中袁安、任囂和丁鴻對竇家專權的不滿,通過身邊的宦官作為謀事和傳話的臂膀搞政變搬倒了竇憲,政權又回到了劉家手上。

大體說下政變過程,政變前竇憲徹底搞死了北匈奴,意得志滿的帶兵回洛陽,和帝在不久前令司徒丁鴻行太尉事併兼任了衛尉的官職。

衛尉是統領南軍包圍宮門安全的,本由竇憲心腹鄧疊擔任,但鄧疊此時跟竇憲出征在外。

竇憲到洛陽時已經天黑,和帝命他明天入朝,但當天晚上,和帝突然駕臨北宮收了符印,然後命中常侍鄭眾帶著詔書和兵符令此時兼衛尉的丁鴻率兵封閉城門,堵住了竇憲和城外武裝的聯繫。

在部署完畢後,開始捉拿竇氏一黨。

還記得前面我們說過的政變四要素嗎?

再複習一遍,武庫>司馬門>皇帝>軍隊。

1、有武器才能武裝起大量的戰鬥力,並能阻斷別的反對力量武裝戰鬥力。皇宮除了保護宮殿的郎衛軍和部分保護宮門的衛尉軍外,是沒有兵器的。

2、控制司馬門就截斷了皇宮內外的聯繫,保證你從皇宮裡傳出來政令的合法性與唯一性。

3、拿下皇帝和玉璽,虎符等合法性印鑑。

4、拿著合法詔書去正式武裝國家軍隊源源不斷的強大自己的實力並占領政治制高點令反對派放棄抵抗。

到了和帝政變權臣這時,我們發現這個13歲的孩子驚人的政治天賦,或者說給他出謀劃策的宦官鄭眾有著極其厲害的頭腦與嗅覺。

竇家其實是控制了皇宮內廷的很多重要禁衛軍的,也就是宮廷內的郎衛環節(現在叫虎賁了),太后和玉璽、虎符等重要信物全在北宮。

和帝平時是居南宮的。

結果,竇憲回來當夜和帝突然夜赴北宮,然後偷襲拿到符印給早就準備好的詔書蓋章。

你竇家就算再掌握著禁軍,人家皇帝大半夜的來拿玉璽蓋個章你是沒法說啥的,而且很可能竇家的禁軍領導們此時根本沒在值夜班。

竇家已經狂到「侵陵小人,強奪財貨,篡取罪人,妻略婦女」各種奢靡嬌縱,估計是不會再有權力危機的警覺性了。

和帝隨後馬上令鄭眾持詔令命丁鴻封鎖了北宮南宮。

這也就意味著,宮內竇家控制的禁軍無法得到外面竇憲的指示變得群龍無首,而且由於宮門封鎖信息來源被封閉,根本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

與此同時,竇憲在外面即便知道發生了啥也無法把指令傳到宮內。

皇帝即便13歲,但宮內一群小小的處級幹部在沒有竇憲這個國家級領導的指示下是什麼動作都不敢做的。

這也是為啥控制司馬門代表的宮門所有權有這麼的重要,能排到僅次與武庫後的第二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顧下「諸呂之變」和「巫蠱之亂」去看看那兩場政變的核心,個人覺得寫的比較精彩)

竇憲現在唯一的指望是強打武庫去武裝力量反撲奪回北宮控制權,但這大半夜的,他又剛剛回家,估計是在被窩裡被抓起來的。

和帝這個孩子算是老天給劉家的最後希望,因為這個「東漢康熙」不僅年紀輕輕也在個太監的幫助下擒了鰲拜,不對,擒了竇憲,還隨後開創了「永元之隆」。

對內減稅慰民,整頓吏治,對外四夷賓服,設立西域都護。(沒錯,此時六十多的班大爺仍然在事業的上升期,瞅瞅人家這壽)

但是,沒多久,東漢皇族自我造血的功能徹底崩潰了。

此後幾十年中,外戚干政就再也沒斷過。

因為後面這些任皇帝,有一個算一個,除了最後的心驚膽戰了一輩子的獻帝外,都活不長。

而且再也沒有和帝這種天縱英才了。

和帝十歲繼位,105冬十二月駕崩,享年二十七歲。

東漢的這幫皇帝不僅開始越來越年輕的如同甩完子就死的大馬哈魚一樣過早駕崩,連皇子都開始接二連三的養不大。

和帝生了十多個兒子,生下來就接二連三的夭折,弄到最後出生的皇子需要秘密的放到民間去養。

理由是皇子的編制太尊貴,小孩子扛不住。

時至今日,我們看到有些電影中會有這麼一句話,給孩子起名字時,孩兒他爹會說「叫狗剩,名字賤點好養活」。

不要覺得可笑,這其實是古代中國人對自然規律非常深刻地認識與思考。

古代中國人認為一個人是一個「福壽綜合體」,人活著有自己的「壽命」,消耗的是自己的「福氣」。

壽是上限,福是下限。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76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中國歷史封建百戰系列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9會員
182內容數
一起了解真實的人性與歷史脈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