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族是否就不適合存股】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小資族是否就不適合存股】 我在這邊指的小資是只有50萬以內的投資人

raw-image

而我本身只是一個奈米資,總財產不到30萬

我又各項金融商品,平均分散去投資,沒集中

重回股海的四年來,我有台灣的個股、基金

ETF,也有美股、日股、加密貨幣

極短線當沖、隔日沖、日內波段、波段價差

各種交易方式也都有嘗試實測過

但是並不代表,我就沒有存股,我在第一證券

2021年8月5日的時候,存了1000美金

起初是在那裡作填息風火輪

每天研究,明天要除息的是哪一檔

體質好不好,會不會填息

買進之後隔天填息了,就馬上賣掉再去找下一家

後來決定買一些什麼蘋果、可口可樂

可是都有賺就跑,覺得這樣子太累了

就把當時的資金,全部拿去買指數型的ETF

以及投資財務管理顧問公司的股票

還有不動產信託基金的公司(O)

由於,第一證券有股息再投資的機制

raw-image

我就全部讓它們自己在那裡每個月領到股息

扣掉股息稅之後,再投資進去買碎股

就像這樣

raw-image

後來遇到了疫情、戰爭、通膨、銀行倒閉

中美貿易戰,各種會影響到經濟與股市的動盪

但因為股息再投資的複利效果,等於越跌買越多

raw-image

到了去年開始,四大指數全部都創歷史新高

我開始取消了股息再投資,讓每個月領到的股息

變成活用的資金,然後投資部位股數就不再增多

而且還留有現金在手,如今三年都過去了

變成如圖片這個樣子,帳面上是虧損100美金

raw-image

但那是因為我在存股,一股不賣,繼續存

當初股災的時候,跌到只剩下600多市值的美金

raw-image

現在用現有的這些股數,繼續領股息,拿現金回來

等到將來再一次的股災,或者是大回檔,再買回來

而我的持股部位,尤其是指數型,已經帳面獲利了

真正的存股族,看的是三年到五年,甚至是10年

現在才過了第一個階段而已

因此,我幾乎不看損益

真的存股者,沒在管帳面上的績效,沒賣出就沒賺

再多的帳面上獲利都只是未實現損益

未實現三個字,我相信懂中文的人,都應該都明白

所以若你要當一個存股族,你不但不要看盤

raw-image

也不要去管帳面獲利或虧損

你的資金,等於是拿去換股票、ETF、基金

你買到的就是股數或單位數

不管如何漲跌,股(單位)數字都是不會變的

再回到標題所說,沒很多錢的話,能不能存股

我的答案是,當然可以,小錢有小錢的方法

只是累積的時間會比較久也比較慢而已

所以才要用複利的方式去累積,擴大你的資產

不要看市場上那些存股族達人

都用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下去存的

那他的獲利,當然就會倍數成長

尤其是在這個股海,長期走大多頭的趨勢

不要因為他們的帳面獲利這麼多,績效這麼好

就被視覺性催眠,以為自己也辦得到

每個人投入的資金跟時間點都不一樣

投資報酬,怎麼可能會一樣呢?

raw-image

當年股災爆發的時候,全市場都在下跌

指數跌到只剩下8000多,除非是市場作空交易者

raw-image

否則哪一個存股族,那時會有正報酬績效?

那個時候有看到他們整天在那裡曬對帳單的嗎

當初12682好不容易突破了之後

raw-image

又再一次的盤中故意跌破,從那一刻開始

raw-image

就再也沒有跌回去,一直大多頭到現在

在那個時候就存股的人,有哪一個人會賠錢?

那個時候存股的人,現在大獲利,不是很正常嗎

所以你看到一些理財專頁,或者是一些財經媒體

每天都在寫一些存股如何賺錢的文章,看看就好

有哪個人不是在股災的時候開始存,後來賺錢的

若覺得我講得年代太接近,那2020年1月21日

台灣也開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

從12125跌到剩下8523的那個時候

就開始存股的人,請問現在誰賠錢?

當然那些買錯股票而賠錢的人(例如貨櫃三雄)

追高又殺低的人,就會說這是倖存者偏差

raw-image

那是因為他們不守紀律,不是在存股是在做價差

現在台股在萬九振盪快上兩萬的時候

很多達人還一直在跟你推薦存股、存ETF

真的是別人家的小孩死不完餒

高檔了才叫別人存,然後呢?他們買進

推升了股價,再賣掉他的持股部位賺價差?

不是說在這裡不提倡存股,而是你如果要存股

你就不要再去管市場上的價格

你看的是5年後、10年後,而不是現在

raw-image

所以不要被那些人的大獲利績效給視覺性催眠

尤其是他們所提到的標的,因為他們買在低成本

你如果看到他存什麼,你就跟著存什麼

你只是進去抬轎,拉抬他的存股標的的股價而已

raw-image

而且那些號稱在存股,甚至教存股的人

他每次只會讓你看他的帳面未實現損益

他有給你看過他的交易明細嗎

你怎麼知道背地裏,有沒有趁股價被拉高的時候

出清他的持股賺價差,等到韭菜割的差不多

raw-image

股價又下跌的時候,再把它給撿回來

整個過程,他都不會給你看到

只會給你看他的股數沒有任何的變化

但搞不好,他把股票借券讓人家放空,你都不曉得

我就不相信他們連交易明細都會給你看

raw-image

他們甚至會說,我要怎麼交易

沒有必要對任何人做交代,自己對自己負責云云

但是要怎麼存股這種事,還需要開課程來教別人

甚至告訴你哪幾檔股票適合存股,我上述就說了

每個人的投資屬性不同,不然為何要有理財專員

就是就算你有一筆錢也要靈活運用

要如何來資金分配做資產配置是要量身訂做的

接下來,再來說說,我去年到今天為止

剛好滿一週年的盈透證券帳戶實例

當時投入資金是300美金

然後我只買了幾檔,我認為有前景,有未來

我自己很喜歡的股票,一檔是美股的任天堂ADR

一檔是日本的ETF,一檔是美股的電競ETF

一檔是我喜歡的高爾夫球公司

幾乎都是跟電玩有關的,最近因為AI帶動科技股

整個市場主流全部都在講AI,只要跟AI 沾上邊的

幾乎沒有一檔是空頭,我也買了輝達跟台積電

只不過是作作價差而已

raw-image

但是我到目前為止也才存一年而已

300美金已經變成了372美金了

raw-image

300美金才多少錢,我看你的資金都比我還多吧

那我是不是一樣用著小錢,靠著存股在累積資產

其實存股是最不需要技術的一種投資方式

本多終勝,尤其是長期走大多頭的情況下

raw-image

我強調過,存股是看3年到5年的,還有人看十年

所以就算我現在的帳面獲利,我也不會炫耀

raw-image

因為沒有那個必要,我賺錢又不是你賺錢

有些人是生小孩之後就先幫小孩子存股

等到他長大就有一筆資金可以做他的零用錢

存股就是存錢的一種你不用三天兩頭去看

現在多少錢,我永豐大戶會發利息的

我都不會常常看,你的單位數跟股數都不會變啊

只有在配股的時候才有增加你的單位數

存股什麼時候存,用多少資金存都無所謂

像我在基金的部分也有存,且我是不定期不定額

raw-image

也就是當整個市場都在上漲的時候,我就停扣

整個短線都在空頭下跌的時候,我就多買

股市在震盪的時候,我就每個月固定買

而不是傻傻地,聽什麼微笑曲線,一直定期存

那樣雖然就會在淨值股價下跌的時候買到便宜

相對的,淨值在上漲的時候,你就買貴了

當整個市場都在大多頭的情況下

多頭又多於空頭的時候,每次的買進都會比較貴

關於我投資基金的心得,我在其他文章有寫過

當年我在研究基金這個領域的時候

我也是買了20幾種的金融商品,各個屬性都有

就是要去實測它們的績效如何,而不是看回測

後來因為幾乎全部都是帳面獲利了

我就把它出清,集中投資在電競基金

如果當時那些都沒有賣的話,現在已經盆滿缽滿

不過這都是事後諸葛,馬後炮了

至於,何時開始存股,當然越早存越好

現在的高檔,你怎知是否是10年後的低檔

重點是所挑選到的標的,該怎麼樣挑選

raw-image

這種就要看你的個人投資屬性是什麼

你是屬於那種喜歡穩穩有被動收入現金流的

還是只想要擴大自己資產部位,等數年後豐收的

我投資的那檔電競基金就是等數年後豐收

美股指數型ETF就是在用存股領息現金流

因此,怎麼選都因人而異,不能說今天有人覺得

這檔股票好,適合存你就跟著存,又不是吃善存

這樣你與那些跟單仔,沒有什麼分別

所以要知道自己是什麼屬性的話

就像在買基金,要填風險報酬的那個問卷一樣

市面上這麼多的ETF,平均一個月出兩種的

也不見得就適合每一個人,畢竟成份股不太一樣

有些人喜歡高股息,有些人覺得不要配息比較好

基金就有那種所謂的累積型跟配息型的

所以不要再去問別人該買哪一些股票來存股

也不要再當傻戶去跟單幫那些存股達人抬轎了

我前幾天換算了一下,假設我有個500萬

我拿去買最近最夯的,每個月都會除息

都有填息的00929,以現在每月,配0.13的情況下

以1股為20來計算,500萬可買250張

我等於一個月可以拿到32500

再扣掉二代健保補充費及內扣費用

(股息超過20000要扣2.11%)

我數學不好,在這邊就不計算了

反正你隨便Google都有答案,你只要記住一件事

不管你多大年紀,手機拿起來Google

raw-image

你就可以查得到你要的資訊

你只要懂得打關鍵字就可以了

網路免費資源真的很多,只要你不懶

花一點自己的時間去找就能增加存股知識

如果你沒有500萬,只有50萬呢

那是不是就可以買25張,每個月領3250

還不用被扣二代健保補充費,拿到的那3000多

再將股息投入繼續買,第一次的50萬買了25張

那每個月工作賺錢,應該都還會有收入餘額吧

再拿個幾千出來,繼續買零股,增加持股單位

下一次的領股息又有更多的資金再投資

那如果沒有50萬,只有五萬呢,就買2張+500股呀

每個月領到300多,還可以再買個大約12股

重點不在金額的多寡,而是你到底肯不肯存

複利絕對比傻傻存還快,就跟我當年存美股一樣

所以不要再浪費錢去上什麼存股課程

再次強調,存股是不需要任何技術的

你所要具備的只有錢、耐心、不要去管漲跌

raw-image

只有那種要做波段價差、當沖的人

才要去學一些技巧與策略

存股交易者,只需要調適你的心態與觀念

例如看的是未來,不要短視近利

raw-image

如果你覺得我上面說的這些標的

都跟台股沒有關係,讓你沒有產生共鳴的話

那我來說說這一檔,我的其中之一存股標的

raw-image

我很窮,只買得起1張,當初10萬,如今已經53萬了

而且還是2023年的5月到現在,連一年都還不到

所以誰說小資族就不能存錢,就存不了錢

增加不了資產部位,重點就是在你的選股啊

不然為什麼我自稱咕唷選股優

我有這種對帳單,為什麼我沒有拿出來炫耀

到處講,因為我練過如來神掌,我不需要跟你說啊

當初在2023年5月的時候,在100整數關卡

raw-image

來回振盪時買進的,存到現在曾經一度400多%

理財節目都不知道拿出來講幾次了

說重電類股多好多好,多有未來這樣

然後這幾天又開始回檔,因為理財節目又開始說

每次只要提起來就是他們正在出貨

raw-image

但是你管他們漲漲跌跌賺價差

過去這段期間,難道就沒有回檔下跌過嗎

短期沒有空頭過嗎?但存股,你理它這麼多幹嘛

你真的在存的人,就不會只看眼前了

其實,市場上有很多人都討厭存股族

尤其是短視近利的人,想說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覺得反正自己的錢就是這麼少

慢慢存,可能進棺材了都還存不到

而且存股族,幾乎沒有在市場交易

就不會有所謂的交易手續費以及交易稅

在不需要付出任何交易成本的情況下

政府沒有稅收,營業員沒有業績

因此,存股族,其實是爹不疼娘不愛的

所以近幾年市場才會有一群建議你存ETF的人

因為這樣投信就會很喜歡他們,讓他們業配

只要你來買ETF,他就有內扣費用可以賺

而且就算不買賣,繼續存,就會持續有內扣費用賺

這也就是為什麼ETF越出越多的原因

也就因為存股的人,累積資產部位很慢

才會有一些自以為很懂存股的,拿一筆錢出來存

然後給你看績效,就開始教你存股,賣課程了

你把拿去買課程的那些錢,讓自己多買幾股

不是比較好嗎?希望這將近五千字的文

不會讓你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的感覺

為了完成這篇文,我可是餓著肚子在寫

而且也沒有在當沖,就只是想要導正你的觀念

PS:

00929只是拿來舉例而已

我沒有叫你們投資這一檔

這一檔我已經全部出清,賺到價差跟股息了










154會員
143內容數
財經界的操盤手練習生,沒有華麗對帳單 對籌碼面和技術面與基本面都略懂皮毛 分享股票、期貨、權證、ETF、選擇權 價差合約交易、ETN、美、韓、日股、REITs 外匯、基金、虛擬貨幣,等金融商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路咕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