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的自決-《台灣獨立運動史》

Mauro
發佈於書齋
2024/03/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書名:台灣獨立運動史

作者:陳佳宏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06年8月1日



本書概述

本書從歷史的縱軸,討論了從一九四五年至二零零零年台灣獨立的運動歷史,其中包含了台灣獨立的思考、戰後台灣獨立運動、海外台灣獨立運動、整合與轉型這些方式下去對「台灣獨立」做出了精細的分析,並且「客觀的台獨」、「實質的台獨」、「主觀的台獨」、「建制的台獨」、「法理的台獨」五個歷程,分析國民黨、民進黨、李登輝和台獨論者的主張及作為。

在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之前,國民黨的統治雖以反攻大陸為國策,但實已與中國產生了分離,是為「客觀的台獨」;而在一九九二年之後台灣則漸漸走向「實質的台獨」、「主觀的台獨」;今後則是「建制的台灣」和「法理的台灣」。

不只是國內台獨勢力的演變與轉型,還有國外台獨運動的開展以及美國的遠東政策,說明台灣人的海外運動意識形態、主張和具體作為。在結論的時候,也對台灣的政治地位與全球化還有與中國的關係作了分析,而結尾是這樣的:「然而,以仇恨為歸結的中國一統,不只是台獨的哀歌,也將是中國歷史上的莫大汙點;同樣的,沒有智慧與包容的台獨,不只會一夕斷喪多年辛苦累積的台獨資產,亦將令台灣歷史再添悲情的篇章。審視及沉思戰後台灣獨立運動之發展與變遷,應當有更多的啟示與領悟。」

 

從哪裡獨立?

和其他各國相比較下,台獨運動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欲「獨立」的「母體」不夠明晰,或者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講,「台灣到底該向誰獨立?」作者認為,從戰後之台灣政治史的觀點來看,台獨運動所曾經宣稱過的欲脫離之「母體」,無論是「中華民國」,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某種意義上似乎都是一種「虛擬的母體」。以前者而言,1949 年以後的「中華民國」裝載台灣的靈魂,客觀上確實為一獨立的存在,無論其國家名稱為何。以後者而言,「從未統治台灣一刻之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卻妄稱台灣不能脫離它而獨立」。由於台獨運動所涉及之母體的這種「虛擬性」,作者特別跳脫台獨運動字面上所謂「獨立」的意義,而採用一種比較特別的方式來定義此一運動:「一個追求民主化、本土化、真實化、名正言順、明實相符的台灣,這就是台獨」。或者換句話來說,台獨就是:「台灣主體性確立的一種歷史過程」。

 

raw-image


台灣獨立的發展史

台獨就是台灣主體確立的歷史過程,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灣,成為「客觀的台獨」;而二二八事件後,先後在日本美國崛起的台獨運動,則引領了台獨的新風潮,一九七九年的「美麗島事件」,促成了海內外台獨勢力的匯聚與整合,島內的反對運動推手由「黨外」正式成立為「民主進步黨」,明確的將台獨列入黨綱,隨民主化思潮台灣正朝向所謂建制的台灣、法理的台灣前進。

而在海外台灣獨立運動,重點是在發軔於台灣島之外的海外台獨運動,特別是美國的台獨運動。在這種情況下,某些非暴力性的抗爭手段,比如說對台灣政治受難者的關懷和救援、人權的提倡和擁護、以及對美國國會的遊說工作等取代革命,成了這個時期海外台獨運動的主要手段。且在美麗島事件後之軍法大審裡,事件當事人如何善用歷史的關鍵時機為台獨發聲,使台獨與民主能夠並行不悖,而成為解嚴後一股沛然的政治趨力,也才使的第一個本土政黨誕生。

在李登輝實際掌權以前,台獨運動一直處於「客觀之台獨」的階段。然而,身為台灣歷史上的「第一位台灣人總統」,李登輝透過1992年的國會全面改選、1996年的總統直選、以及1999年「兩國論」的發表,而將台獨運動提升到「實質之台獨」和「主觀之台獨」的階段,而幾乎從作者所謂的「暗獨」進到「明獨」的大階段。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講,李登輝路線在國民黨成為主流之後,大量接受早期黨外到民進黨,甚至海外台獨許多民主化、本土化的主張與觀念。這些訴求的背後,正是台獨賴以滋養與茁壯的土壤。

 

這些內容與電影「被出賣的台灣」時代背景相同,在看書的時候,自己更能夠去想像那個畫面,民眾的抗爭,爭取台獨,卻受到國民政府無情的鎮壓,但是人民還是義無反顧的希望衝破體制底下的那層枷鎖,書上提及海外運動、美麗島事件,似乎歷歷在目,高中的時候,張希典先生,曾到我們學校演講,他自己本身是參與海外救援政治犯行動的人,他曾經說過,要救一群政治犯就是要先救出其中一個,他也參與了投書給美國國會,並且在之中選擇了前副總統呂秀蓮作為首要救援對象,台灣獨立,正是這樣的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3會員
28內容數
尚有舊時書禿筆,偶將蘸墨點葡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