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氣】《感恩與讚嘆》

raw-image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跟節日並稱的節氣。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民間傳奇稱,晉文公把寒食節的翌日定為清明節。

清明時節萬物活絡、大地清爽明媚,

在這天會追思祭祖、與家人出外踏青,是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

在春季動植物生發時期,雖天氣已日漸溫暖,但氣候不穩定,冷熱無常,

要注意別著涼,還要注意血壓。多變的天氣,

也需要保健身體,避免舊疾來打擾。

清明節有吃潤餅的習俗,以時令食材做為內餡,

南北地區的潤餅內餡、吃法也略有不同。所以清明時節推薦吃當季食材,

為清明節日加菜,吃進健康,像是韭菜、香椿、雞蛋、四季豆。

而清明之鑰為「感恩讚嘆」,可以請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寫下感恩祝福的話語,

送給家人,讓身邊重要的人可以一起感受這節氣帶來的美好。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

約在每年國曆4月4日、4月5日或4月6日。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

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到,氣溫升,

大地一片風光明媚,此時是春季耕種的好時節。而隨時代的更迭,

清明節氣也演變成節日,是為清明節,又叫踏青節,

這時期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

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就中醫養生來講,

清明是一個尤為重要的節氣。”中醫認為人應四時,春季萬物生長,

機體也是如此。從中醫來說,吐納調息法對人體陽氣有益。

因此,建議大家穿著寬鬆衣服多到空氣清新之處,

比如公園、廣場、樹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儘量多活動,使陽氣增長有路。


【節氣小任務】活動說明:

1.安排與爸爸媽媽一起閱讀節氣小書以及念小詩,並做節氣手札記錄。

2.與家人一起利用連續假期戶外踏青,請將踏青地點還有特色或名產,利用文字記錄在學習單,孩子也可畫下自己覺得有

趣的人事物在學習單內,並拍照紀錄傳給各班老師。

3.請爸爸媽媽帶著孩子為自己以及孩子一起寫下給家人的感恩祝福語句,並在清明節當天送給家人。(記得拍照記錄回傳老師)

4.聆聽傳統樂曲演奏音樂。

※請孩子在家跟爸爸媽媽一起完成任務後,並跟家長討論心得記錄在節氣小書中,在4/8(一)帶回手札,可兌換小禮物一份唷!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